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折臂遮阳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4384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外的遮阳工具,尤其是一种独立放置在户外,用于防止太阳直射,且兼具遮风、挡雨、防沙尘等功能的户外用双面折臂遮阳篷。针对户外遮阳篷只能单面遮阳、整体结构不稳定、固定不够牢靠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双面同时收折、伸缩,结构稳定,便于户外安放的折臂式遮阳篷。其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折臂遮阳篷,包括遮阳布、用于伸缩遮阳布的辊筒,以及用于支撑辊筒和遮阳布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立柱支撑的横杆上方设置有双槽辊筒,该双槽辊筒的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遮阳布,所述若干立柱的前方和后方设置有垂布杆,所述垂布筒与横杆之间连接有若干折臂,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的遮阳工具,尤其是一种独立放置在户外,用于防止太阳直射,且兼具遮风、挡雨、防沙尘等功能的户外用双面折臂遮阳篷
技术介绍
户外遮阳篷的产品种类繁多,例如与建筑物体相连接的单面遮阳篷(或遮雨篷), 通常为安装与建筑物的门窗上方的遮阳篷(或遮雨篷);独立放置在户外空地上的遮阳篷, 通常为可以收折,或者便于拆装的遮阳篷,为保证户外独立放置的遮阳篷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牢靠、稳定安全,一般情况下需要将支撑的立柱插入地面上的凹槽内,或者将立柱紧固在其他的物体上以为保持平衡。目前,市面上的独立遮阳篷多为单面,原因在于现有的具有收折功能的辊筒无法满足双面同时收折、伸展遮阳布的要求,若要形成双面的结构,只能通过增加辊筒数量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户外遮阳篷只能单面收折、固定遮阳篷的立柱的过程繁琐、遮阳篷整体结构不稳定的缺点,专利技术了一种双面结构的、自带固定底座的折臂式遮阳篷,该遮阳篷可双面同时收折、伸缩,结构稳定,便于安放。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双面折臂遮阳篷,包括遮阳布、用于伸缩遮阳布的辊筒,以及用于支撑辊筒和遮阳布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立柱支撑的横杆上方设置有双槽辊筒,该双槽辊筒的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遮阳布,所述若干立柱的前方和后方设置有垂布杆,所述垂布筒与横杆之间连接有若干折臂,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作为优选,所述折臂由一段前支臂、一段后支臂活动连接构成,且每一根水平横向设置的垂布杆与横杆之间连接有两根折臂。作为优选,所述横杆上靠近两端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水平且垂直于横杆的臂座,臂座的前后两端活动连接折臂的前支臂,折臂的后折臂则连接在所述垂布杆的两端。作为优选,所述横杆固定在两根立柱竖直的顶端,横杆的两端设置有竖直的辊筒支架,双槽辊筒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横杆两端的辊筒支架上。作为优选,所述的双槽辊筒的侧壁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两道沿轴向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穿布管;所述前后两块遮阳布的一边分别卷在两根穿布管上,遮阳布的另一对边则分别对应的连接在前后两根垂布杆上。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下端的底座为十字型底座,且底座中间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立柱套接在定位杆上,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双槽辊筒的一端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的底面设置有铰环,所述铰环上挂有一竖直的手摇杆。3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为双面结构,相对于单面结构的遮阳篷,双面结构的遮阳篷所遮挡的范围增加,且结构对称,增加稳定性。本技术的立柱带有底座,遮阳篷自身即可保持直立不倒,不需要利用外部物体来维持遮阳篷整体的平衡稳定,简化安置过程,使用更方便,更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遮阳布完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遮阳布部分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遮阳布;2、双槽滚筒;10、臂座;11、立柱;12、横杆;13、垂布杆; 14、折臂;15、前支臂;16、后支臂;17、臂座;18、底座;19、手摇杆;20、铰环;21、辊筒支架; 22、凹槽;23、穿布管;24、齿轮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图1中所示的双面折臂遮阳篷,一横杆12固定在两根竖直立柱11的顶端,横杆12的两端固定两个竖直的辊筒支架21,水平横向的双槽辊筒2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的两个辊筒支架21上,所述双槽辊筒2的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遮阳布1。