一种含有四氟醚唑与咯菌腈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3543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配杀菌剂,其有效成分为四氟醚唑与咯菌腈。其中四氟醚唑与咯菌腈的质量百分比为1~80∶80~1,四氟醚唑与咯菌腈在复配制剂中的含量为1~80%。本发明专利技术复配杀菌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制备成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等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杀菌组合物可以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等白粉病、灰霉病、水稻稻瘟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并对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领域的复配杀菌剂,其有效成分为四氟醚唑与咯菌腈,该复配对于多种病害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
技术介绍
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化学名称为2-(2,4-二氯苯基)-3-(1Η-1,2,4-三唑-1-基)丙基1,1,2,2_四氟乙基醚。四氟醚唑属于留醇脱甲基化抑制剂,该药主要是破坏和组织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留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性, 因此可迅速的被植物吸收,并在内部传导,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且持效期长。咯菌腈,化学名称为4-(2,2-二氟-1,3-苯并二氧-4-基)吡咯_3_腈。咯菌腈来源于天然产物硝吡咯菌素,新型吡咯类、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小麦、大麦、玉米、豌豆、油菜、水稻、观赏作物、硬果、蔬菜、葡萄和草坪等。作为叶面杀菌剂用于防治雪腐镰孢菌、小麦网腥黑腐菌.立枯病菌等,对灰霉病有特效;作为种子处理剂,主要用于谷物和非谷物类作物中防治种传和土传病菌如链格孢属、壳二孢属、曲霉属、 镰孢菌属、长蠕孢属、丝核菌属及青霉属菌等引起的病害。其作用机理为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并抑制真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四氟醚唑与咯菌腈为有效成分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四氟醚唑与咯菌腈的质量比为1~80∶8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尧伦杨波涛韩先正葛大鹏梅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凯源祥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