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灯起动电路及放电灯点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5018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放电灯起动电路及放电灯点亮装置,能以极简单的电路结构对放电灯连续地施加最佳的起动波形。起动电路(12)连接于逆变器(11)的输出端,在起动时接受来自逆变器(11)的高频的交流电,并将能起动作为负载的放电灯(16)那样的输出电压Vout输出至该放电灯(16)。起动电路(12)构成为包括:2个线圈(31、32),分别连接于逆变器(11)的输出端,和放电灯(16)串联连接;以及2个电容器(41)、(42),以该各线圈(31、32)的输出侧的极性相对于输入侧的极性分别变为相反的方式相互交叉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放电灯的起动时,能以极简单的电路结构对该放电灯提供最佳的起动波形的放电灯起动电路及放电灯点亮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作为放电灯的灯技术的进步,在起动时使灯点亮的起动电压变小。与此伴随地,在包含放电灯起动电路的放电灯点亮装置中,放电灯需要的起动时的波形也发生变化。历来的放电灯在起动时需要15kV左右的高电压,放电灯点亮装置也需要配合其进行设计,但通过在放电灯内部封入氪等,能使起动需要的电压下降至3kV 5kV左右。此外,作为新的需要也要求连续地产生IkV 2kV左右的脉冲电压的放电灯点亮装置。伴随着这样的放电灯的起动电压的下降,点亮装置侧通过应用、发展现有的高频起动方式的形式来实现该要求。具体地例如如专利文献1那样,是一种不改变现有的电路方式,使起动时的逆变器的频率逐次变化,使谐振频率配合部件偏差从而暂时地得到期望的脉冲电压的装置或另外附加新的电路来谋求其实现的装置等。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表2006 - 513539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等提出的技术中,虽然在所有的情况下均能得到与放电灯对应的期望的脉冲电压,但是不能连续地得到期望的电压。此外,由于以70kHz 200kHz左右的高频率使逆变器工作,且使高电压产生,所以当考虑起因于部件偏差的谐振频率的偏差时, 有在安全面上的担忧。进而,在附加新的电路的情况下,存在价格相应地变高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极简单的电路结构对放电灯连续地施加最佳的起动波形的放电灯起动电路及放电灯点亮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放电灯起动电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连接于输出交流电的输出电路,接受来自该输出电路的交流电,将能起动放电灯的输出电压输出至该放电灯,其中,构成为包括2个线圈,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放电灯串联连接;以及至少2个电容器,以所述2个线圈的输出侧的极性相对于输入侧的极性变为相反的方式进行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具备输出电路,输出交流电;以及放电灯起动电路,接受来自该输出电路的交流电,将能起动放电灯的输出电压输出至该放电灯,所述放电灯起动电路构成为包括2个线圈,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放电灯串联连接;以及至少2个电容器,以所述2个线圈的输出侧的极性相对于输入侧的极性变为相反的方式进行连接。优选在这些放电灯起动电路、放电灯点亮装置中,从所述输出电路输出的交流电是极性正负交替地进行切换的矩形波状的交流电压。此外,优选在该情况下,以在所述交流电压的极性切换之后,在所述第1及第2线圈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的电压差均变为0之后所述交流电压的极性再次进行切换的方式,选定所述第1及第2线圈和所述第1及第2电容器。进而,优选以在所述放电灯的起动时输出的所述交流电的频率与在之后的稳态时输出的所述交流电的频率相比变高的方式,构成所述输出电路。此外,优选将所述第1及第2线圈缠绕于共同的磁芯来构成加极性变压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在从输出电路向放电灯起动电路供给的交流电的极性反转的瞬间,电容器欲维持在此之前的充电电压,所以对来自输出电路的交流电压分别加上电容器自身具有的充电电压,能对放电灯瞬间地施加比该交流电压高的输出电压。此外,通过在规定时间从输出电路持续供给交流电,能从放电灯起动电路连续地产生能点亮放电灯那样的输出电压,放电灯的点亮性能提高。因此,通过不需要现有那样的充放电电路,而且仅附加有第1和第2电容器的极简单的电路结构,就能对放电灯连续地施加最佳的起动波形。此外,通过使从输出电路输出的交流电成为极性正负交替地进行切换的矩形波状的交流电压,从而在交流电压的极性刚切换之后,能对放电灯瞬间地施加比该交流电压高的输出电压。进而在该情况下,通过恰当地选定第1及第2线圈和上述第1及第2电容器,从而在交流电压的极性再次进行切换之前,能预先使第1及第2电容器充电到和交流电压相同的电压值,在每次交流电压的极性切换时,能对放电灯可靠且瞬间地施加交流电压3倍的输出电压。此外,在放电灯起动之后的稳态时,来自输出电路的交流电的频率下降,能忽视放电灯起动电路的影响,能使放电灯稳定地持续点亮。此外,通过将第1及第2线圈不分别缠绕于各自独立的磁芯,而是缠绕于共同的磁芯来构成加极性变压器,从而能使放电灯起动电路成为紧凑的形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起动时的工作的等效的电路图。