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三出开关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702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进三出开关柜,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包括第一路输入开关和第二路输入开关,第一路输入开关活动连接在固定于柜体上的第一中间触头上,第一中间触头位于第二路输入开关的上方;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包括第三路输入开关和第四路输入开关,第三路输入开关活动连接在固定于柜体上的第二中间触头上,第二中间触头位于第四路输入开关的上方;双电源切换输出装置包括在切换开关以及高压电输出开关,切换开关与高压电输出开关通过固定于柜体上的第三中间触头连接,切换开关通过第一导线与第一中间触头电连接,切换开关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二中间触头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关柜对负载供电的可靠性提供保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电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10-20KV四进三出开关柜
技术介绍
在目前所使用的开关设备中,一般只具备一路进线(单相或三相)及一路出线,这种单进单出的开关设备在其本身的电路出现故障时,不但无法进行供电,而且对其进行检修时,是需要将电源切除后才能进行检修的,因此,这种单进单出的开关设备供电的可靠性以及连续性均存在相关的问题。当开关设备出现故障时,为了能够实现对负载的连续供电,于是,有人提出了将多台单进单出的开关设备通过并联以及串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很大的开关装置,采用这样的方式所获得的开关装置不但结构复杂,而成成本也很高,如果当其中的一路出现故障时,对其进行检修时,其余的开关设备的供电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这种开关装置仍然存在供电不可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进三出开关柜,本技术的开关柜对负载供电的可靠性提供保障。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四进三出开关柜,包括柜体,还包括设置于柜体内的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该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包括第一路输入开关和第二路输入开关,第一路输入开关活动连接在固定于柜体上的第一中间触头上,第一中间触头位于第二路输入开关的上方;以及设置于柜体内的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该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包括第三路输入开关和第四路输入开关,第三路输入开关活动连接在固定于柜体上的第二中间触头上, 第二中间触头位于第四路输入开关的上方;以及设置于柜体内的双电源切换输出装置,该双电源切换输出装置包括在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和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开关,以及高压电输出开关,切换开关与高压电输出开关通过固定于柜体上的第三中间触头连接,切换开关通过第一导线与第一中间触头电连接,切换开关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二中间触头电连接。采用了上述方案,将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的第一路输入开关和第二路输入开关均闭合,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的第三路输入开关和第四路输入开关均断开,第一路输入开关和第二路输入开关均向切换开关输出电压,高压电输出开关将从切换开关处获取的电压提供给负载使用。在这种状态下,即使第一路输入开关和第二路输入开关的其中一种开关出出故障,通过另一路开关仍可对负载进行供电。如果第一路输入开关和第二路输入开关均出现故障,则断开第一路输入开关和第二路输入开关,另行将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的第三路输入开关和第四路输入开关均闭合,由第三路输入开关和第四路输入开关向负载提供电源电压,负载仍可得电运行。因此,本技术对于双电源切换输出装置来说,有四个电源电压输入端,而双电源切换输出装置的高压电输出开关与第一引出端子以及第二引出端子共同形成了三个输出端。也正因采用这样的结构,使本技术的开关柜保障了供电的可靠性,并且由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供电,对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进行检修时,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的供电状况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并且,本技术的开关柜相对现有技术的开关柜来说,其结构更为简单合理,成本也更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从图1左侧观看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从图1右侧观看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为动触头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进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0为柜体,101为支撑板,102为接线端子,103为接线端子,104为出线端子,200为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201为第一中间触头,210为动触头驱动装置,211为转轴,212为绝缘拉杆,213为轴套本体,214为连接体,220为动触头,230为静触头装置,300 为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301为第二中间触头,400为双电源切换输出装置,401为第三中间触头,402为第一导线,403为第二导线,410为第一进线装置,411为连接板,412为绝缘体, 413为导电板,420为第二进线装置,430为动触头,440为动触头驱动装置,500为第一引出端子,600为第二引出端子。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四进三出开关柜,其主要由柜体100,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200,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300,双电源切换输出装置400以及第一引出端子500以及第二引出端子600组成,下面对每一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开关柜是用于三相电源的开关柜,以下的叙述不再对这方面进行说明)柜体100是一个中空的金属柜体,在柜体的内壁的中部焊接固定在三块支撑板 101,分别用于支撑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200、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300、双电源切换输出装置400上的零件。在柜体100的左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用于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200的接线端子102,上下两个接线端子102连接来自于同一路电源的电压,接线端子102通过铜排与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200电连接。在柜体100的右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用于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200的接线端子103,上下两个接线端子103连接来自于另一同一路电源的电压,接线端子103通过铜排与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300。这样,本技术的开关柜是接收来自于两路电源电压。在柜体100的中间的下部设有出线端子104,该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以供给负载使用。参照图1至图4,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200设置于柜体内部的左侧,该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200包括第一路输入开关和第二路输入开关,第一路输入开关活动连接在固定于柜体上的第一中间触头201上,第一路输入开关的动触头的铰接在第一中间触头201上,第一中间触头位于第二路输入开关的上方,第一中间触头201固定在柜体100内的支撑板101 上。第一路输入开关位于第二路输入开关的上方,第一路输入开关与第二路输入开关虽然获取的是同一路电源电压,但由于各自输出一路电源电压,因此,当其中一路输入开关发生故障时,另一路输入开关可以继续保持供电,对负载不产生影响。第一路输入开关和第二路输入开关的结构相同,在此,对第一路输入开关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一路输入开关包括动触头驱动装置210、动触头220以及用于连接电源进线的静触头装置230,动触头驱动装置201 与动触头220连接。所述动触头驱动装置包括转轴211、轴套以及绝缘拉杆212。转轴211 的纵截面呈矩形,轴套包括轴套本体213以及与轴套本体一体成型的连接体214。轴套本体 213为一体矩形套,其套在转轴上后与转轴形成周向固定,连接体214包括与轴套体体连接的圆柱体以及对称设置在该圆柱体周面上的三角形肋板,圆柱体的轴向长度小于轴套的轴向长度,这样,两个相邻之间的轴套的轴向限位通过轴套本体来完成,三角形肋板用于连接绝缘拉杆212。绝缘拉杆与轴套连接。绝缘拉杆212包括两个对称的拉板,两个拉板通过轴进行连接,拉板为弧形的拉板。动触头220与连接绝缘拉杆212的两个拉板的轴铰接,动触头相对绝缘拉杆可以发生转动,当转动到一定位置时,绝缘拉杆通过自自对动触头的限位作用使动触头与静触头进行合间或分间,通过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小动触头在动作时所所用的空间,使开关柜整体保持紧凑。静触头装置230包括用于焊接固定在柜体内壁上的连接板,绝缘体以及呈L型的静触头,绝缘体安装在连接板上,静触头固定在绝缘体上。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300设置于柜体内部的右侧,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四进三出开关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柜体内的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该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包括第一路输入开关和第二路输入开关,第一路输入开关活动连接在固定于柜体上的第一中间触头上,第一中间触头位于第二路输入开关的上方;以及设置于柜体内的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该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包括第三路输入开关和第四路输入开关,第三路输入开关活动连接在固定于柜体上的第二中间触头上,第二中间触头位于第四路输入开关的上方;以及设置于柜体内的双电源切换输出装置,该双电源切换输出装置包括在第一高压电输入装置和第二高压电输入装置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开关,以及高压电输出开关,切换开关与高压电输出开关通过固定于柜体上的第三中间触头连接,切换开关通过第一导线与第一中间触头电连接,切换开关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二中间触头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德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