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鸿翔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150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制成:黄芪25~35份、生地黄10~20份、当归10~20份、菟丝子7~17份、山茱萸7~17份、枸杞子7~17份、白芍5~15份、女贞子7~17份、山药5~15份、桑寄生5~15份、赤芍5~15份、红花5~15份、益母草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生甘草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益肾养阴、化瘀利湿,药源丰富,制备简单,服用方便,无副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人体的生殖系统如精浆、精子、透明带以及卵巢的抗原在特定的环境下都会产生同种免疫或者自身免疫,产生各自相应的抗体,使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受到阻碍,最终导致不孕,这种不孕我们就称其为免疫性不孕。而抗精子抗体的产生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免疫性不孕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而狭义的是指不孕夫妇除了存在抗精子抗体以外,其他的方面都很正常。免疫性不孕症约占不孕症患者中的10-30%,其中包含有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各类免疫性不孕。对于该病西医治疗方法多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长期应用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且疗效很差。中医治疗免疫性不孕具有其独特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中药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制成黄芪25 35 份、生地黄1(Γ20份、当归1(Γ20份、菟丝子7 17份、山茱萸(肉)7 17份、枸杞子7 17 份、白芍5 15份、女贞子7 17份、山药5 15份、桑寄生5 15份、赤芍5 15份、红花5 15 份、益母草10 20份、白花蛇舌草1(Γ20份、生甘草5 15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配方为(重量份)黄芪30份、生地黄15份、当归15份、菟丝子12 份、山茱萸(肉)12份、枸杞子12份、白芍10份、女贞子12份、山药10份、桑寄生10份、 赤芍10份、红花10份、益母草15份、白花蛇舌草15份、生甘草10份。较好地,所述山药优选怀山药,怀山药一般以河南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地(古怀庆辖区内)所产质量最佳,习称“怀山药”。本专利技术药理黄芪,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生地黄,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当归,甘、辛、温,归肝、 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菟丝子,甘、温,归肝、肾、脾经,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山茱萸(肉),酸、涩、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枸杞子, 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山药,甘,平,归脾、肺、 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白花蛇舌草,甘、 淡、凉,入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生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以上诸药相互配伍,具有益肾养阴、化瘀利湿之功效,意在抑制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清除已产生的抗体从而达到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制备方法按常规方法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优选胶囊。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优点益肾养阴、化瘀利湿,药源丰富,制备简单,服用方便,无副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下述重量,称取各原料药黄芪30g、生地黄15g、当归15g、菟丝子12g、山茱萸肉 12g、枸杞子12g、白芍10g、女贞子12g、怀山药10g、桑寄生10g、赤芍10g、红花10g、益母草15g、白花蛇舌草15g、生甘草10g。将上述各原料药按常规方法研磨成粉末,分装入空胶囊,0. 5g/每粒胶囊。实施例2按下述重量,称取各原料药黄芪25g、生地黄10g、当归10g、菟丝子7g、山茱萸肉7g、枸杞子7g、白芍5g、女贞子7g、怀山药5g、桑寄生5g、赤芍5g、红花5g、益母草 10g、白花蛇舌草10g、生甘草5g。将上述各原料药按常规方法研磨成粉末,分装入空胶囊, 0. 5g/每粒胶囊。实施例3按下述重量,称取各原料药黄芪35g、生地黄20g、当归20g、菟丝子17g、山茱萸肉 17g、枸杞子17g、白芍15g、女贞子17g、怀山药15g、桑寄生15g、赤芍15g、红花15g、益母草20g、白花蛇舌草20g、生甘草15g。将上述各原料药按常规方法研磨成粉末,分装入空胶囊,0. 5g/每粒胶囊。临床应用观察报告一、基本资料(2007年1月 2011年7月)78例免疫性不孕患者均为门诊病历,年龄在25 40岁之间,男性病例15例,女性病例 63例,所有患者均行抗生育抗体检查,结果均显示有一项或多项阳性抗体存在。其中,抗精子抗体阳性32例(15例男性病例抗精子抗体均为阳性),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8例,抗卵巢抗体阳性5例,抗透明带抗体阳性10例,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体阳性6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4例,多项抗体阳性13例。二、诊断标准(1)在没有进行任何避孕措施下,不孕期超过3年;(2)排除器质性的不孕;(3)可靠的检测方法证实体内存在抗生育抗体;(4)体外实验证实抗生育免疫干扰人精卵结合。在上述4项标准中,满足前3项可作出免疫性不孕症的临床诊断,若同时满足4项标准则肯定临床诊断。三、疗效标准痊愈抗体全部转阴,女方1年内妊娠; 好转抗体部分转阴,但女方1年内未妊娠; 无效抗体未转阴,女方未妊娠。四、治疗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每日早、中、晚各服5粒胶囊,0. 5g/每粒胶囊,连续服用 3飞个月,(女性)经期停服。五、治疗效果痊愈40例,有效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 7%。典型病例病例1白先生,四岁,自诉刚结婚三个月,和我老婆积极准备怀孕2个月,没有怀上,上个月到医院做了孕前检查,发现自己抗精子抗体阳性,诊断为免疫性不孕。服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制备的胶囊每日早、中、晚各服5粒胶囊,0. 5g/每粒胶囊,连续服用3个月后复查,抗精子抗体转阴,次月老婆妊娠。病例2程女士,30岁,自述结婚3年,夫妇同居未避孕,一直未孕。曾做B超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做输卵管通液术示通畅。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未见异常,子宫体前位,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查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滑。服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每日早、中、晚各服5粒胶囊,0. 5g/每粒胶囊,经期停服,每月复查血清抗体检查,连续服用3个月后,抗精子抗体转阴,次月妊娠。病例3高女士,27岁,自述2008年3月怀孕一次,40多天胎停育,保胎未成功,继而做清宫手术。自流产后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至今三年多未怀孕。2011年6月14日B超检查子宫、 附件均无异常。2011年7月6日免疫性不孕检查ASAB及EMAB均呈阳性,诊断免疫性不孕。服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每日早、中、晚各服5粒胶囊,0. 5g/每粒胶囊,经期停服,每月复查血清抗体检查,连续服用4个月后,ASAB及EMAB转阴,随第六个月发现妊娠。病例4丘女士,32岁,结婚4年未采取避孕措施但一直未孕,曾去多家医院检查,夫妇双方生殖器官均未发现异常,男方血清检查也正常,女方血清检查示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均呈阳性,确诊为免疫性不孕。服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胶囊每日早、 中、晚各服5粒胶囊,0. 5g/每粒胶囊,经期停服,每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制成:黄芪 25~35份、生地黄 10~20份、当归 10~20份、菟丝子 7~17份、山茱萸肉 7~17份、枸杞子 7~17份、白芍 5~15份、女贞子 7~17份、山药 5~15份、桑寄生 5~15份、赤芍 5~15份、红花 5~15份、益母草 10~20份、白花蛇舌草 10~20份、生甘草 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翔和双朝
申请(专利权)人:张鸿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