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500kV输电线路四分裂导线行走装置,由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吊臂侧摆机构、吊篮等组成,其中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吊臂侧摆机构均有两组,按照机构行走方向的左右边各一组对称分布,在主轮行走机构底部通过两根吊臂与吊篮底梁铰接形成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强度高,质量轻,大大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重量;动力电源采用高能锂电池,一次充电可持续运行1小时以上;动力机构采用直流低速无刷电机,无极变速,前进倒退行走自如;导线行走装置能顺利跨越间隔棒、防震锤、接续管、直线悬垂串等障碍;刹车减速机构的设计既能进行减速刹车,又能起到保险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500kV输电线路四分裂导线行走装置,它是用于500kV输电线路网架巡检的运输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500kV输电线路网架巡检主要以人工走线为主,在部分线路上使用人力脚踏式导线飞车,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一是500kV线路导线悬挂较高,档距较大,作业采用走线或脚踏式导线飞车等方式,作业人员的体力消耗很多,特别是在爬坡时操作人员更加费力。在整个输电网架的巡检和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增大,工作效率低;其二是作业人员不能在飞车上站立对导线的缺陷进行维修作业,消缺存在较大的空间限制问题;其三是在输电线路上巡检和作业都是依赖于人力来完成,作业人员携带的工具种类和数量都是有限的,当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不能及时解决;其四是作业人员走线或脚踏导线飞车,作业过程稳定性较差,难度和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500kV输电线路四分裂导线行走装置,该行走装置以高能锂电池作为动力源、能够自动行走和跨越电网中的间隔棒、防震锤、接续管、直线悬垂串等障碍物,能携带较多工具、帮助作业人员进行网架连续档走线及消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500kV输电线路四分裂导线行走装置由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吊臂侧摆机构、吊篮组成,其中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吊臂侧摆机构均有两组,按照机构行走方向的左右边各一组对称分布,吊臂侧摆机构的吊臂上部与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 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相连,下部通过铰链轴、吊篮底梁铰接,最终将整个行走装置连接为一体。每组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吊臂侧摆机构结构相同。每组主轮行走装置由两块立柱板、主轮、主电机、锥齿轮组以及主轮轴组成;其中主轮通过主轮轴及轴承固定在两块立柱板下部之间的主轮槽内,主轮轴的外侧一端安装有锥齿轮组;主电机固定在靠外侧的立柱板上,电机主轴垂直朝下并通过锥齿轮组与主轮轴连接,主电机通电转动并通过锥齿轮组、主轮轴带动主轮旋转,从而带动整个行走装置在导线上行走。每组摆杆升降机构由升降电机、两根摆臂、丝杆、丝套、导轮、辅助轮、滑块、升降齿轮组、丝套固定板组成;其中摆臂是按机构行进方向呈前后各安装一根,两摆臂上端与立柱板铰接,前摆臂下端轮槽内安装有导轮,后摆臂下端轮槽内安装有辅助轮;导轮槽、辅助轮槽及主轮槽中心位于导线上方,并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升降电机和丝杆安装在滑块内,升降电机通过升降齿轮组与丝杆连接,丝杆两端螺纹旋向相反;滑块安装在由两块立柱板形成的槽当中,其可以做上下滑动;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在摆臂中部内的丝套、丝套固定板与前后两根摆臂连接。每组辅轮行走机构由辅助电机、辅助轮、辅助轮轴及联轴器组成;通过辅助轮轴将辅助轮固定于摆臂的辅助轮槽内,辅助轮轴外侧一端安装有联轴器,它将辅助电机的轴与辅助轮轴连成一体;辅助电机固定于摆臂下端外侧。每组刹车制动机构由吊臂、前刹车滚轮、后刹车滚轮、两根杠杆、小缆绳、手柄、转轴组成;杠杆由转轴定位于吊臂中部,它们分布在吊臂的前后侧,前侧杠杆上安装有前刹车滚轮,后侧杠杆上安装有后刹车滚轮,两杠杆尾部是通过手柄连接成一体。吊臂上部通过长螺钉和短螺钉固定于立柱板之上,并与其对齐;前刹车滚轮和后刹车滚轮安装在主轮和导线的下方。所述杠杆与立柱板之间安装有小缆绳,小缆绳一端固定于杠杆头部,另一端与立柱板上的销钉结为活扣。