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方法及专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79801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方法及专用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净水微生物无需接种,生物滤池内的净水微生物通过回流手段不断得到繁殖与更新,将水中游离的各种净水微生物回流到前端来起到净水微生物接种的作用,保持和增强了生物滤池生物净化的能力,从而达到了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的目的,主要应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生物净化系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实现所述方法的一种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初始进水调试阶段和日常的运行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净水微生物的培养和驯化,然后是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善,都会导致微生物生长不良,净水作用失效。由于在循环水养殖水处理中前后都设有消毒灭菌装置,需要靠接种净水微生物的方法来维护系统的活力,保持系统内净水微生物的浓度,这就对系统的日常管理和操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方法及专用装置,第一、通过回流解决养殖循环水生物滤池中净水微生物自我繁殖的问题;第二、通过调节回流量平衡养殖循环水生物滤池中净水微生物含量的问题;第三、通过设置多个回流点均衡养殖循环水生物滤池中各类净水微生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缓冲调节池中的养殖循环水通过循环泵进入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的前级生物滤池进行生物过滤;在前级生物滤池的出水口分流一部分循环水至缓冲调节池进行再循环,用以回流是游离在水中的腐生菌类;由前级生物滤池流出的另一部分水进入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的后级生物滤池进行后级生物过滤;在后级生物滤池的出水口分流一部分水至缓冲调节池进行再循环,用以回流游离在水中的硝化菌类;后级生物滤池的出水口流出的另一部分水流入养殖池;从养殖池流出的水全部进入缓冲调节池;根据不同的养殖工艺和循环水工况,控制从前级生物滤池的出水口分流直接进入缓冲调节池的中段回流水量占循环水总量的比例,以及从后前级生物滤池的出水口分流直接进入缓冲调节池的末端回流水量占循环水总量的比例。一种实现所述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方法的专用装置,它包括养殖池,养殖池的出水端通过回水管连接有缓冲调节池,缓冲调节池的出水端连接有循环泵, 其特征在于循环泵通过供水管连接有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的前级生物滤池; 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在前级生物滤池出水端且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的后级生物滤池的出水端安装有出水管,该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养殖池上方;还包括出水端位于缓冲调节池上方的回流总管,回流总管的进水端通过末端回流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回流总管的进水端还通过中段回流管与所述前级生物滤池的出水端连接。中段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阀;末端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阀。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运行过程中净水微生物无需接种,生物滤池内的净水微生物通过回流手段不断繁殖与更新,将水中游离的各种净水微生物回流到前端,起到净水微生物接种的作用,保持和增强了生物滤池生物净化的能力,从而达到了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的目的,已经成功应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生物净化系统中。另外,本专利技术增强了循环水系统净水微生物繁殖和挂膜速度,能够显著提高生物滤池微生物的密度,增加生物滤料上菌膜的厚度,加快了菌膜形成的速度,改善了系统出水水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也是本专利技术专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循环泵4的进水端连接缓冲调节池3,缓冲调节池3的进水端通过回水管2连接有养殖池1。养殖循环水通过循环泵4和供水管5进入前级生物滤池6进行生物过滤,该前级生物滤池6内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7。在前级生物滤池6的出水口设一中段回流管8,分流一部分循环水至缓冲调节池 3,通过循环泵4进行再循环,这一部分主要回流的是游离在水中的腐生菌类。安装有第一流量阀9的中段回流管8的出水端连接回流总管14的进水端。回流总管14的出水端位于缓冲调节池3的上方。由前级生物滤池6流出的另一部分水进入后级生物滤池10进行后级生物过滤,该后级生物滤池10内也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7。在后级生物滤池10的出水口设一出水管11,出水管11排出的一部分水流入养殖池1,另一部分水经末端回流管12分流至缓冲调节池3,并通过循环泵4进行再循环。后级生物滤池主要回流的是游离在水中的硝化菌类。安装有第二流量阀13的末端回流管12的出水端连接回流总管14的进水端。两个流量阀的作用是调节不同的回流流量来适应不同的养殖工艺和循环水工况。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循环水养殖半滑舌鳎系统的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系统, 设在第二级生物滤池和末端脱气生物滤池的出口处,回流水量控制均采用插管式,回流水量设计为30 50m3/h可调,养殖循环水流量为每小时320m3/h,循环水处理系统的最大生物承载量为18000kg。该系统中,通过调节第一流量阀9和第二流量阀13,控制循环水总量 15% 20%的水经中段回流管8分流到缓冲调节池3,循环水总量70%的水排入养殖池1,循环水总量10% 15%的水经末端回流管12分流到缓冲调节池3。这一分流比例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仍如图1,本专利技术专用装置的结构是它包括养殖池1,养殖池1的出水端通过回水管2连接有缓冲调节池3,缓冲调节池3的出水端连接有循环泵4。循环泵4通过供水管5连接有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7 的前级生物滤池6。后级生物滤池10的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在前级生物滤池6的出水端, 后级生物滤池10内也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7,后级生物滤池10的出水端安装有出水管11,该出水管11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养殖池1上方。还包括出水端位于缓冲调节池3上方的回流总管14,回流总管14的进水端通过末端回流管12与所述出水管11连接,回流总管14的进水端还通过中段回流管8与所述前级生物滤池6的出水端连接。中段回流管8上设置有第一流量阀9。末端回流 管12上设置有第二流量阀13。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缓冲调节池(3) 中的养殖循环水通过循环泵(4)进入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7)的前级生物滤池 (6)进行生物过滤;在前级生物滤池(6)的出水口分流一部分循环水至缓冲调节池(3)进行再循环,用以回流是游离在水中的腐生菌类;由前级生物滤池(6)流出的另一部分水进入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7)的后级生物滤池(10)进行后级生物过滤;在后级生物滤池(10)的出水口分流一部分水至缓冲调节池(3)进行再循环,用以回流游离在水中的硝化菌类;后级生物滤池(10)的出水口流出的另一部分水流入养殖池(1);从养殖池(1)流出的水全部进入缓冲调节池(3);根据不同的养殖工艺和循环水工况,控制从前级生物滤池 (6)的出水口分流直接进入缓冲调节池(3)的中段回流水量占循环水总量的比例,以及从后前级生物滤池(10)的出水口分流直接进入缓冲调节池(3)的末端回流水量占循环水总量的比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段回流水量占循环水总量的重量比例为15% 20%,末端回流水量占循环水总量的总量比例为10% 15%。3.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方法的专用装置,它包括养殖池(1),养殖池(1)的出水端通过回水管(2)连接有缓冲调节池(3),缓冲调节池(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自维护免接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缓冲调节池(3)中的养殖循环水通过循环泵(4)进入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7)的前级生物滤池(6)进行生物过滤;在前级生物滤池(6)的出水口分流一部分循环水至缓冲调节池(3)进行再循环,用以回流是游离在水中的腐生菌类;由前级生物滤池(6)流出的另一部分水进入设有用于附着净水微生物的填料(7)的后级生物滤池(10)进行后级生物过滤;在后级生物滤池(10)的出水口分流一部分水至缓冲调节池(3)进行再循环,用以回流游离在水中的硝化菌类;后级生物滤池(10)的出水口流出的另一部分水流入养殖池(1);从养殖池(1)流出的水全部进入缓冲调节池(3);根据不同的养殖工艺和循环水工况,控制从前级生物滤池(6)的出水口分流直接进入缓冲调节池(3)的中段回流水量占循环水总量的比例,以及从后前级生物滤池(10)的出水口分流直接进入缓冲调节池(3)的末端回流水量占循环水总量的比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介明李波王秉心杨景峰李文升庞尊方贾祥龙王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