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温热偶护套和管温热偶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96829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温热偶护套和管温热偶测温装置,所述管温热偶护套包括:热偶护套本体(1)、热偶探测孔(2)和固定螺丝孔(3);其中,所述热偶探测孔(2)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后端下部,所述固定螺丝孔(3)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上部且靠近所述热偶探测孔(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优点在于,该新型管温热偶护套及测温装置,可实现精确测温的效果。而且,此装置安装后,减少了设备故障停炉时间,节省锅炉的耗油量,节约燃料费,并且使热偶不容易损坏,热偶方便拆卸使着送检更加容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度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管温热偶护套和管温热偶测温装置
技术介绍
注汽锅炉在油田注汽生产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主要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中利用原油或者天然气对注汽锅炉炉膛内的炉管进行加热,达到将炉管内的水变成蒸汽的目的。如果燃烧温度低,注汽干度无法保证,而燃烧温度过高,就会使炉管温度过高,造成炉管爆裂的重大事故。因此,对炉管温度进行监测就非常重要。目前采取的对炉管温度监测的手段是使用管温热偶进行监测。管温热偶用来检测锅炉炉管温度的一次仪表元件,最初取点于炉膛内辐射段出口的炉管外壁上,热偶套管前端焊接在4平方厘米的钢片上,钢片焊在炉管壁上,在钢片周围焊有保护罩。保护罩在800°C的高温下,一般在2个月左右损坏掉,继而损坏管温热偶。在炉膛内焊接热偶也比较危险,通常得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同时管温热偶的定期送检也非常麻烦。现有技术中的测温装置就是将热偶前端直接焊接在一个4平方厘米的钢片上,钢片焊在炉管壁上,在钢片周围焊有保护罩。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1、测温不准;2、保护罩容易脱落;3、热偶容易损坏;4、焊接困难;5、送检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管温热偶护套及管温热偶测温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管温热偶存在的测温不准、保护罩容易脱落、热偶容易损坏、焊接困难、送检麻烦等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温热偶护套,所述管温热偶护套包括热偶护套本体(1)、热偶探测孔⑵和固定螺丝孔⑶;其中,所述热偶探测孔⑵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后端下部,所述固定螺丝孔(3)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后端上部且靠近所述热偶探测孔(2)。进一步地,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前端为尖角状,所述尖角状对应的角度为25 度至45度。进一步地,所述热偶探测孔(2)为带开槽圆柱孔。进一步地,所述带开槽圆柱孔的直径为6毫米。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管温热偶测温装置,所述管温热偶测温装置包括管温热偶护套和热偶,所述管温热偶护套包括热偶护套本体(1)、热偶探测孔(2)和固定螺丝孔(3);其中,所述热偶探测孔(2)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后端下部,所述固定螺丝孔(3)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后端上部且靠近所述热偶探测孔(2); 所述热偶插入至所述热偶探测孔(2)中。进一步地,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前端为尖角状,所述尖角状对应的角度为25度至45度。进一步地,所述热偶探测孔O)为带开槽圆柱孔。进一步地,所述带开槽圆柱孔的直径为6毫米。本技术有优点在于,该新型管温热偶护套及测温装置,可实现精确测温的效果。而且,此装置安装后,减少了设备故障停炉时间,节省锅炉的耗油量,节约燃料费,并且使热偶不容易损坏,热偶方便拆卸使着送检更加容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温热偶护套的侧视图和剖视图;图I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温热偶护套的俯视图和剖视图;图IC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温热偶护套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温热偶护套,其材料较佳地采用45#钢,由在炉膛内焊接改在了炉膛外焊接,并去掉了焊接钢片,且热偶可以随时拆卸,方便了热偶定期检测。图I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温热偶护套的侧视图和剖视图;图I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温热偶护套的俯视图和剖视图;图IC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温热偶护套的后视图。结合参阅图IA至图1C,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管温热偶护套包括热偶护套本体1、热偶探测孔2和固定螺丝孔3。其中,热偶护套本体1的前端加工成尖角型,其角度较佳地在25-45度之间,用以方便该热偶护套伸向炉膛保温层的缝隙中。热偶护套本体1 的后端下部的热偶探测孔2是一个带开槽圆柱孔,直径较佳地为6毫米,以便与热偶粗细相当,主要起安置并保护热偶的作用。该开槽是为了将热偶插入到槽中,然后才能测取温度。 该管温热偶护套的上部为固定螺丝孔3,用于安装例如一个M3*6的锁紧螺丝,目的是使热偶能够紧紧贴在炉管上,保证良好的传热效果。其中,该管温热偶护套上部与保温棉紧密结I=I O由于热偶与护套是两个部分,热偶是插入到护套中的,所以本技术实施例的热偶是可以随时拆卸。本技术有优点在于,该新型管温热偶护套,可实现精确测温的效果。而且,此装置安装后,减少了设备故障停炉时间,节省锅炉的耗油量,节约燃料费。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管温热偶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温热偶护套包括热偶护套本体(1)、热偶探测孔⑵和固定螺丝孔⑶;其中,所述热偶探测孔⑵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⑴的后端下部,所述固定螺丝孔(3)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后端上部且靠近所述热偶探测孔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温热偶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前端为尖角状,所述尖角状对应的角度为25度至4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温热偶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偶探测孔(2)为带开槽圆柱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温热偶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开槽圆柱孔的直径为6毫米。5.一种管温热偶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温热偶测温装置包括管温热偶护套和热偶,所述管温热偶护套包括热偶护套本体(1)、热偶探测孔(2)和固定螺丝孔(3);其中,所述热偶探测孔(2)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后端下部,所述固定螺丝孔(3)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后端上部且靠近所述热偶探测孔O);所述热偶插入至所述热偶探测孔O)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温热偶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前端为尖角状,所述尖角状对应的角度为25度至45度。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温热偶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偶探测孔⑵为带开槽圆柱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温热偶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开槽圆柱孔的直径为6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温热偶护套和管温热偶测温装置,所述管温热偶护套包括热偶护套本体(1)、热偶探测孔(2)和固定螺丝孔(3);其中,所述热偶探测孔(2)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后端下部,所述固定螺丝孔(3)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上部且靠近所述热偶探测孔(2)。本技术有优点在于,该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温热偶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温热偶护套包括:热偶护套本体(1)、热偶探测孔(2)和固定螺丝孔(3);其中,所述热偶探测孔(2)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后端下部,所述固定螺丝孔(3)设置于所述热偶护套本体(1)的后端上部且靠近所述热偶探测孔(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波尤洪军陈永恒吴华辛丽娟刘颖张冰王大玮崔宇孙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