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永振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997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祖国中医认为,颈性眩晕是由椎-基底动脉缺血而致,其病机是血淤阻滞脑络,血运不畅,脾弱气虚,或痰浊上扰于脑所致,为此,选择具有活血化淤、补中益气、健脾化痰的中药桃仁、丹参、刘寄奴、延胡索、五灵脂、黄芪、白术、甘草、陈皮、香附子、白茯苓制成汤剂,供患者服用,治疗效果好,经我院临床试验,治愈率为54.7%,总有效率为96.9%,均高于西药对照组,而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头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病人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而改变体位诱发眩晕症状。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发病时病人可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不伴意识障碍。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的眩晕属中枢性眩晕症;迷路缺血性病变属周围性眩晕症。部分病人有恶心感,急性发病时病人不能抬头,少数病人有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症状;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能听到椎动脉因为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杂音。后颈部拇指触诊能摸及患椎向一侧呈旋转移位,同时棘突及移位的关节突关节部有明显压痛。目前,治疗颈椎性慢性眩晕的中药均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祖国中医认为,颈性眩晕是由椎_基底动脉缺血而致,其病机是血淤阻滞脑络,血运不畅,脾弱气虚,或痰浊上扰于脑所致,临床上以活血化淤、补中益气、健脾化痰为治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桃仁10-15份、丹参20-30份、刘寄奴7-13份、延胡索7_13份、五灵脂10-15份、黄芪12-17份、白术12-17份、甘草15-20份、陈皮9_13份、香附子7_13份、 白茯苓10-15份。优选的,该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桃仁12 份、丹参25份、刘寄奴10份、延胡索10份、五灵脂13份、黄芪15份、白术15份、甘草18份、 陈皮12份、香附子10份、白茯苓13份。将上述中药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服用。方中桃仁、丹参、刘寄奴、五灵脂、延胡索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敛疮消肿,养血安神;延胡索还能活血行气,显著增加冠脉流量;黄芪、白术、甘草、陈皮、白茯苓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化痰燥湿。同时,甘草还有调合诸药,共凑活血化淤、补中益气、健脾化痰之功。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将2007年8月-2010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部分住院患者12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43-71岁;病程为1. 5_21a ;高血压病16例,颈椎病24例,高血脂症30例;经颅脑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48例,正常16例。对照组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42-70岁;病程1. 5_20a ;高血压病14例,颈椎病20 例,高血脂症28例;经颅脑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46例,正常1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 0 · 05),具有可比性。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治 疗方法治疗组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制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1粒,1次/d,睡前。两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4、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疗程结束后,眩晕及其他症状消失,阳性体征消失,超声多普勒或脑血流图示椎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半年内无复发者;显效疗程结束后,眩晕消失,其他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椎-基底动脉供血明显改善;临床治愈标准已达到,不足半年内复发者;有效眩晕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其他症状有所改善者;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症状体征无改善者。5、治疗结果治愈时间,治疗组平均疗程为16天,最短者6天,对照组平均疗程为25天,最短者13天,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分别为①治愈35例(54. 7% ),19例 (29. 7% );②显效分别为20例(31. 2% ),14例(21. 9% );③有效分别为7例(10. 9% ), 16例(25.0% );④无效分别为2例(3. 1% ),15例(23.4% ),总有效率分别为96.9%, 76. 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 01),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 19. 6%,对照组复发率为56. 5%,明显高于治疗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称取桃仁12g、丹参25g、刘寄奴10g、延胡索10g、五灵脂13g、黄芪15g、 白术15g、甘草18g、陈皮12g、香附子10g、白茯苓13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实施例二 称取桃仁15g、丹参20g、刘寄奴13g、延胡索7g、五灵脂15g、黄芪17g、 白术12g、甘草15g、陈皮13g、香附子7g、白茯苓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实施例三称取桃仁10g、丹参30g、刘寄奴7g、延胡索13g、五灵脂10g、黄芪12g、 白术17g、甘草20g、陈皮9g、香附子13g、白茯苓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桃仁10-15份、丹参20-30份、刘寄奴7-13份、延胡索7_13份、五灵脂10-15份、黄芪 12-17份、白术12-17份、甘草15-20份、陈皮9-13份、香附子7-13份、白茯苓1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桃仁12份、丹参25份、刘寄奴10份、延胡索10份、五灵脂13份、 黄芪15份、白术15份、甘草18份、陈皮12份、香附子10份、白茯苓13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祖国中医认为,颈性眩晕是由椎-基底动脉缺血而致,其病机是血淤阻滞脑络,血运不畅,脾弱气虚,或痰浊上扰于脑所致,为此,选择具有活血化淤、补中益气、健脾化痰的中药桃仁、丹参、刘寄奴、延胡索、五灵脂、黄芪、白术、甘草、陈皮、香附子、白茯苓制成汤剂,供患者服用,治疗效果好,经我院临床试验,治愈率为54.7%,总有效率为96.9%,均高于西药对照组,而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文档编号A61K36/8905GK102349967SQ20111031565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永振 申请人:刘永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桃仁10-15份、丹参20-30份、刘寄奴7-13份、延胡索7-13份、五灵脂10-15份、黄芪12-17份、白术12-17份、甘草15-20份、陈皮9-13份、香附子7-13份、白茯苓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振
申请(专利权)人:刘永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