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07923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件实践能力提升系统,包括:内容库模块,用于存储学生的培训内容;任务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学生在项目中所担任的角色,从所述内容库模块选择与所述角色对应的项目开发题目,并向学生提供所述项目开发题目,所述项目开发题目包括在所述培训内容中;评估模块,用于对学生的所述项目开发题目的答案进行评估,并向学生和教师提供评估结果;输入输出接口模块,用于作为所述实践能力提升系统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训与评估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高校每年为软件企业培养了大量的IT人才,为我国IT产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随着IT产业的迅猛发展,软件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从过去量上的追求到现在质上的要求,对软件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目前我国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中国软件企业越来越成熟,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随着IT产业的发展,软件企业和企业内部技术岗位的细分不断加剧;随着外包产业的发展,中国软件企业对从基础编程到项目管理的要求愈发提高;新的环境和市场要求,促使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程序员在正确编写程序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工作中遵循工程的思想和企业要求,编写出高质量的代码,程序员需要具有理解代码编写规则,编制清晰的文档,完善代码注释,遵守项目进度,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减少程序BUG等多项能力。同时软件企业的管理规范,使软件企业在需要程序员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测试员、质量管理员(QA)、软件配置管理人员等,问题是如何能培养出多层次、多角度的软件人才。(2)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传统的层次递进教学模式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际应用,通常都是面向局部的,这很容易使学生缺乏整体感。如果按部就班地学习各个知识点, 而没有依托一个完整的实际项目,就会使知识点的学习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学完以后也容易遗忘;在层次递进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强调的是各个局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这些知识的综合利用,忽视了学生利用知识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的学习如果只停留在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练习,而不去经过实际项目开发的训练和体验,就无法直接感受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的作用和地位,这种学习还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主要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实践项目的参与,或者由于缺乏实践机会,自身也面临项目实践的迫切需求,这也是国家提出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根本目的;现有的软件课程体系,理论课在前,课程设计在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虽能明确软件开发到维护所经历的阶段,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是忙于编程,以应付教师检查实现结果。这造成了课程设计就是学生上机编程的错误观念。而教师在考核学生时也侧重于系统的实现,没有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去考查学生的分析设计及测试过程;教学模式单一化。在旧课程体系中,课堂教学仍保持“讲授一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下,限制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得计算机软件课程的特点很难表现出来;对此,不少学校也进行了不断探索,尝试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实习基地或者实训实验室来解决以上问题。经过努力,取得一些成效,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占.^ \\\ ·1.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费用较高,对学校实力要求比较高;2.即使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短期内很难迅速上手,进入专业
3.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学校来说,都不便于管理。企业对学生的约束力不强,而学校也不便于了解学生的动态。4.在高校建立的实训实验室由于缺乏企业的实际有价值的项目也容易陷入名不副实的境地。5、很多学校尝试通过与培训企业进行课程置换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培训企业派驻讲师的能力参差不齐,同时其经验和知识在学校很难形成沉淀,所以效果往往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用以解决学生在软件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实践,无法满足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其中,包括内容库模块, 用于存储用户端的培训内容;任务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端在项目中所担任的角色,从所述内容库模块选择与所述角色对应的项目开发题目,并向用户端提供所述项目开发题目, 所述项目开发题目包括在所述培训内容中;评估模块,用于对用户端的所述项目开发题目的答案进行评估,并向用户端和管理端提供评估结果;输入输出接口模块,用于作为所述实践能力提升系统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如上所述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其中,所述培训内容包括课件、项目开发以及培训试题;所述内容库模块包括,用于存储所述课件的知识库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项目开发内容的项目案例模块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培训试题的试题库模块;一知识点模块,用于向用户端提供知识点选择界面,并根据用户端的选择从所述知识库中调取相应的所述课件,并向用户端提供所述课件;一考试模块,用于向用户端提供考试项目选择界面, 并根据用户端的需求从所述内容库模块调取对应的考试内容,并向用户端提供所述考试内容。如上所述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其中,还包括互动交流模块,向用户端提供信息交流界面,使用户端之间能够进行交互。如上所述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其中,还包括教务管理模块,用于存储管理端、用户端、以及用户端组的基本信息,并根据用户端的权限和请求提供所述基本fe息。如上所述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其中,所述内容库模块通过与远程服务器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从而进行内容更新。如上所述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其中,所述评估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端的学习时间、阅读知识点次数、互动交流情况、用户端互评分以及管理端评分对所述用户端的进行评估,并向用户端提供评估结果。如上所述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其中,所述评估模块还用于向用户端提供能力评估试题,并根据用户端的评估试题的答案,向用户端提供评估报告。如上所述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其中,所述任务管理模块还用于向用户端和管理端提供角色选择界面,由用户端进行角色的选择或由管理端对用户端的角色进行分配。如上所述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其中,所述项目开发内容的分类包括金融、通信、企业管理、交通、能源、政府和教育行业的实际项目开发内容。如上所述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其中,还包括项目开发题目的分类方法,所述分类方法包括功能划分阶段和模块切分阶段,所述功能划分阶段包括步骤101 根据各项目功能的关系,进行大功能划分;步骤102 确认所述大功能和代码之间的关系是否清楚,如不清楚,则执行步骤101,否则,执行步骤103;步骤103 对所述大功能进行划分;步骤104 确认整体所述项目的功能划分后,跳转步骤105 ;所述模块切分阶段包括步骤105 所述项目的文档按照一预定规范重新制作,跳转步骤108 ; 步骤106 所述项目的代码按照划分功能进行切割;步骤107 判断是否所有功能都做成用来训练用户端的模块,如果是,执行步骤109,否则执行步骤8 ;步骤108 将不需要的模块代码整理后放入共通层后,执行步骤109 ; 步骤109 对所述项目代码的所述共通层进行提取; 步骤110 将代码切分为用户端能够训练用的模块; 步骤111 对切分好的所述代码模块和所述共通层进行去耦性验证; 步骤112 判断用户端训练用模块去耦是否完成,如果完成,执行步骤113,否则跳转步骤9 ;步骤113 制作所述案例包描述文件;步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培训与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容库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端的培训内容;任务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端在项目中所担任的角色,从所述内容库模块选择与所述角色对应的项目开发题目,并向用户端提供所述项目开发题目,所述项目开发题目包括在所述培训内容中;评估模块,用于对用户端的所述项目开发题目的答案进行评估,并向用户端和管理端提供评估结果;输入输出接口模块,用于作为所述实践能力提升系统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申车健肖健周良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亚训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