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判别螺旋藻品系能否应用于大规模养殖生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84427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螺旋藻开发应用的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判别螺旋藻品系能否应用于大规模养殖生产的方法。该方法是对被鉴定螺旋藻品系的ftsZ基因进行测序,并与已知钝顶螺旋藻品系一起进行基于ftsZ基因序列的差异位点数分析及系统发生树构建;如果被鉴别螺旋藻品系与已知钝顶螺旋藻品系的ftsZ基因序列聚成一类,表示被鉴定螺旋藻品系生产性状优良能够应用于大规模养殖生产。应用ftsZ基因序列鉴别螺旋藻品系生产性状优劣的新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不仅简单快速、标准明确,而且成本低,并适合大规模、高通量筛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螺旋藻开发应用的技术,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光合放氧、呈规则螺旋形的原核丝状微藻,系蓝藻门 (Cyanophyta)g (Oscillatoriales) >(Oscillatoriaceae)白勺一 fM ,因其富含优质蛋白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而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目前已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庞大的螺旋藻产业,并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保健、饲料、精细化工等领域。该属中的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是国内外在商业化养殖生产与开发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值得指出的是,众多的实验研究与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钝顶螺旋藻种下有许多品系,它们对温度、光质、光照强度,以及培养液的盐度、PH和营养成分等环境因子的要求与适应性存有显著差异。目前国内外几乎都采用开放或半封闭、跑道型循环式培养池这一较粗放的养殖生产模式,许多环境因子,特别是温度和光照强度,难以人为调控,有些钝顶螺旋藻品系在实验室或生产小试中虽然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但进入生产池后,因难以适应环境因子的较大变化而无法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因此,选育品性兼优的品系一直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判别螺旋藻品系能否应用于大规模养殖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对被鉴定螺旋藻品系的ftsZ基因进行测序,并与已知钝顶螺旋藻品系Sp-4、Sp-12、Sp-17、Sp-18、Sp-37一起进行基于ftsZ基因序列的差异位点数分析及系统发生树构建;如果被鉴别螺旋藻品系与Sp-4、Sp-12和Sp-17的ftsZ基因序列聚成一类,表示被鉴定螺旋藻品系生产性状优良能够应用于大规模养殖生产;如果被鉴别螺旋藻品系与Sp-18、Sp-37的ftsZ基因序列聚成一类,则表示被鉴定螺旋藻品系适应能力差不能应用于大规模养殖生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平董丹丹邵斌蓝瑾瑾王景梅刘新颖于金鑫吕蓓芬陈子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