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建光专利>正文

便于与建筑连接的集成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097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于与建筑连接的集成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未封闭的容纳区,本体通过挂片与建筑吊顶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成带本体通过挂片与建筑(如吊顶)固定相连,其具有装配及拆卸简便、连接牢固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装饰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与建筑连接的集成带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室内一般都安装有诸多功能设备终端,如消防、暖通、监控、警报、照明等功能设备终端,而众多功能设备终端造成了凌乱的室内装饰结构,造成了诸多问题,如不便于功能设备终端的维修、建筑室内的装饰不美观,等等。为解决现有建筑装饰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曾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一项名称为“建筑功能设备终端的集成带及室内顶面结构”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申请号是200910154909. 1。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与建筑连接的集成带,其与建筑吊顶的装配过程简便且连接牢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便于与建筑连接的集成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未封闭的容纳区,本体通过挂片与建筑吊顶固定相连。所述的集成带,本体由方板翻折而成,呈长条型,包括两侧壁及顶壁,其横截面呈凹形。所述的集成带,本体的两侧壁各固定连接至少一片所述的挂片。所述的集成带,本体的两侧壁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片所述的挂片。所述的集成带,挂片呈方形,挂片与本体的侧壁相贴;所述的挂片开有三个通孔, 包括U形通孔、圆形通孔及H形通孔,圆形通孔处于U形通孔之内,H形通孔处于U形通孔的下方。所述的集成带,本体两侧壁的外壁各向外形成插孔,所述的挂片插入所述的插孔并固定连接。所述的集成带,挂片的下部翻折90度,形成上部的竖向段和下部的翻折段,翻折段与本体顶壁相贴并固定连接。所述的集成带,挂片呈方形,挂片与本体的侧壁相贴;所述的挂片开有三个通孔, 包括U形通孔、圆形通孔及H形通孔,圆形通孔处于U形通孔之内,H形通孔处于U形通孔的下方。所述的集成带,本体的顶壁的每端各设两挂片,两个挂片处于顶壁的两侧,挂片的竖向段与本体的侧壁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的集成带,本体侧壁与挂片铆接、螺接、粘接、扣接、插接或焊接。本技术集成带本体通过挂片与建筑(如吊顶)固定相连,其具有装配及拆卸简便、连接牢固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集成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放大结构图。图3是实施例二集成带的结构图。图4是实施例三集成带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集成带包括本体1,本体1由金属方板翻折而成,呈长条型,其横截面呈凹形,包括两侧壁11、12及顶壁13,两侧壁11、12的下边沿都向外翻折90 度,外折部的端部再向上翻折90度。两侧壁11、12的两端各通过螺钉3固定连接一挂片2,挂片2呈方形,挂片2的部分与侧壁相贴,未相贴部分开有U形通孔21、圆形通孔22及H形通孔23,圆形通孔22处于 U形通孔21之内,H形通孔23处于U形通孔21的下方。通过此类通孔,可以方便与建筑 (如吊顶、侧壁)配连接。实施例二 参见图3,集成带本体的两侧壁11、12的两端外壁各向外形成插孔 11-1、12-1,插孔呈片状结构,其内插入挂片2的部分,而后通过铆钉3将挂片2与集成带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参见图4,挂片2的下部翻折90度,其与集成带本体的顶壁13的外壁焊接,顶壁13的两端共设四挂片2,每端的两个挂片2处于两侧,挂片2的竖向段分别与侧壁11、12处于同一平面之上。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参考实施例一。以上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技术提供的思想,在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式和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如集成带本体的形状、挂片的形状、挂片的数量、挂片所处的位置、挂片上开设通孔的形状及数量、集成带本体侧壁或顶壁与挂片可以铆接、螺接、焊接、粘接、扣接或通过插孔而插接,等等,这些改变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便于与建筑连接的集成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未封闭的容纳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通过挂片与建筑吊顶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方板翻折而成,呈长条型, 包括两侧壁及顶壁,其横截面呈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两侧壁各固定连接至少一片所述的挂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两侧壁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片所述的挂片。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集成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片呈方形,挂片与本体的侧壁相贴;所述的挂片开有三个通孔,包括U形通孔、圆形通孔及H形通孔,圆形通孔处于U 形通孔之内,H形通孔处于U形通孔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集成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两侧壁的外壁各向外形成插孔,所述的挂片插入所述的插孔并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成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片的下部翻折90度,形成上部的竖向段和下部的翻折段,翻折段与本体顶壁相贴并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片呈方形,挂片与本体的侧壁相贴;所述的挂片开有三个通孔,包括U形通孔、圆形通孔及H形通孔,圆形通孔处于U形通孔之内,H形通孔处于U形通孔的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顶壁的每端各设两挂片,两个挂片处于顶壁的两侧,挂片的竖向段与本体的侧壁处于同一平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集成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侧壁与挂片铆接、 螺接、粘接、扣接、插接或焊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便于与建筑连接的集成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未封闭的容纳区,本体通过挂片与建筑吊顶固定相连。本技术集成带本体通过挂片与建筑(如吊顶)固定相连,其具有装配及拆卸简便、连接牢固等优点。文档编号E04F13/22GK202117256SQ20112012212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专利技术者徐建光 申请人:徐建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与建筑连接的集成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未封闭的容纳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通过挂片与建筑吊顶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