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软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3340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软袋,属于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输液软袋。所述输液软袋包括输液软袋本体、硬双接口、混药嘴和易折柄;混药嘴由混药卡体和针筒体构成;硬双接口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上的混药通道;硬双接口通过基体与输液软袋本体连接,通过安装在输液软袋本体外部的混药通道和针筒体上的密封胶管与混药嘴连接为一个整体,易折柄设置在密封胶管内的混药通道的末端,并将该混药通道末端封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软袋,属于医疗器械制造

技术介绍
在使用西林瓶盛装的粉针剂、冻干粉针剂或水针剂时,需要通过注射器将输液软袋中的药水或注射用水抽出注入西林瓶内,重复上述工作,直到西林瓶内有足够的药液;然后再将西林瓶反复摇动直到瓶内的药剂混合均勻,再用注射器将西林瓶内药液抽出注入输液软袋中,如此反复,直到瓶内的药液被抽完为止。上述的混药操作过程比较费时、费力、费耗材如注射器,且极易造成药液的二次污染。专利号为ZL200520052561. 2的专利,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焊接在输液软袋上的混药接口,这种混药接口的优点在于在混药时,不需要反复的从输液软袋中抽取药水,而是将西林瓶置于混药接口的混药卡体上,折断易折柄,使西林瓶通过针筒体与输液软袋连通,然后轻压输液软袋,将药水注入西林瓶中,混合均勻后再将西林瓶置于高处, 反复挤压输液软袋即可,操作简单,节约耗材。但是,这种混药接口也有许多不足,其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所述混药接口的易折柄位于输液软袋内,在使用时,折断易折柄后, 折柄段极易掉入输液软袋中,同时易折柄在折断时,会产生塑料微粒污染输液软袋中的药液,并且在折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软袋,包括输液软袋本体(1)、硬双接口(2)、混药嘴(3)和易折柄(4);混药嘴(3)由混药卡体(5)和针筒体(6)构成;硬双接口(2)包括基体(21)和设置在基体(21)上的混药通道(22);硬双接口(2)通过基体(21)与输液软袋本体(1)连接,通过安装在输液软袋本体(1)外部的混药通道(22)和针筒体(6)上的密封胶管(7)与混药嘴(3)连接为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易折柄(4)设置在密封胶管(7)内的混药通道(22)的末端,并将该混药通道(22)末端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