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零序互感器及漏电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0022 阅读:4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矩形零序互感器及漏电断路器。主要解决现有零序互感器因内圆面积有限,造成各导电铜排之间间隙太小的问题以及应用该零序互感器使得漏电断路器结构复杂,浪费导电材料的缺点所述铁芯为矩形,且所述铁芯和外壳相吻合,以及所述矩形零序互感器的铁芯与接线板呈直线相通。矩形零序互感器提高了导电铜排穿过能力,加大了各导电铜排之间电气间隙,简化了漏电断路器的装配过程,解决了导电铜排要经过焊接、反复折弯、分段连接才能穿过零序互感器的问题,节省了铜材,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漏电断路器在电路中的安全运行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电路中的检测元件,尤其指漏电断路器中配套使用的矩形零序互感器。
技术介绍
零序互感器作为漏电断路器中的主要部件之一,嵌入在漏电断路器壳体内或组合安装在漏电断路器壳体外。当被保护电路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危险漏电流值时,漏电断路器将迅速跳闸,切断电源以达到保护目的。目前,零序互感器为环形,主要由环形铁芯和漆包线圈加上外壳组成,其中漆包线圈包括试验绕组和采样绕组。环形铁芯因其加工工艺简单, 磁场分布均勻,各项参数平衡性能稳定,而广泛应用于现行的漏电断路器之中;安装方式一般为竖直插入在漏电断路器底座上,其关键在于,漏电断路器内的导电铜排要从环形零序互感器的内圆中穿过,从而获取采样信号。在漏电断路器的装配过程中,导电铜排要经过焊接、反复折弯、分段连接后才能穿过环形零序互感器的内圆。但是,环形零序互感器的内圆面积有限,造成穿过内圆的各导电铜排之间电气间隙太小,为解决这一问题,生产厂家往往在导电铜排上加一些绝缘防护措施,如套绝缘套管、缠绕绝缘带等。但是,在漏电断路器实际使用中受到环境、电流、电压变化,由此产生温升较高或相间绝缘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漏电断路器在电路中的安全运行。如果,有意加大环形零序互感器的穿过导电铜排面积尺寸,势必将产生漏电断路器外形尺寸的变化以及配电箱的安装配套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矩形零序互感器,解决现有零序互感器因内圆面积有限,造成各导电铜排之间间隙太小的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解决现有漏电断路器结构复杂,浪费导电材料的缺点。实现本技术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矩形零序互感器,包括铁芯、漆包线圈以及外壳,所述铁芯设于外壳内,所述漆包线圈缠绕于铁芯上,所述漆包线圈设有信号引出线,所述铁芯为矩形,并与所述外壳相吻合。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内设有框形容腔,所述铁芯嵌入框形容腔内, 所述底座与上盖相贴合。所述上盖的侧面设有缺口,所述信号引出线穿过所述缺口。所述铁芯的边角均为圆角。实现本技术第二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包括壳体、矩形零序互感器以及接线板,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槽,所述矩形零序互感器设于容置槽内,所述接线板与导电铜排相连接,导电铜排穿过铁芯的内孔,所述接线板位于壳体的一端,所述铁芯的内孔与接线板直通。所述接线板穿过内孔位于铁芯的另一侧。 所述接线板为三个或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矩形零序互感器提高了导电铜排穿过能力,加大了各导电铜排之间电气间隙,简化了漏电断路器的装配过程,解决了导电铜排要经过焊接、反复折弯、分段连接才能穿过零序互感器的问题,节省了铜材,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漏电断路器在电路中的安全运行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零序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零序互感器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中零序互感器与断路器的装配图。图中,铁芯1,漆包线圈2,外壳3,上盖31,底座32,信号引出线4,框形容腔5,缺口 6,壳体7,接线板8,容置槽9,内孔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针对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所示,该漏电保护断路器,包括壳体7、矩形零序互感器以及接线板8,所述壳体7内设有容置槽9,所述矩形零序互感器设于容置槽9内,所述接线板8与导电铜排相连接,导电铜排穿过铁芯1的内孔10,所述接线板9位于壳体7的一端,所述铁芯1的内孔10 与接线板8直通。