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编码波形加密传输的芯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2234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编码波形加密传输的芯片结构,包括第一输入端口、发送端处理模块、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入端口、接收端处理模块、第二输出端口和控制处理模块,第一输入端口的输出接至发送端处理模块的输入,发送端处理模块的输出接至第一输出端口的输入;第二输入端口的输出接至接收端处理模块的输入,接收端处理模块的输出接至第二输出端口的输入;控制处理模块分别与发送端处理模块、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入端口和接收端处理模块相连接。该芯片结构,一是利用了特殊变换函数族的逆变换进行编码处理;二是N个编码波形信号的选择是M中选N共有个选择;三是N*N加密变换矩阵是从N!中选出的一个;因此,保密性很高,具有很强的抗干扰和抗截获的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芯片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编码波形加密传输的芯片结构
技术介绍
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保密通信的问题,信息被非法截取和盗窃经常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保密通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已在通信中应用的保密技术有信息加密、信道保密、加扰、特殊或多重调制、扩频等。另外还有一些新的通信保密方法如混沌保密通信技术,正处于研究阶段。公知的,在信号传输时为了使信号的频谱特性与信道的频谱特性相匹配,提高抗噪声能力和降低误码率,通常是在传输前对数字信号进行某种处理如编码、波形变换,以减少数字信号中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或者通过某种调制使模拟或数字信号的频谱搬移。 但是传统的加密传输装置所能达到的效果,对于具有高保密性能要求的通信系统来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为了获得高的保密性,往往需要将多种保密技术结合使用,但是由此必将带来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大幅度提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编码波形加密传输的芯片结构,该芯片结构是利用编码波形加密来实现信号的传递,具有很强的保密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使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编码波形加密传输的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输入端口,用来接入原始信号;一发送端处理模块,用来对原始信号进行波形编码和加密处理;一第一输出端口,用来输出经波形编码和加密处理后的编码信号以及密钥;一第二输入端口,用来输入编码信号和密钥;一接收端处理模块,用来对编码信号进行波形编码的解码和解密处理以还原出原始信号;一第二输出端口,用来输出还原后的原始信号;一控制处理模块,用来对发送端处理模块的处理过程和接收端处理模块的处理过程进行控制;第一输入端口的输出接至发送端处理模块的输入,发送端处理模块的输出接至第一输出端口的输入;第二输入端口的输出接至接收端处理模块的输入,接收端处理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编码波形加密传输的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输入端口,用来接入原始信号;一发送端处理模块,用来对原始信号进行波形编码和加密处理;一第一输出端口,用来输出经波形编码和加密处理后的编码信号以及密钥;一第二输入端口,用来输入编码信号和密钥;一接收端处理模块,用来对编码信号进行波形编码的解码和解密处理以还原出原始信号;一第二输出端口,用来输出还原后的原始信号;一控制处理模块,用来对发送端处理模块的处理过程和接收端处理模块的处理过程进行控制;第一输入端口的输出接至发送端处理模块的输入,发送端处理模块的输出接至第一输出端口的输入;第二输入端口的输出接至接收端处理模块的输入,接收端处理模块的输出接至第二输出端口的输入;控制处理模块分别与发送端处理模块、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入端口和接收端处理模块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处理模块包括串改并处理单元、加密矩阵变换处理单元和编码波形生成单元;所述第一输入端口的输出接串改并处理单元的输入,串改并处理单元对输入的原始信号进行处理,将输入的串行信号改为若干位一组的并行信号;串改并处理单元的输出接加密矩阵变换处理单元的输入,加密矩阵变换处理单元利用加密矩阵对输入的并行信号进行加密矩阵变换运算;加密矩阵变换处理单元的输出接编码波形生成单元,编码波形生成单元将每位信号生成一个对应的编码波形,并将若干位一组的各编码波形叠加在一起输出;编码波形生成单元的输出接第一输出端口,编码波形生成单元将若干位一组的各编码波形叠加在一起后输给第一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腾雄苏武浔李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天地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