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磷阻垢缓蚀剂配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16700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配制方法,其特征是该无磷阻垢缓蚀剂是由去离子水、钼酸钠、聚天冬氨酸、聚羧酸,甲基苯骈三氮唑、锌盐无磷单体组成的复合物,其原料重量比为:去离子水5~50份、钼酸钠1~5份、聚天冬氨酸30~50份、聚羧酸20~30份、甲基苯骈三氮唑1~4份、锌盐1~3份。将上述原料按预定比例在反应釜中进行混合,混合的环境温度为20~30℃,即可制得所需的无磷阻垢缓蚀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各单体之间协同作用良好,稳定期长,无“三废”排放,彻底消除因磷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使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率达到5倍以上,节约了大量水资源。试验结果该阻垢率在95%以上,满足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排放的环保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循环水处理
,涉及一种阻垢缓蚀剂。
技术介绍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主要是解决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结垢、腐蚀以及微生物危害三个方面的问题。向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投加阻垢缓蚀剂是最主要的处理方式,目前大多数阻垢缓蚀剂的生产单位和应用单位所生产和应用的阻垢缓蚀剂总磷含量比较高,一般总磷含量在6. 8%以上,导致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总磷一般为7 15mg/L,总磷含量较高的阻垢缓蚀剂本身虽属于无毒或低毒的水处理剂,但它们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严重恶化等环境问题。《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总磷(以P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一级标准为0. 5mg/L。目前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现有技术虽有低磷阻垢缓蚀剂技术,但低磷阻垢缓蚀剂品种不仅比较少,而且其用量比较大,如在公告号为CN1743^1A的实施案例1中,所提供的阻垢缓蚀剂的总磷含量虽然比较小,但用量比较大,投加浓度为100mg/L,总磷(以 PO43"计)虽然仅为0. 7mg/L,但是当该水质浓缩至公告号为CN1743^1A实施例8中动态模拟试验所提到的4倍时,总磷达到2. 8mg/L (以P043_计),以P计则为0. 91mg/L,远超过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对总磷(以P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一级排放标准 0. 5mg/L。因此所排放的水也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严重恶化等环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结垢、腐蚀、微生物问题所用阻垢缓蚀剂的总磷含量较高、工业循环冷却水排放时中总磷的含量较高、不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要求、不能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无磷阻垢缓蚀剂是由多种无磷单体组成的复合物,原料有去离子水、钼酸钠、聚天冬氨酸、聚羧酸,甲基苯骈三氮唑、锌盐。 其原料重量比为去离子水5 50份、钼酸钠1 5份、聚天冬氨酸30 50份、聚羧酸 20 30份、甲基苯骈三氮唑1 4份、锌盐1 3份。将上述原料按预定比例在反应釜中进行混合,混合的环境温度为20 30°C,即可制得所需的无磷阻垢缓蚀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聚羧酸为二元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优选为至少一种选自丙烯酸/ 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磺酸钠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2—甲基一—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锌盐为硫酸锌或氯化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聚羧酸的阻垢机理为聚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当大,是线性高分子化合物,一端吸附在碳酸钙等成垢因子的晶粒上,其余部分则围绕到晶粒周围,使其无法增长而变得圆滑。晶粒增长受到干扰而歪曲,晶粒变得细小,形成的垢层松软,极易被水流冲洗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甲基苯骈三氮唑起缓蚀作用,能以共价键和配位键与铜原子结合, 相互交替,形成键状聚合物,在金属表面形成不溶性的保护膜,从而抑制铜及合金的腐蚀, 它不但能抑制金属基体上的铜溶解进入水中,而且还能使进入水中的铜离子钝化,防止铜在钢、铝、锌及镀锌铁上的沉积和黄铜的脱锌,此外,对黑色金属也有缓蚀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聚天冬氨酸起阻垢和分散作用,分散水中的CaC03、CaS04、磷酸钙、硫酸钡、三氧化二铁、黏土等沉积物,阻止碳酸钙及悬浮物的沉积。