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座椅调角器组装的扭动回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7296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椅背架与椅座架角度可调的座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座椅调角器组装的扭动回复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板、扭动杠杆、工作轴、限位凹块,工作轴为水平,工作轴由工作轴套包裹,扭动杠杆连接在工作轴上,限位凹块位于扭动杠杆的旁边,其特征是:该装置还包括回复弹簧、弹簧凸块、轴套块;轴套块位于工作轴套上;回复弹簧位于工作轴上,一端与轴套块连接,回复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凸块连接,弹簧凸块位于工作轴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回复弹簧,利用弹簧压缩时具有的回复力自动实现工作轴、部件、扭动杠杆平移至初始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椅背架与椅座架角度可调的座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座椅调角器组装的扭动回复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的汽车座椅都有自由调整椅背的功能,当人们按下座椅调角器的手柄并对椅背施加一定的外力时,椅背便会向后倾斜以达到人们需求的椅背角度;而当人们需要将椅背调回初始的状态时,只需再次按下座椅调角器的手柄并保持椅背呈自然受力的状态, 椅背便会回复。座椅调角器一般由椅背联接板、椅座联接板、核心件、手轮或调节手柄等组成,核心件分别与椅背联接板和椅座联接板连接。实际应用中,需要向核心件嵌入必要部件,通过固定在工作轴的扭动杠杆的转动可以实现工作轴的转动,将扭动杠杆卡在限位凹块处可以实现工作轴的平移,而工作轴的末端与必要部件连接,通过实现一次转动和一次平移必要部件嵌入核心件中并锁死;松开扭动杠杆后,部件从核心件中释放出来,部件旋转后具有的扭力使部件和工作轴反方向旋转至初始角度,这种技术方案存在一种问题不能实现工作轴、部件、扭动杠杆自动平移至初始位置,需要再次转动扭动杠杆至初始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座椅调角器组装的扭动回复装置,在部件嵌入核心件并松开扭动杠杆后,该装置能自动实现工作轴、部件、扭动杠杆平移至初始位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座椅调角器组装的扭动回复装置,包括支撑板、扭动杠杆、工作轴、限位凹块,工作轴为水平,工作轴由工作轴套包裹,扭动杠杆连接在工作轴上,限位凹块位于扭动杠杆的旁边,其特征是该装置还包括回复弹簧、弹簧凸块、轴套块;轴套块位于工作轴套上;回复弹簧位于工作轴上,一端与轴套块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凸块连接,弹簧凸块位于工作轴的一端。轴套块位于工作轴套上,工作轴由工作轴套包裹,当工作轴转动或移动时,工作轴套不动,轴套块亦不动。转动扭动杠杆,带动工作轴一起旋转;再旋转扭动杠杆,将其卡至限位凹块处,工作轴平移,工作轴上的弹簧凸块亦平移,由于弹簧的另一端是固定的,回复弹簧呈压缩状态;工作轴的另一端与部件连接,通过实现一次转动和一次平移, 部件嵌入核心件中并锁死;在部件嵌入核心件后,松开扭动杠杆,部件脱离核心件,部件扭力使部件和工作轴反方向旋转至初始角度,而本装置中压缩的回复弹簧具有回复力,推动工作轴平移至初始位置,同时部件、扭动杠杆也回到初始位置。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回复弹簧,利用弹簧压缩时具有的回复力自动实现工作轴、部件、扭动杠杆平移至初始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扭动杠杆,2弹簧凸块,3轴套块,4支撑板,5工作轴,6回复弹簧,7限位凹块。具体实施例方式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其中,1扭动杠杆,2弹簧凸块,3轴套块,4支撑板,5工作轴,6回复弹簧,7限位凹块。参见图1和图2,用于座椅调角器组装的扭动回复装置,包括支撑板4、扭动杠杆1、 工作轴5、限位凹块7,工作轴5为水平,工作轴5由工作轴套(未图示)包裹,扭动杠杆1连接在工作轴5上,限位凹块7位于扭动杠杆1的旁边,其特征是该装置还包括回复弹簧6、 弹簧凸块2、轴套块3 ;轴套块3位于工作轴套上;回复弹簧6位于工作轴5上,一端与轴套块3连接,回复弹簧6的另一端与弹簧凸块2连接,弹簧凸块2位于工作轴5的一端。轴套块3位于工作轴套上,工作轴5由工作轴套包裹,当工作轴5转动或移动时, 工作轴套不动,轴套块3亦不动。转动扭动杠杆1,带动工作轴5—起旋转;再旋转扭动杠杆1,将其卡至限位凹块7处(见图1),工作轴5向远离弹簧凸块2的方向平移,工作轴5上的弹簧凸块2亦平移,由于回复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于轴套块3,因此回复弹簧6呈压缩状态;工作轴5的另一端与部件(未图示)连接,通过实现一次转动和一次平移,部件嵌入核心件中并锁死;在部件嵌入核心件后,松开扭动杠杆1,部件脱离核心件,部件扭力使部件和工作轴5反方向旋转至初始角度,而本装置中压缩的回复弹簧6具有回复力,推动工作轴5平移至初始位置,带动部件、扭动杠杆1也回到初始位置。本装置通过加入回复弹簧,利用弹簧压缩时具有的回复力自动实现工作轴、部件、扭动杠杆平移至初始位置。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用于座椅调角器组装的扭动回复装置,包括支撑板(4)、扭动杠杆(1)、工作轴(5)、 限位凹块(7),工作轴(5)为水平,工作轴(5)由工作轴套包裹,扭动杠杆(1)连接在工作轴 (5)上,限位凹块(7)位于扭动杠杆(1)的旁边,其特征是该装置还包括回复弹簧(6)、弹簧凸块(2)、轴套块(3);轴套块(3)位于工作轴套上;回复弹簧(6)位于工作轴(5)上,一端与轴套块(3)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凸块(2)连接,弹簧凸块(2)位于工作轴(5)的一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椅背架与椅座架角度可调的座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座椅调角器组装的扭动回复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板、扭动杠杆、工作轴、限位凹块,工作轴为水平,工作轴由工作轴套包裹,扭动杠杆连接在工作轴上,限位凹块位于扭动杠杆的旁边,其特征是该装置还包括回复弹簧、弹簧凸块、轴套块;轴套块位于工作轴套上;回复弹簧位于工作轴上,一端与轴套块连接,回复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凸块连接,弹簧凸块位于工作轴的一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回复弹簧,利用弹簧压缩时具有的回复力自动实现工作轴、部件、扭动杠杆平移至初始位置。文档编号B25B27/00GK102328291SQ20111019598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沈皓然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座椅调角器组装的扭动回复装置,包括支撑板(4)、扭动杠杆(1)、工作轴(5)、限位凹块(7),工作轴(5)为水平,工作轴(5)由工作轴套包裹,扭动杠杆(1)连接在工作轴(5)上,限位凹块(7)位于扭动杠杆(1)的旁边,其特征是:该装置还包括回复弹簧(6)、弹簧凸块(2)、轴套块(3);轴套块(3)位于工作轴套上;回复弹簧(6)位于工作轴(5)上,一端与轴套块(3)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凸块(2)连接,弹簧凸块(2)位于工作轴(5)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皓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