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69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反洗方便,产品滤液用量少,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膜过滤装置,具有膜过滤器(3),其一端设有滤过液出口(4),其另一端设有排放口(2),其一侧设有料液进口(10),料液进口(10)所连输液管道上设有进料液泵(11),滤过液出口(4)所连输液管道上设有滤过液切断阀(6),排放口(2)所连输液管道上设有排放阀(1),在膜过滤器(3)和滤过液切断阀(6)之间的滤过液流经通道上连有气囊筒5其内设置有气囊9,设有压力开关(8)与膜过滤器(3)和滤过液切断阀(6)之间的滤过液流经通道相连,设有程序控制器(7)与进料液泵(11)、压力开关(8)、排放阀(1)和滤过液切断阀(6)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水或液体的净化处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所用的可间歇性反洗的一种膜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膜分离技术做各种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使水处理系统成为一种全膜法处理系统,一直是膜法水处理行业关注并不断研究的重要目标。由于膜法预处理技术需处理的原水水质复杂,水中存在各种杂质、颗粒、胶体及有机物,它们通过膜面后很快会造成膜的污染和堵塞,在缺乏较好的膜性能恢复技术以前,很难进入商业应用。连续超微滤,也称死端过滤,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膜应用技术,主要用于各种水的预处理,如海水的预处理,河水的预处理,废水处理工厂二级处理后的废水和微污染水的处理,它采用强度较高的膜材料以及利于反洗的滤器结构,原水进入滤器后,经过超滤膜或微滤膜的过滤,理论上大于膜孔径的颗粒或胶体都被膜表面阻挡,透过膜的水中理论上仅含有小于膜孔径的颗粒或胶体,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膜面上不可避免的产生污染,胶体、颗粒及有机物都会沉积在膜表面和膜孔中,使膜透过水量下降,阻力上升。连续超微滤技术包括膜的反洗工艺,通过定时频繁的反洗,及时除去污染膜表面和膜孔中的颗粒、胶体及有机物,恢复膜的过滤性能,常规的工艺是采用一台反冲泵,定时用膜滤器产水对膜滤器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膜过滤装置,具有膜过滤器(3),其一端设有滤过液出口(4),其另一端设有排放口(2),其一侧设有料液进口(10),料液进口(10)所连输液管道上设有进料液泵(11),滤过液出口(4)所连输液管道上设有滤过液切断阀(6),排放口(2)所连输液管道上设有排放阀(1),其特征是在膜过滤器(3)和滤过液切断阀(6)之间的滤过液流经通道上设有水-气互压共存体,设有程序控制器(7)与进料液泵(11)、排放阀(1)和滤过液切断阀(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雄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