聚天冬氨酸是一种易被生物降解,不存在环污染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钼酸钠在冷却水中是一种非氧化性或弱氧化性缓蚀剂,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中,现成而丰富的溶解氧作为氧化剂与钼酸钠共同作用在金属表面产生一层保护膜。锌盐起碳钢缓蚀剂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无磷阻垢缓蚀剂投加到循环冷却水中的检测方法采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钼酸盐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GB/T 23836—2009,检测循环冷却水中的钼酸根1 子含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所述的阻垢缓蚀剂从原料上均选用对环境友好的无毒、 无污染原料,各单体之间协同作用非常好,稳定期长,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排放,可使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率达到5倍以上,节约了大量新鲜工业用水。通过动态挂片试验和旋转挂片试验表明该无磷阻垢缓蚀剂的阻垢率在95%以上,对不锈钢、铜、碳钢的腐蚀率均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中的相关要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时的投加浓度一般为 8 30mg/L,与目前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中所常用的含总磷量比较高的阻垢缓蚀剂的投加浓度基本相同,得以彻底消除因磷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排放的环保需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是本专利技术原材料不同配比用量,同类原料不同下位品种情况下的具体实施例子实施例1 称取50 kg钼酸钠,聚天冬氨酸500 kg,二元共聚物300 kg,甲基苯骈三氮唑40坧,硫酸锌30 kg,去离子水80 kg,配成1000 kg。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在反应釜中进行复配,复合环境温度20°C。某化工厂为板式换热器,循环冷却水系统容积为2000m3,循环量为3000m3,换热器材质为TP304,管道为碳钢管道。浓缩倍率5. 5倍,按补水量投加本专利技术的环保节约型无磷阻垢缓蚀剂30mg/L,理论计算钼酸盐含量为5. 0%X66. 1%X30X5. 5=5. %ig/L,通过《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钼酸盐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GB/T 23836—2009实际检测钼酸根含量为 5. 3mg/L。注66. 1%为钼酸根离子(Mo042_)在钼酸钠(Na2MoO4 ·2Η20)中所占的重量比例,以下同。通过长达一年的运行,分析水质指标,阻垢率始终在95%以上,所挂不锈钢TP304 试片、碳钢试片的腐蚀率均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中的相关要求,观察物料温度的变化区间处于正常变化范围,正常运行一年后,打开换热器观察, 无垢无腐蚀现象。说明该系统投加本专利技术的无磷阻垢缓蚀剂运行稳定。实施案例2 称取10 kg钼酸钠,聚天冬氨酸300 kg,三元共聚物200 kg,甲基苯骈三氮唑10坧,氯化锌10 kg,去离子水470 kg,配成1000 kg。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在反应釜中进行复配,复合环境温度25°C。某热电厂为列管式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系统容积为5000m3,循环量为10800m3,换热器材质为H68黄铜,管道为碳钢管道。浓缩倍率6倍,按补水量投加本专利技术的无磷阻垢缓蚀剂20mg/L,理论计算钼酸盐含量为1%X66. 1%X 20X6=0. 79mg/L,通过《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钼酸盐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GB/T 23836—2009实际检测钼酸根含量为 0. 76mg/L。通过长达两年的运行,分析水质指标,阻垢率始终在95%以上,所挂不锈钢H68试片、碳钢试片的腐蚀率均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中的相关要求,真空度、端差均在正常范围内,正常运行两年后,打开凝汽器观察,无垢无腐蚀现象。 说明该系统投加本专利技术的无磷阻垢缓蚀剂运行稳定。实施案例3 称取20 kg钼酸钠,聚天冬氨酸450坧,三元共聚物250 kg,甲基苯骈三氮唑30坧,氯化锌20 kg,去离子水230 kg,配成1000 kg。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在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配制方法,其特征是该无磷阻垢缓蚀剂是由去离子水、钼酸钠、聚天冬氨酸、聚羧酸,甲基苯骈三氮唑、锌盐无磷单体组成的复合物,其原料重量比为:去离子水5~50份、钼酸钠1~5份、聚天冬氨酸30~50份、聚羧酸20~30份、甲基苯骈三氮唑1~4份、锌盐1~3份;将上述原料按预定比例在反应釜中进行混合,混合的环境温度为20~30℃,即可制得所需的无磷阻垢缓蚀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新霞刘文峰王金明刘晓民柴斌张雷毕光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