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孝龙专利>正文

智能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1317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天线,包括塑料的外壳(5)、上盖(3)、同轴电缆插口(1)、同轴电缆(16)、无线传感器天线(15)、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金属上锥、绝缘垫圈(7)、金属下锥和储能电池(2)。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同轴电缆线(12)与金属上锥相连,其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检测收发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无线传感器天线接在信号检测收发模块的输出端。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数据网络将天线工作状态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在管理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其安装地点,并且可以远程检测其工作状态及信号强度,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覆盖情况。(*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通讯用的部件的结构,一种智能天线
技术介绍
作为移动通信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高价值商用客户将集中于室内环境,占据更高比例的话务量。3G业务工作的核心频段为2GHz频段,与2G网络工作的900MHz频段相比,3G的穿透能力相对较差,在室内环境下将形成更多的覆盖不足的区域。因此,需要在室内布设更多的天线,以实现完善的室内覆盖网络。已有的室内天线,由于装修等各种原因, 其在室内分布的具体位置难以确认,其工作状态、信号强度等更是无法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室内天线的结构,一种智能天线,能使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心就能在电子地图上了解到天线的工作状态与信号强度,从而全面掌握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覆盖情况。这种智能天线包括塑料的外壳、塑料的上盖、同轴电缆插口、同轴电缆、无线传感器天线、信号检测收发模块、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金属上锥、绝缘垫圈、金属下锥和储能电池。信号检测收发模块、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金属上锥、绝缘垫圈、金属下锥和储能电池皆装设在外壳内。金属上锥向下开口,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金属上锥的底面成圆板形,金属上锥的侧面成逐渐向下扩大的喇叭口形。金属下锥向上开口,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金属下锥的底面成圆板形,金属下锥的侧面成向上逐渐扩大的喇叭口形。金属上锥的底面固定在绝缘垫圈的下方,金属下锥的底面固定在绝缘垫圈的上方,金属下锥的口沿与上盖相固定。同轴电缆插口位于上盖中部,同轴电缆插入同轴电缆插口中,此同轴电缆的芯线与金属上锥的底面的中心相连接,同轴电缆的外层与金属下锥的底面的中心相连接。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另一根同轴电缆线与金属上锥相连,此同轴电缆线的芯线与金属上锥的底面的边缘相连,此同轴电缆线的外层在穿过下锥处与下锥相连。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检测收发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无线传感器天线接在信号检测收发模块的输出端,无线传感器天线的自由端伸出在上盖外。这种智能天线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数据网络将天线工作状态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在管理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其安装地点,并且可以利用智能天线上的无线传感器天线、信号检测收发模块和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远程检测其工作状态及信号强度,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覆盖情况。附图说明附图为这种智能天线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这种智能天线包括塑料的外壳5、塑料的上盖3、同轴电缆插口 1、同轴电缆16、无线传感器天线15、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金属上锥、绝缘垫圈7、金属下锥和储能电池2。信号检测收发模块、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金属上锥、绝缘垫圈、金属下锥和储能电池皆装设在外壳内。金属上锥向下开口,有一个底面8和一个侧面9。金属上锥的底面成圆板形,金属上锥的侧面成逐渐向下扩大的喇叭口形。金属下锥向上开口,有一个底面6和一个侧面4。金属下锥的底面成圆板形,金属下锥的侧面成向上逐渐扩大的喇叭口形。金属上锥的底面固定在绝缘垫圈7的下方,金属下锥的底面固定在绝缘垫圈7的上方。金属下锥的口沿与上盖3相固定。同轴电缆插口 1位于上盖的中部, 同轴电缆16插入同轴电缆插口中,此同轴电缆的芯线与金属上锥的底面8的中心相连接, 图中10即为此连接点,同轴电缆16的外层与金属下锥的底面6的中心相连接。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另一根同轴电缆线12与金属上锥相连,此同轴电缆线12 的芯线与金属上锥的底面8的边缘相连,即图中11处,此点也就是无线通讯信号检测点,此同轴电缆线的外层在穿过下锥处与下锥相连,此同轴电缆线的外层还与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的地线相连。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无线传感器天线15接在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的输出端,无线传感器天线的自由端伸出在上盖3外。