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咀及其开合式吊咀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6567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合式吊咀扣结构,其包括:结合件,其上设置有结合槽;曲针,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结合件上;扣合件,其上设置有扣合槽,所述扣合件扣合连接在所述结合件上,所述扣合槽与所述结合槽相对扣合在一起形成容纳槽,所述曲针的另一端容设在所述容纳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吊咀,包括吊咀本体和与吊咀本体相连的上述开合式吊咀扣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吊咀及其开合式吊咀扣结构,吊咀可于佩戴后锁紧扣合在项链上,防止吊咀上大卡数的钻石和/或宝石滑落脱离项链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吊咀饰物,尤其有关于一种金属吊咀及其开合式吊咀扣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人们的生活正从温饱型步入小康型,崇尚人性和时尚,不断塑造个性和魅力,已成为人们目前追求的目标。通常,人们会通过佩戴各种小饰品来达到美的享受,项链作为一种精致好看的饰品,已经成为广大爱美女士的重要选择,通常在项链上会穿设有各种式样的吊咀,使单一样式的项链达到多样化的目的,增加项链的美观性。一般而言,市场上的项链吊咀主要由一个吊咀本体和一个连接在吊咀本体末端的封闭状的小金属环组成,在佩戴时,将项链的一端穿过吊咀的封闭小金属环,从而将吊咀挂配在项链上。这种末端带有封闭金属环的吊咀,由于其不具有开合式的结构,因而取下和佩戴时必须使项链的一端穿过金属环,佩戴很不方便;另外,由于金属环位置固定,该吊咀只能以一个角度位置挂连在项链上,其佩戴角度受到限制,佩戴形式单一。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吊咀,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合式吊咀扣结构,该开合式吊咀扣结构可以将吊咀于佩戴后锁紧扣合在项链上,防止大卡数的钻石和/或宝石滑落脱离项链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咀,该吊咀于佩戴后可锁紧扣合在项链上,防止吊咀上大卡数的钻石和/或宝石滑落脱离项链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合式吊咀扣结构,所述开合式吊咀扣结构包括结合件,其上设置有结合槽;曲针,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结合件上; 扣合件,其上设置有扣合槽,所述扣合件扣合连接在所述结合件上,所述扣合槽与所述结合槽相对扣合在一起形成容纳槽,所述曲针的另一端容设在所述容纳槽中。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件具有结合环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自所述结合环的顶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曲针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结合槽开设在所述结合环上下相对的环端面上。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上凸设有两个凸块,所述两个凸块上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所述曲针的一端夹设在所述两个凸块之间,且所述曲针的一端开设有结合孔, 第一连接针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结合孔,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曲针连接起来,且所述曲针能以所述第一连接针为轴心转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扣合件具有扣合环,所述扣合槽开设在所述扣合环上下相对的环端面上,所述扣合环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向所述结合环延伸有连接块和卡扣块, 所述结合环的两相对侧边分别设有枢接部和凹部,所述连接块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枢接部上,所述卡扣块卡扣连接在所述凹部内。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枢接部具有两个枢接杆,所述两个枢接杆上分别设有一个枢接孔,所述连接块夹设在所述两个枢接杆之间,且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通孔,第二连接针穿过所述枢接孔和所述通孔,将所述结合环与所述扣合环连接起来,且所述扣合环能以所述第二连接针为轴心转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部内设有卡扣柱,所述卡扣块具有凹槽,所述凹槽扣合在所述卡扣柱上,所述扣合环扣合连接在所述结合环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吊咀,包括吊咀本体,所述吊咀还包括开合式吊咀扣结构, 所述开合式吊咀扣结构与所述吊咀本体相连,其包括结合件,其上设置有结合槽,所述结合件连接在所述吊咀本体的后部;曲针,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结合件上;扣合件,其上设置有扣合槽,所述扣合件扣合连接在所述结合件上,所述扣合槽与所述结合槽相对扣合在一起形成容纳槽,所述曲针的另一端容设在所述容纳槽中。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件具有结合环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自所述结合环的顶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曲针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结合槽开设在所述结合环上下相对的环端面上。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上凸设有两个凸块,所述两个凸块上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所述曲针的一端夹设在所述两个凸块之间,且所述曲针的一端开设有结合孔, 第一连接针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结合孔,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曲针连接起来,且所述曲针能以所述第一连接针为轴心转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扣合件具有扣合环,所述扣合槽开设在所述扣合环上下相对的环端面上,所述扣合环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向所述结合环延伸有连接块和卡扣块, 所述结合环的两相对侧边分别设有枢接部和凹部,所述连接块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枢接部上,所述卡扣块卡扣连接在所述凹部内。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枢接部具有两个枢接杆,所述两个枢接杆上分别设有一个枢接孔,所述连接块夹设在所述两个枢接杆之间,且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通孔,第二连接针穿过所述枢接孔和所述通孔,将所述结合环与所述扣合环连接起来,且所述扣合环能以所述第二连接针为轴心转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部内设有卡扣柱,所述卡扣块具有凹槽,所述凹槽扣合在所述卡扣柱上,所述扣合环扣合连接在所述结合环上。本技术的吊咀及其开合式吊咀扣结构的特点及优点是该开合式吊咀扣结构可将吊咀于佩戴后锁紧扣合在项链上,防止大卡数的钻石和/或宝石由于自身重量较大而导致吊咀脱离项链的情况发生,加强了对卡数较大的钻石和/或宝石吊咀的保护;另外,其也能使吊咀在佩戴时,根据人们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佩戴角度,不仅可采用传统的挂式佩戴方式,还可将吊咀旋转90度佩戴在项链上,使吊咀适合式样更加广泛的项链,提高项链佩戴的美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吊咀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吊咀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开合式吊咀扣结构的关闭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开合式吊咀扣结构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的上下位置关系是针对图1所示而言的。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吊咀,包括吊咀本体1,所述吊咀还包括开合式吊咀扣结构2,所述开合式吊咀扣结构2与所述吊咀本体1相连。其中该开合式吊咀扣结构2包括结合件21、曲针22和扣合件23。结合件21上设置有结合槽211,所述结合件21 连接在所述吊咀本体1的后部;曲针22的一端221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结合件21上;扣合件23上设置有扣合槽231,所述扣合件23扣合连接在所述结合件21上,所述扣合槽231 与所述结合槽211相对扣合在一起形成容纳槽,所述曲针22的另一端222容设在所述容纳槽中。具体是,吊咀本体1由多个支爪11和连接该多个支爪11的连接环12组成,该多个支爪11呈放射性均勻分布在连接环12的外周缘上。吊咀本体1的前部,也即放射性支爪11开口大的一侧用于固定放置钻石和/或宝石,连接环12起到承托钻石和/或宝石的目的;吊咀本体1的后部,也即放射性支爪11开口小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开合式吊咀扣结构 2的结合件21上,结合槽211位于远离吊咀本体1的结合件21的一侧。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合式吊咀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式吊咀扣结构包括:结合件,其上设置有结合槽;曲针,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结合件上;扣合件,其上设置有扣合槽,所述扣合件扣合连接在所述结合件上,所述扣合槽与所述结合槽相对扣合在一起形成容纳槽,所述曲针的另一端容设在所述容纳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