所述两根立柱的前方和后方水平横向设置有垂布杆13,每一根垂布杆13与横杆 12之间连接有两根折臂14,每根折臂由一段前支臂15、一段后支臂16铰接构成;其中,折臂14的前支臂15活动连接在水平纵向设置在横杆12两端部的臂座10上,后支臂16则对应连接在前后两根垂布杆13上。所述折臂的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十字型底座18,底座18中间设置有定位杆17,将立柱U套在定位杆17上,然后将螺栓穿过定为杆和立柱上的定位孔,并用螺母旋紧固定。如图2、3所示,双槽辊筒2的侧壁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两道沿轴向的凹槽22,凹槽 22内设置有穿布管23,所述前后两块遮阳布1的一边分别卷在两根穿布管23上,遮阳布的另一对边则分别对应的连接在位于立柱前后方的两根垂布杆13上,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双槽辊筒2的一端设置有齿轮箱M,齿轮箱的底面设置有铰环20,铰环上挂有一竖直的手摇杆19 ;手摇杆19上端的钩子勾住铰环20,当手摇杆19转动时,齿轮箱M里的蜗杆、蜗转发生运动,从而带动双槽辊筒2发生转动,实现遮阳布1的收折和伸展。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面折臂遮阳篷,包括遮阳布(1)、用于伸缩遮阳布的辊筒,以及用于支撑辊筒和遮阳布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立柱(11)支撑的横杆(12)上方设置有双槽辊筒 (2),该双槽辊筒的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遮阳布,所述若干立柱的前方和后方设置有垂布杆 (13),所述垂布筒与横杆之间连接有若干折臂(14),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折臂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臂由一段前支臂(15)、 一段后支臂(16)活动连接构成,且每一根水平横向设置的垂布杆与横杆之间连接有两根折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折臂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靠近两端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水平且垂直于横杆的臂座(17),臂座的前后两端活动连接折臂的前支臂,折臂的后折臂则连接在所述垂布杆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折臂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固定在两根立柱竖直的顶端,横杆的两端设置有竖直的辊筒支架(21),双槽辊筒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横杆两端的辊筒支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双面折臂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槽辊筒的侧壁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两道沿轴向的凹槽(22),凹槽内设置有穿布管(23);所述前后两块遮阳布的一边分别卷在两根穿布管上,遮阳布的另一对边则分别对应的连接在前后两根垂布杆上。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双面折臂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下端的底座为十字型底座,且底座中间设置有定位杆(10),所述立柱套接在定位杆上,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折臂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槽辊筒的一端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的底面设置有铰环(20),所述铰环上挂有一竖直的手摇杆(1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的遮阳工具,尤其是一种独立放置在户外,用于防止太阳直射,且兼具遮风、挡雨、防沙尘等功能的户外用双面折臂遮阳篷。针对户外遮阳篷只能单面遮阳、整体结构不稳定、固定不够牢靠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双面同时收折、伸缩,结构稳定,便于户外安放的折臂式遮阳篷。其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折臂遮阳篷,包括遮阳布、用于伸缩遮阳布的辊筒,以及用于支撑辊筒和遮阳布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立柱支撑的横杆上方设置有双槽辊筒,该双槽辊筒的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遮阳布,所述若干立柱的前方和后方设置有垂布杆,所述垂布筒与横杆之间连接有若干折臂,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文档编号E04H15/00GK202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折臂遮阳篷,包括遮阳布(1)、用于伸缩遮阳布的辊筒,以及用于支撑辊筒和遮阳布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立柱(11)支撑的横杆(12)上方设置有双槽辊筒(2),该双槽辊筒的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遮阳布,所述若干立柱的前方和后方设置有垂布杆(13),所述垂布筒与横杆之间连接有若干折臂(14),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挺郑隆来胡顺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