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健生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0859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是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发病率高、治疗棘手的眼表疾病,临床以眼部奇痒为主要症状,严重者会引起严重视力下降。患者中3/4伴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眼外过敏性疾病史。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眼局部眼药治疗为主,多数治疗只缓解症状,且疗效时间短,病情易复发,临床难以根治。以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的“祛风、清热、止痒”基础上加用川椒少量,临床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本制剂配方组成有荆芥、防风、地肤子、蛇床子、川芎、知母、川椒,祛风、清热、止痒功效。采用煎药机煎煮方法,每次175毫升,每日二次,连续口服1周为一疗程。服用3-4个疗程,有效率在96%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是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变态反应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 AC)是一种常见而治疗棘手的变态反应性眼表疾病,可以发生于世界各地及所有种族,常呈季节性或常年性反复发病,儿童和青少年是易感人群,临床上以眼部奇痒、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畏光等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如特应性角结膜炎会引起严重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近年AC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增高,统计资料显示,AC发病者可占总人口的20%,在美国约有30%矿工和旷课是由季节性AC引起。患者中3/4有眼外过敏性疾病史,如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2/3的患者有过敏性家族史。AC不仅造成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给个人及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据报告,在美国在1996年花费在AC的药物费用是15. 8亿美元,在过去的十年,医药费用极大增力口,超过2亿美元,这些费用预测每年大约增加25%。在英国一个研究显示花费在过敏性结膜炎的雇员每人每年共124英镑,并且存在极大的失业可能。目前,对AC的治疗主要以局部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强调在早期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引起过敏的炎性介质的释放,但多数治疗只是缓解却不能消除免疫反应引起的症状, 并且持续时间短,治疗停止后病情易复发,临床难以根治。因此,从祖国传统医学中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迫切需要的重要问题。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在现代医学认为是I型超敏反应,中医学的观点认为,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属于中医眼科的“目痒”范畴,因该病不仅表现为眼局部的症状,而且常伴有鼻炎、哮喘等全身症状,因而治疗需整体考虑,能突出这一特色的正是中医中药,即以整体观念,强调AC的治疗不能只局限于眼部,尤应加强从整体治疗。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是由外感风热时邪,或湿热上犯所致,传统的治法是“祛风、清热、止痒”,治疗效果不很满意,本专利技术是在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在“祛风、清热、止痒”加用川椒少量,形成临床治疗目痒(AC)的特色经验方—川椒方,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每到春夏,我院就诊患者明显增多,约占门诊量的20%,我们以川椒方治疗AC取得良好疗效,观察到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眼痒、目艮红等不适症状,而且对其并发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症状均有迅速、显著的改善。本专利技术的宗旨是针对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发病率高,易复发,临床难以根治,除眼部奇痒难忍,还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眼外过敏性表现,因而进行整体辩证;另一方面,在祛风、清热、止痒基础上,佐以温热药川椒之后,疗效显著,是以“热病热用”,突破了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实现上述宗旨,因而本专利技术专门研制了一种中药制剂,其配方组成是荆芥,防风,牛蒡子,地肤子,蛇床子,川椒,川芎,知母。本药剂可祛风止痒,明显改善患者过敏性结膜的症状。方中荆芥、防风、牛蒡子祛风止痒,祛邪外出为君药;地肤子辛苦寒,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蛇床子辛苦温,祛风燥湿,杀虫止痒,为臣药;知母清热降火,清中有润,祛风清热而不伤阴;川芎味辛性阳,上行头目, 为血中气药,祛风,治目赤肿;川椒,辛散性热,止痒、引火下达,眼病多用寒凉药,稍加一味热药,寒热并用可防止阴阳格拒,后三味为佐使药。临床药理实验表明荆芥、防风、地肤子、蛇床子、川芎均对过敏性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抑制炎性组织中组织胺和5-羟色胺。 川椒可抑制I型变态反应神速之效,显著降低哮喘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细胞、平喘作用。 专利技术人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基础,采用中药组成本制剂水煎后口服,每日一剂。其每一剂原料药物各组分的含量(重量)范围为荆芥5-10克,防风5-10克,牛蒡子6-12g, 地肤子6-15克,蛇床子3-10克,川芎3-10克,知母6-12克,川椒1-10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于各药物组分在所述含量范围内进行酌情调整。本专利技术制剂中各药物组分的优选配比为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6克,地肤子 6克,蛇床子6克,川芎6克,知母6克,川椒2克。另外,本专利技术制剂各药物组分的配比还优选为荆芥9克,防风9克,牛蒡子9克, 地肤子9克,蛇床子9克,川芎9克,知母9克,川椒3克。本药剂的制备方法1.取上述含量范围内的按比例药物七剂。2.用清洁冷水浸泡 30分钟。3.放入煎药机中,加入2500毫升浸泡水,煎煮30分钟,机械挤压出药汁。4.分装 14个密封塑料袋中,每袋175毫升。本中药制剂药用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制备工艺简单,是理想的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可供临床广泛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毒性实验研究如下一.急性毒性试验1.半数致死试验选择健康的20只小白鼠(雌雄各半),体重18克一22克,取本制剂以30ml/kg给小鼠灌胃,一次喂入。给药后观察14天,未发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方面的变异, 小鼠活动如常,无一例死亡。2.最大耐受量测定取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18克一22克,按8克/千克体重,小鼠灌胃,一次喂入,连续观察14天,20只小白鼠健康。试验用药量相当于临床用药的40倍。二、长期毒性试验选择健康的20只大白鼠(雌雄各半),体重250克一400克,按1克/千克体重, 用本制剂灌胃,每日给药一次,连续给药90天,未观测到毒、副反应,大鼠在进食、活动、毛色及体重等各方面均正常。给20名年龄在7-60岁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服用本制剂,每次175毫升,每日二次,连续口服3周,临床效果良好,有效率在96 %以上。其中一典型案例为顾某某,女,52岁,诉双眼红赤、肿胀、奇痒难忍2月,在多家医院就诊,点多种眼药及口服药物,未见好转,服用此优选配比组方制成的制剂,每次175毫升,每日二次,连续口服7天,症状明显好转,眼睑红肿减轻,痒势大减,再服7剂,已无痒感, 再服14剂巩固疗效。权利要求1 一种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含有按如下配比制成的中药组分荆芥5-10克,防风 5-10克,牛蒡子6-12克,地肤子6-15克,蛇床子3-10克,川芎3-10克,知母6_12克,川椒 1-10 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各中药组分的配比为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6克,地肤子6克,蛇床子6克,川芎6克,知母6克,川椒2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各中药组分的配比为荆芥9克,防风9克,牛蒡子9克,地肤子9克,蛇床子9克,川芎9克,知母9克,川椒3克。5.权利要求2-4任何一项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相应配比的各组份药物七剂;(2)用清洁冷水浸泡30分钟;(3)放入煎药机中,加入2500毫升浸泡水,煎煮40分钟,机械挤压出药汁;(4)分装14个密封塑料袋中,每袋175毫升。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是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发病率高、治疗棘手的眼表疾病,临床以眼部奇痒为主要症状,严重者会引起严重视力下降。患者中3/4伴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眼外过敏性疾病史。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眼局部眼药治疗为主,多数治疗只缓解症状,且疗效时间短,病情易复发,临床难以根治。以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的“祛风、清热、止痒”基础上加用川椒少量,临床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本制剂配方组成有荆芥、防风、地肤子、蛇床子、川芎、知母、川椒,祛风、清热、止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健生
申请(专利权)人:高健生宋剑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