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起动时的工作的等效的电路图。图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起动时的工作的等效的电路图。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起动时的工作的等效的电路图。图6是表示在现有例子中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针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电路结构。在同图中,11是作为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输出的输出电路的逆变器,12是连接于该逆变器的输出端的起动电路,在起动电路12进而放电灯点亮装置的输出端子14、15之间连接有作为负载的放电灯16。逆变器11构成为具备例如全桥连接的4个开关元件21 M,通过向这些开关元件21 M 供给各个脉冲驱动信号,从而将从输入端子沈、27向逆变器11施加输入的直流输入电压 Vin变换成例如400V左右的交流电压Vac,输出至起动电路12。再有,作为开关元件21 24,除MOS型FET以外能使用IGBT等的各种半导体元件。起动电路12接受来自上述逆变器11的交流电压Vac,将能起动放电灯16的高电压作为输出电压Vout对输出端子14、15之间生成输出,在此构成为包括将2个大致均等的第1线圈31和第2线圈32缠绕于共同的磁芯33而形成的加极性变压器34、第1电容器41、以及第2电容器42。第1线圈31被从逆变器11的一方的输出端至输出端子14的第1极性线44插入连接,第2线圈32被从逆变器11的另一方的输出端至输出端子15的第2极性线45插入连接。此外,2个电容器41、42以起动电路12进而线圈31、32的输出侧的极性相对于输入侧的极性变为相反的方式跨越加极性变压器34交叉连接。S卩,在起动电路12的输入侧,在逆变器11的一方的输出端连接有线圈31的非圆点侧端子和电容器42 的一端,在逆变器11的另一方的输出端连接有线圈32的圆点侧端子和电容器41的一端, 并且在起动电路12的输出侧,在输出端子14连接有线圈31的圆点侧端子和电容器41的另一端,在输出端子15连接有线圈32的非圆点侧端子和电容器42的另一端。在图1中,虽然在起动电路12具备1个加极性变压器34,但并不一定需要将线圈 31、32缠绕于共同的磁芯33。例如,也能将线圈31、32作为各自独立的元件的电感器来构成。在该情况下,2个电容器41、42也以起动电路12的输出侧的极性相对于输入侧的极性变为相反的方式相互交叉连接。此外,电容器41、42的容量均为IOpF lOOOOpF,在放电灯 16点亮,来自逆变器11的交流电压Vac的频率比起动时下降的稳态时,选定能忽视的程度的小的容量值。接着,针对上述结构,基于图2 图5的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放电灯起动电路,连接于输出交流电的输出电路,接受来自该输出电路的交流电,将能起动放电灯的输出电压输出至该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包括:第1及第2线圈,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放电灯串联连接;以及至少第1及第2电容器,以所述第1及第2线圈的输出侧的极性相对于输入侧的极性变为相反的方式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6.01 JP 2010-1263011.一种放电灯起动电路,连接于输出交流电的输出电路,接受来自该输出电路的交流电,将能起动放电灯的输出电压输出至该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包括第1及第2线圈,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放电灯串联连接;以及至少第1及第2电容器,以所述第1及第2线圈的输出侧的极性相对于输入侧的极性变为相反的方式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起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输出电路输出的交流电是极性正负交替地进行切换的矩形波状的交流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灯起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以在所述交流电压的极性切换之后,所述第1及第2线圈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的电压差均变为0之后所述交流电压的极性再次进行切换的方式,选定所述第1及第2线圈和所述第1及第2电容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起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以在所述放电灯的起动时输出的所述交流电的频率与在之后的稳态时输出的所述交流电的频率相比变高的方式,构成所述输出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起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1及第2线圈缠绕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川工大平昌彦笹山辉久郎
申请(专利权)人:TDK兰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