矩形零序互感器提高了导电铜排穿过能力,加大了各导电铜排之间电气间隙,简化了漏电断路器的装配过程,解决了导电铜排要经过焊接、反复折弯、分段连接才能穿过零序互感器的问题,节省了铜材,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漏电断路器在电路中的安全运行的可靠性。由图所示,所述接线板8穿过内孔10位于铁芯1的另一侧。接线板穿过铁芯1的内孔与导电铜排相连接,有利于连接方便。在本技术中,所述接线板9为三个或四个。该矩形零序互感器主要应用于三极和四极漏电保护断路器中,作为与三极或四极漏电断路器中配套使用。由图所示,一种矩形零序互感器,包括铁芯1、漆包线圈2以及外壳3,所述铁芯1 设于外壳3内,所述漆包线圈2缠绕于铁芯1上,所述漆包线圈2设有信号弓丨出线4,所述铁芯1为矩形,且所述铁芯1和外壳3相吻合。该矩形零序互感器提高了导电铜排穿过能力, 加大了各导电铜排之间电气间隙。由图所示,所述外壳3包括上盖31和底座32,所述上盖31内设有框形容腔5,所述铁芯1嵌入框形容腔5内,所述底座32与上盖31相贴合。铁芯1采用拉伸内壁高度嵌入上盖31的内壁中形成内扣式盖合方法,有效的提高铁芯1安装的稳固性。由图所示,所述上盖31的侧面设有缺口 6,所述信号引出线4穿过所述缺口 6。由图所示,所述铁芯1的边角均为圆角,边角采用圆弧过渡。零序互感器的铁芯1采用纳米磁性材料,通过矩形模具上绕制成型,成型模具上各矩形边为倒圆角,成型后,铁芯呈现为圆角过渡的矩形,各种规格的矩形零序互感器的尺寸是根据漏电断路器规格而定,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匹配。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 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改进, 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矩形零序互感器,包括铁芯(1)、漆包线圈(2)以及外壳(3),所述铁芯(1)设于外壳(3)内,所述漆包线圈(2)缠绕于铁芯(1)上,所述漆包线圈(2)设有信号引出线(4), 其特征是所述铁芯(1)为矩形,并与所述外壳(3)相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矩形零序互感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3)包括上盖(31)和底座 (32),所述上盖(31)内设有框形容腔(5),所述铁芯(1)嵌入框形容腔(5)内,所述底座(32) 与上盖(31)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矩形零序互感器,其特征是所述上盖(31)的侧面设有缺口 (6),所述信号引出线(4)穿过所述缺口(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矩形零序互感器,其特征是所述铁芯(1)的边角均为圆角。5.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7)、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零序互感器以及接线板(8), 所述壳体(7 )内设有容置槽(9 ),所述矩形零序互感器设于容置槽(9 )内,所述接线板(8 )与导电铜排相连接,导电铜排穿过铁芯(1)的内孔(10),所述接线板(9)位于壳体(7)的一端, 其特征是所述铁芯(1)的内孔(10)与接线板(8)直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是所述接线板(8)穿过内孔(10)位于铁芯(1)的另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是所述接线板(9)为三个或四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矩形零序互感器及漏电断路器。主要解决现有零序互感器因内圆面积有限,造成各导电铜排之间间隙太小的问题以及应用该零序互感器使得漏电断路器结构复杂,浪费导电材料的缺点所述铁芯为矩形,且所述铁芯和外壳相吻合,以及所述矩形零序互感器的铁芯与接线板呈直线相通。矩形零序互感器提高了导电铜排穿过能力,加大了各导电铜排之间电气间隙,简化了漏电断路器的装配过程,解决了导电铜排要经过焊接、反复折弯、分段连接才能穿过零序互感器的问题,节省了铜材,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矩形零序互感器,包括铁芯(1)、漆包线圈(2)以及外壳(3),所述铁芯(1)设于外壳(3)内,所述漆包线圈(2)缠绕于铁芯(1)上,所述漆包线圈(2)设有信号引出线(4),其特征是:所述铁芯(1)为矩形,并与所述外壳(3)相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新民林洁杨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通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