这种智能天线中的金属上锥是无线通信信号的发射天线,金属下锥是与无线通信信号发射天线配套的反射板,两者配合组成无线通信信号发射系统,通过同轴电缆16与 RRU相连。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从无线通讯信号检测点11处实时监测智能天线发射的信号强度,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和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由储能电池2供电。这种智能天线中的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可以采用已有的产品,如NRT-Z44高频无线信号传感器;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也可以采用已有的产品,如采用CClllO及阻容元件组成的检测收发模块;储能电池2也可以选用已有的产品,如采用CR2032锂电池等。这种智能天线可装设在楼宇、地铁站、商场等室内分布天线系统的末端,一方面可以发射从RRU经馈线输送过来的射频信号,另一方面智能天线中的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 可以把实时监测到的天线信号发射强度进行数字化后利用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及无线传感器天线15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到移动公司的管理中心,管理中心的系统管理软件把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记录、分析、比对,如果发现有某个区域的某个设备发生信号中断则进行报警,并将报警信号直观清晰地显示在电子地图上。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故障报警信号及时安排维护人员进行修复。权利要求1. 一种智能天线,包括塑料的外壳(5)和塑料的上盖(3),其特征是这种智能天线还包括同轴电缆插口(1)、同轴电缆(16)、无线传感器天线(15)、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金属上锥、绝缘垫圈(7)、金属下锥和储能电池O),信号检测收发模块、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金属上锥、绝缘垫圈、金属下锥和储能电池皆装设在外壳内,所述的金属上锥向下开口,有一个底面(8)和一个侧面(9),金属上锥的底面成圆板形,金属上锥的侧面成逐渐向下扩大的喇叭口形,所述的金属下锥向上开口,有一个底面(6)和一个侧面G),金属下锥的底面成圆板形,金属下锥的侧面成向上逐渐扩大的喇叭口形,金属上锥的底面固定在绝缘垫圈(7)的下方,金属下锥的底面固定在绝缘垫圈的上方,金属下锥的口沿与上盖相固定,同轴电缆插口(1)位于上盖中部,同轴电缆(16)插入同轴电缆插口中,此同轴电缆的芯线与金属上锥的底面(8)的中心相连接,同轴电缆的外层与金属下锥的底面(6)的中心相连接,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 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另一根同轴电缆线 (12)与金属上锥相连,其中此同轴电缆线的芯线与金属上锥的底面的边缘相连,此同轴电缆线的外层在穿过下锥处与下锥相连,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无线传感器天线(1 接在信号检测收发模块的输出端,无线传感器天线的自由端伸出在上盖外。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天线,包括塑料的外壳(5)、上盖(3)、同轴电缆插口(1)、同轴电缆(16)、无线传感器天线(15)、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金属上锥、绝缘垫圈(7)、金属下锥和储能电池(2)。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同轴电缆线(12)与金属上锥相连,其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检测收发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无线传感器天线接在信号检测收发模块的输出端。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数据网络将天线工作状态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在管理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其安装地点,并且可以远程检测其工作状态及信号强度,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整个移动通信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天线,包括塑料的外壳(5)和塑料的上盖(3),其特征是这种智能天线还包括同轴电缆插口(1)、同轴电缆(16)、无线传感器天线(15)、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金属上锥、绝缘垫圈(7)、金属下锥和储能电池(2),信号检测收发模块、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金属上锥、绝缘垫圈、金属下锥和储能电池皆装设在外壳内,所述的金属上锥向下开口,有一个底面(8)和一个侧面(9),金属上锥的底面成圆板形,金属上锥的侧面成逐渐向下扩大的喇叭口形,所述的金属下锥向上开口,有一个底面(6)和一个侧面(4),金属下锥的底面成圆板形,金属下锥的侧面成向上逐渐扩大的喇叭口形,金属上锥的底面固定在绝缘垫圈(7)的下方,金属下锥的底面固定在绝缘垫圈的上方,金属下锥的口沿与上盖相固定,同轴电缆插口(1)位于上盖中部,同轴电缆(16)插入同轴电缆插口中,此同轴电缆的芯线与金属上锥的底面(8)的中心相连接,同轴电缆的外层与金属下锥的底面(6)的中心相连接,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另一根同轴电缆线(12)与金属上锥相连,其中此同轴电缆线的芯线与金属上锥的底面的边缘相连,此同轴电缆线的外层在穿过下锥处与下锥相连,无线通讯信号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检测收发模块(1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无线传感器天线(15)接在信号检测收发模块的输出端,无线传感器天线的自由端伸出在上盖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孝龙马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程孝龙马忠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