每组吊臂侧摆机构由吊臂、调节杆、螺钉、吊篮、竖杆、铰链轴、吊篮底梁、手轮组成;吊臂上部连接丝杆摆臂越障行走机构的立柱板,吊臂下部通过铰链轴与吊篮底梁铰接, 最终将整个行走机构连接为一体;吊篮底梁固定在吊篮底部;调节杆穿过吊臂中部小孔, 其一端由螺钉压紧于竖杆上,其另一端装配有手轮,通过调节手轮的进退即可控制吊臂侧摆的角度。吊篮四周用美格铝材料围成一椭圆形形状,其上下底分别有上底加强筋、下底加强筋连接固定;底部有吊篮底梁与吊臂铰链;吊篮中设有坐凳。吊篮顶面、底面用4mm厚度的聚酯板铺设,当中挖成椭圆形孔,坐凳选用铝型材、 人造革及海绵制成,其两端与吊臂方向平行,凳面离吊篮底板400mm;坐凳下部用薄铝板围成一箱体。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整体材料采用高强度铝镁合金,强度高,质量轻,大大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重量;2、动力电源采用高能锂电池,一次充电可持续运行1小时以上;3、动力机构采用直流低速无刷电机,无极变速,前进倒退行走自如;4、丝杆摆臂越障行走装置的设计,导线行走装置能顺利跨越间隔棒、防震锤、接续管、直线悬垂串等障碍;5、打开吊臂侧摆机构,导线行走装置能迅速在500kV四分裂导线上安装就位;6、吊篮为美格铝材料围成椭圆形形状,上底和下底采用加强筋固定,垂直方向也有四根加强筋连接固定;既美观又保证了机械强度需求,满足组合间隙的要求;可携带一定量的工具,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检修消缺;7、刹车减速机构的设计既能进行减速刹车,又能起到保险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摆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刹车减速机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刹车减速机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吊篮结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吊篮结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吊篮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图1 图7所示,包括立柱1、升降电机2、主轮3、摆臂4、丝杆5、丝套6、辅助电机 7、导轮8、辅助轮9、吊篮10、调节杆11、手轮12、主电机13、滑块14、升降齿轮组15、锥齿轮组16、刹车保险装置17、丝套固定板18、辅助轮轴19、吊臂20、前刹车滚轮21、后刹车滚轮 22、杠杆23、导线24、小缆绳25、手柄沈、转轴27、铰链轴观、螺钉四、上底加强筋30、下底加强筋31、坐凳32、操作台33、聚酯板34、竖杆35、主轮轴36、长螺杆37、短螺杆38及吊篮底梁39等。本专利技术由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吊臂侧摆机构、吊篮及电控部分等组成,其中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吊臂侧摆机构均有两组,他们是按照机构行走方向的左右边各一组对称分布的,最终在行走机构底部通过两根吊臂与吊篮底梁铰接形成一个整体。每组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吊臂侧摆机构结构相同。每组主轮行走机构由两块立柱板1、主轮3、主电机13、锥齿轮组16以及主轮轴36 等零件组成。其中主轮3是通过主轮轴36及轴承固定在两块立柱板1下部之间的主轮槽内,主轮轴36的外侧一端安装有锥齿轮组16。主电机13固定在靠外侧的立柱板1上,电机主轴垂直朝下并通过锥齿轮组16与主轮轴连接。工作时,主电机13通电转动并通过锥齿轮组16、主轮轴36带动主轮旋转,从而带动整个行走装置在导线上行走。每组摆杆升降机构由升降电机2、两根摆臂4、丝杆5、丝套6、导轮8、辅助轮9、滑块14、升降齿轮组15、丝套固定板18组成。其中摆臂4是按机构行进方向呈前后各安装一根,两摆臂4上端与立柱板1铰接,前摆臂下端轮槽内安装有导轮8,后摆臂下端轮槽内安装有辅助轮9。导轮槽、辅助轮槽及主轮槽中心位于导线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500kV输电线路四分裂导线行走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吊臂侧摆机构及吊篮组成,其中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吊臂侧摆机构均设有两组,按照机构行走方向的左右边各一组对称分布,吊臂侧摆机构的吊臂上部与主轮行走机构、摆杆升降机构、辅轮行走机构、刹车制动机构相连接,下部通过铰链轴与吊篮底梁铰接,最终将整个行走装置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剑峰,陈虹君,潘志新,王建明,蒋文君,谭岳昌,周腾,沈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