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黄喉症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8410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芩黄喉症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领域。一种芩黄喉症胶囊的制备方法,取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黄连、黄芩浸膏以及栀子、郁金、大黄浸膏用100目筛网进粉碎过筛,然后进行称量调配,人工牛黄、冰片、淀粉、滑石粉直接进行称量调配,称量调配后的黄连,黄芩浸膏,栀子、郁金、大黄浸膏、淀粉、滑石粉,分别铺在烘盘上,用热风循环烘箱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人工牛黄、黄芩浸膏粉、淀粉、滑石粉、冰片细粉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合20分钟后,再加入黄连及栀子、郁金、大黄浸膏粉,混合20分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个制备过程最多需要不到7个小时,大大缩短了常规工艺的加工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药品

技术介绍
芩黄喉症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热度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咽部异物感,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喉炎、扁桃体炎、发热咳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急性病症。它是由黄连、人工牛黄、冰片、黄芩浸膏、 桅子、郁金、大黄浸膏等药物制备而成。由于其效果显著,价格适中,而被广大患者所认可。 目前市场上有多家医药企业生产此药,但现有的芩黄喉症胶囊在工厂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存在加工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其中现有制备工艺称量调配需要2个小时,制粒需要4-6小时,通常该品种不制粒填充时装量差异项目难以控制,故厂家通常进行制粒,制粒后需要进行干燥,干燥需要8-9小时、总混需要2小时。制备的整个过程至少需要16个小时,效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目的是为了缩短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芩黄喉症胶囊,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黄连粉238份,人工牛黄23. 8份,冰片23. 8份,黄芩浸膏17. 5份,桅子、郁金、大黄浸膏85. 8份,淀粉5. 54份, 滑石粉5. 54份。一种所述芩黄喉症胶囊的制备方法,取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黄连、黄芩浸膏以及桅子、郁金、大黄浸膏用100目筛网进粉碎过筛,然后进行称量调配,人工牛黄、冰片、淀粉、 滑石粉直接进行称量调配,将称量调配后的黄连,黄芩浸膏,桅子、郁金、大黄浸膏、淀粉、滑石粉,分别铺在烘盘上,用热风循环烘箱进行干燥,每盘物料厚度不得超过2cm,干燥温度控制在60 70°C,干燥时间在3 4小时左右,当检测水分<8%时,干燥结束,将干燥后的人工牛黄、黄芩浸膏粉、淀粉、滑石粉、冰片细粉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合20分钟后,再加入黄连及桅子、郁金、大黄浸膏粉,混合20分钟,使物料混合均勻一致,将混合好的物料装入洁净的容器内,然后装入胶囊,得到芩黄喉症胶囊。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称量调配时间为2小时,无需制粒,干燥时间为3 4小时,总混时间为40分钟,整个制备过程最多需要不到7个小时,因对原料的粒度及水份进行了有效控制,改善了产品流动性,使产品的装量差异项目符合规定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常规工艺的加工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芩黄喉症胶囊全部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下述的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百分含量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百分含量。实施例1:一种芩黄喉症胶囊,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黄连粉238份,人工牛黄 23. 8份,冰片23. 8份,黄芩浸膏17. 5份,桅子、郁金、大黄浸膏85. 8份,淀粉5. 54份,滑石粉5. 54份。一种所述芩黄喉症胶囊的制备方法,取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黄连、黄芩浸膏以及桅子、郁金、大黄浸膏用100目筛网进粉碎过筛,然后进行称量调配,人工牛黄、冰片、淀粉、 滑石粉直接进行称量调配,将称量调配后的黄连,黄芩浸膏,桅子、郁金、大黄浸膏、淀粉、滑石粉,分别铺在烘盘上,用热风循环烘箱进行干燥,每盘物料厚度不得超过2cm,干燥温度控制在60 70°C,干燥时间在3 4小时左右,当检测水分<8%时,干燥结束,将干燥后的人工牛黄、黄芩浸膏粉、淀粉、滑石粉、冰片细粉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合20分钟后,再加入黄连及桅子、郁金、大黄浸膏粉,混合20分钟,使物料混合均勻一致,将混合好的物料装入洁净的容器内,然后装入胶囊,得到芩黄喉症胶囊。下面结合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取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的样品三个批次的产品进行装量差异项目检测,检测方法如下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不得损失囊壳),硬胶囊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用具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与平均装量。每粒的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限度为士7. 5%)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 1粒超出限度1倍。标准装量:0. 4g(装量差异范围0. 37 0. 43g)权利要求1.一种芩黄喉症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黄连粉 238份,人工牛黄23. 8份,冰片23. 8份,黄芩浸膏17. 5份,桅子、郁金、大黄浸膏85. 8份,淀粉5. M份,滑石粉5. M份。2.—种权利要求1所述芩黄喉症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黄连、黄芩浸膏以及桅子、郁金、大黄浸膏用100目筛网进粉碎过筛,然后进行称量调配, 人工牛黄、冰片、淀粉、滑石粉直接进行称量调配,将称量调配后的黄连,黄芩浸膏,桅子、郁金、大黄浸膏、淀粉、滑石粉,分别铺在烘盘上,用热风循环烘箱进行干燥,每盘物料厚度不得超过2cm,干燥温度控制在60 70°C,干燥时间在3 4小时左右,当检测水分<8%时,干燥结束,将干燥后的人工牛黄、黄芩浸膏粉、淀粉、滑石粉、冰片细粉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合20分钟后,再加入黄连及桅子、郁金、大黄浸膏粉,混合20分钟,使物料混合均勻一致, 将混合好的物料装入洁净的容器内,然后装入胶囊,得到芩黄喉症胶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属于药品
一种芩黄喉症胶囊的制备方法,取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黄连、黄芩浸膏以及栀子、郁金、大黄浸膏用100目筛网进粉碎过筛,然后进行称量调配,人工牛黄、冰片、淀粉、滑石粉直接进行称量调配,称量调配后的黄连,黄芩浸膏,栀子、郁金、大黄浸膏、淀粉、滑石粉,分别铺在烘盘上,用热风循环烘箱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人工牛黄、黄芩浸膏粉、淀粉、滑石粉、冰片细粉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合20分钟后,再加入黄连及栀子、郁金、大黄浸膏粉,混合20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整个制备过程最多需要不到7个小时,大大缩短了常规工艺的加工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A61P11/14GK102327556SQ201110280580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刘巍巍, 吴红艳, 张颖, 李迅 申请人:沈阳格林制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芩黄喉症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黄连粉238份,人工牛黄23.8份,冰片23.8份,黄芩浸膏17.5份,栀子、郁金、大黄浸膏85.8份,淀粉5.54份,滑石粉5.5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迅吴红艳刘巍巍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格林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