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令晨专利>正文

防空气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951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空气输液器,包括液体输送管(5)和显滴室(2),显滴室(2)设有进液滴嘴(4)和出液管(1),在所述的显滴室(2)内设有浮球(3)。具体使用中所述浮球(3)的外径大于出液管(1)口的内径,浮球(3)可以堵在出液管(1)的口上,以防止空气进入到显滴室(2)下部的液体输送管(5)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病人液体输完后可以防止空气进入显滴室下方的液体输送管内,保障了病人输液的安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输液器。
技术介绍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病时经常需要在医院和诊所进行输液,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一次性输液器,在一次性输液器的液体输送管的中部都有一个显滴室,在显滴室的上端有一个进液滴嘴和出液管,可以观察到液体的流速,以便于做相应的调整,非常方便,但是,输液的过程一般都比较长,有的还需要连续输少则2—3瓶,多则6—7瓶不同的药液,输完一瓶后都需要及时更换药瓶,时间就显得更加漫长,在换瓶和拔针时都需要人工来观察,费时、费力,在换瓶时如果超过时间,就会发生液体流过显滴室下方出液管内的情况,甚至出现回血的现象,换瓶时需要重新排空气,否则会把空气带入到人体内,严重的还会危及病人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目前的一次性输液器就显得不尽如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空气输液器,可以在液体输完后防止空气进入显滴室下方的液体输送管内,保障了病人输液的安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液体输送管(5)和显滴室(2),显滴室(2)设有进液滴嘴(4)和出液管(1),在所述的显滴室(2)内设有浮球 (3)。具体使用中所述浮球(3)的外径大于出液管(1) 口的内径,浮球(3)可以堵在出液管 (1)的口上,以防止空气进入到显滴室(2)下部的液体输送管(5)中。作为改进,上述的显滴室(2)前端最好设有防空气室(6),该防空气室(6)与显滴室(2)呈串联状,显滴室(2)与防空气室之间设有连通管(7),所述的浮球设于防空气室(6) 内,浮球的外径大于连通管(7)的内径,所述滴嘴设在防空气室(6)内的上部。上述显滴室(2)与防空气室(6)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二者之间通过连通管(7)相连接,显滴室(2)与防空气室(6)之间也可以为一体,二者之间设有隔膜,隔膜上可设有液体通过的孔,也可在隔膜上设置连通管(7)相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浮球(3)上最好设有导杆(13),该导杆 (13)设置于一上端密封的导向控制管(11)中,导向控制管(11)的下端设有下触点(12),与之相应的在导杆(13)上端设有上触点(9)并且所术下触点(12)和上触点(9)构成一个行程开关,显滴室(2)外设有报警器(10),并且所述下触点(12)和上触点(9)所形成的行程开关设置于报警器(10)电源的电压回路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不仅可以在一瓶液体输完后,防止空气进入显滴室下方的液体输送管中,也不会发生回血现象,保证输液的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出液管,2为显滴室,3为浮球,4为滴嘴,5为液体输送管,6为防空气室,7为联通管,8为导线,9为上触点,10为报警器,11为导向控制管,12为下触点,13为导杆,14为导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液体输送管5和显滴室2,在显滴室2的下方为出液管1,显滴室2的上方设有滴嘴4,可以观察液体的流速,本技术是在显滴室2内设置了浮球3,浮球3浮在显滴室2内液体的液面上,当液体流完后,由于浮球3的外径大于出液管1的内径,浮球3在重力的作用下堵在了出液管1的上端, 阻止了显滴室2内的空气进入到显滴室2下部的液体输送管5中,在更换另一瓶液体后,挤压显滴室2,将显滴室2内多余的空气通过滴嘴4挤压进入到液体瓶内,再吸入一部分液体进入到显滴室2内,使浮球3重新浮起,非常方便和安全。实施例2 参照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显滴室2的上方串联了一个防空气室5,浮球3位于防空气室5 内,,显滴室2与防空气室之间设有连通管7,所述的浮球设于防空气室6内,浮球的外径大于连通管7的内径,所述滴嘴设在防空气室6内的上部。实施例2的好处在于,即使有少量的空气进入,也只能进入到显滴室2内,不会进入显滴室2下部的液体输送管5中,更加方便和安全。实施例3 参照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显滴室2与防空气室6之间通过隔膜分开,所述连通管7设置于隔膜上。实施例4 参照图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2相比, 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显滴室2的侧面并联了一个防空气室5,防空气室5通过横向的连通管7与显滴室2连通,浮球3位于防空气室5内,在防空气室5的上端设置了导向控制管11,浮球3上端设有导杆13通入到导向控制管11内,在导杆13的上端设置了上触点 9,在导向控制管11的下端设置了下触点12,上触点9与下触点12分别通过导线8与报警器10相连并处于报警器10电源的电压回路中。使用时,打开报警器10上的开关,当液体输完后,浮球3下降,带动导杆13下降,当上触点9与下触点12接触时,触发报警器10报警,可以及时提醒更换液体或者拔针。实施例5 参照图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3相比, 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显滴室2的上端设置了导向控制管11,浮球3上端的导杆13 通入到导向控制管11内,在导杆13的上端设置了上触点9,在导向控制管11的下端设置了下触点12,上触点9与下触点12分别通过导线8与报警器10相连,使用时,打开报警器10上的开关,当液体输完后,浮球3下降,带动导杆13下降,当上触点9与下触点12接触时, 触发报警器10报警,可以及时提醒更换液体或者拔针。 实施例6 参照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5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的浮球3设置于防空气室6的连通管7 口的上方,当液体输完后,浮球3下降,带动导杆13下降触发报警器10报警的同时,还可封闭连通管7,即便无人处理也能防止空气进入到显滴室2下部的液体输送管5中。权利要求1.一种防空气输液器,包括液体输送管(5)和显滴室(2),显滴室(2)设有进液滴嘴(4) 和出液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显滴室(2)内设有浮球(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空气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滴室(2)前端设有防空气室(6),该防空气室(6)与显滴室(2)呈串联状,显滴室(2)与防空气室之间设有连通管 (7),所述的浮球设于防空气室(6)内,所述滴嘴设在防空气室(6)内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空气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滴室(2)与防空气室(6) 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二者之间通过连通管(7)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空气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滴室(2)与防空气室(6) 为一体,二者之间设有隔膜,隔膜上可设有液体通过的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空气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上设置连通管(7)相连通ο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防空气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球(3)上设有导杆(13),该导杆(13)设置于一上端密封的导向控制管(11)中,导向控制管(11)的下端设有下触点(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空气输液器,包括液体输送管(5)和显滴室(2),显滴室(2)设有进液滴嘴(4)和出液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显滴室(2)内设有浮球(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令晨谈军华周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周令晨谈军华周宝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