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睡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524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睡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整体式的袋体,所述袋体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袋体内设置有一层可拆卸的活衬里;所述袋体两侧对应设置有塑料插扣;所述袋体上层中央纵向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内外双拉拉链;所述袋体顶部连接有一兜帽,所述兜帽下方的袋体上设置一携行袋,所述携行袋上设置有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清洗方便,适用范围较广,折叠快速方便体积小等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行军打仗、野外作业和旅行者的野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睡袋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睡袋是一个整体的袋体,而部队野营、旅行者旅游或野外工作者野外作业的环境一般较脏,需要经常清洗。因此,现有睡袋具有以下几个不足1、由于清洗时往往需要将睡袋整体清洗或将袋体拆开后清洗,使清洗过程比较复杂。2、在行军或旅行时,使用者都希望行装体积越小越整齐越好,而现有的睡袋折叠后体积都较大,折叠携带均不方便。3、现有的睡袋多为一体式的整体结构,其厚度都是事先选择好的,这样使得睡袋的适用地区受限,例如,北方地区的睡袋只能适用于在北方使用,无法适应南方的潮热气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方便、折叠快速方便体积小,适用范围广的睡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睡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整体式的袋体,所述袋体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袋体内设置有一层可拆卸的活衬里;所述袋体两侧对应设置有塑料插扣;所述袋体上层中央纵向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内外双拉拉链;所述袋体顶部连接有一兜帽,所述兜帽下方的袋体上设置一携行袋,所述携行袋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携行袋的外部,沿所述携行袋的长度方向设置有4 6条收紧带,短轴方向设置有1 3条收紧带,每条所述收紧带的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插扣;所述携行袋的内部, 与每条所述收紧带呈对应设置有防水密封胶条。所述袋体的外部通过组合式连接另一梯形结构的外层袋体,所述外层袋体的中央开口处设置有内外双拉拉链,所述拉链的起始端靠近脚底处;所述外层袋体的厚度小于所述袋体的厚度。所述袋体的兜帽上设置有一排气孔,所述外层袋体的后身颈部处设置有另一排气孔。所述袋体的拉链和外层袋体的拉链锁紧端均设置有一拉链防脱保险机构;位于所述袋体的拉链和外层袋体的拉链的门禁处,还分别设置有一防夹装置,所述袋体上的防夹装置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内层上,所述外层袋体上的防夹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层袋体的外部。所述袋体和外层袋体的外部分别设置有一封闭式的防水罩,所述防水罩的一端固定在袋体、外层袋体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袋体、外层袋体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于在袋体内设置有一层可拆卸的活衬里,清洗时可以方便地将活衬里折下来单独清洗,不但清洗方便,而且容易晾干。2、本技术由于采用袋体和外层袋体组合使用,在寒冷地区,可以将外层袋体与袋体组合在一起,增加睡袋的整体厚度;在潮热地区,可以仅用袋体即可,因此使本技术的适用范围较广。3、本技术由于在袋体两侧对应设置了塑料插扣,因此折叠时可以先将插扣插合后再折叠,不但使折叠速度加快,而且折叠得特别整齐,使整个体积可以压缩得更小。4、本技术由于将袋体随人体的梯形制作成上大下小的梯形,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体积和重量。5、本技术由于在袋体上层中央纵向设置有一开口,在开口上设置有内外双拉拉链,因此使用者从内外都可以拉紧拉链,尤其是部队使用,使用者只要双手向外一撑,便可迅速从睡袋中出来,非常符合实战需要。6、本技术由于在睡袋顶部设置了一个携行带,携行袋上设置有收紧带,因此在整个袋体折叠后可以有效地缩小睡袋体积、方便地放入携行袋内,用手提携行或装在背囊中背行。本技术可以广泛用于行军打仗、野外作业和旅行者的野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层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携行袋示意图;图4是图3中本技术的携行袋收紧时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防水罩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一整体式的袋体1,袋体1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 在袋体1内设置有一层通过尼龙搭扣2连接的可拆卸的活衬里3 ;袋体1两侧对应设置有塑料插扣4 ;袋体1上层中央纵向设置有一开口,开口上设置有内外双拉拉链5 ;袋体1顶部连接有一兜帽6。在兜帽6下方的袋体1上设置一携行袋7,携行袋7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件8。如图2所示,袋体1的外部还可以通过拉链或尼龙搭扣组合式连接另一梯形结构的外层袋体9,外层袋体9的中央开口处也设置有内外双拉拉链10,拉链10的起始端靠近脚底处,在袋体1与外层袋体9组合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温度的需求,将拉链10 打开,使外层袋体9全部敞开。在外层袋体9上没有任何缝纫针眼,有效起到防风保暖、拒水作用。外层袋体9的厚度远小于袋体1的厚度,这样可以将外层袋体9方便清洗。在寒冷地区,可以将外层袋体9与袋体1组合在一起,增加睡袋的整体厚度;在潮热地区,可以仅用袋体1即可。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在携行袋7的外部,沿携行袋7的长度方向设置有4 6条收紧带11,短轴方向设置有1 3条收紧带。每条收紧带11的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插扣12,用于在收紧携行袋7后将其扣紧(如图4所示)。在携行袋7的内部,与每条收紧带11呈对应设置有防水密封胶条,这样有效避免在雨雪天气浸湿携行袋7内的睡袋。上述各实施例中,将袋体1收回至携行袋7时,袋体1内产生大量空气,不便于将袋体1收回,本技术采用在袋体1的兜帽6上设置有一排气孔13 (如图1所示),有效地将袋体1内的空气排出;在外层袋体9的后身颈部处设置有另一排气孔14(如图2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袋体1的拉链5和外层袋体9的拉链10锁紧端均设置有一拉链防脱保险机构15。位于袋体1的拉链5和外层袋体9的拉链10的门禁处,还分别设置有一防夹装置16,其中,袋体1上的防夹装置16设置在袋体1的内层上, 外层袋体9上的防夹装置16设置在外层袋体9的外部。上述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袋体1和外层袋体9的外部,还可以分别设置有一封闭式的防水罩17,用于防风雨水、蚊虫等,并且能进一步提高保暖效果。防水罩17的一端固定在袋体1或外层袋体9的一侧,另一端与袋体1或外层袋体9的另一侧通过搭扣、四件扣或拉链活动连接。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在袋体1内拉上拉链5,带上兜帽6安睡。如果部队野营有情况,使用者可以用双手从颈部向外撑,迅速将拉链5打开跳出来。还可以将袋体 1两侧的插扣4迅速插合,并将袋体1卷成很小的体积放入携带袋7内,并通过携行袋7的封口连接件8连接起来,提起就走。使用十分方便。使本技术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各部件的连接和结构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技术原理对个别部件的连接和结构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权利要求1.一种睡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整体式的袋体,所述袋体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 所述袋体内设置有一层可拆卸的活衬里;所述袋体两侧对应设置有塑料插扣;所述袋体上层中央纵向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内外双拉拉链;所述袋体顶部连接有一兜帽, 所述兜帽下方的袋体上设置一携行袋,所述携行袋上设置有连接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携行袋的外部,沿所述携行袋的长度方向设置有4 6条收紧带,短轴方向设置有1 3条收紧带,每条所述收紧带的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插扣;所述携行袋的内部,与每条所述收紧带呈对应设置有防水密封胶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袋,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睡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整体式的袋体,所述袋体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袋体内设置有一层可拆卸的活衬里;所述袋体两侧对应设置有塑料插扣;所述袋体上层中央纵向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内外双拉拉链;所述袋体顶部连接有一兜帽,所述兜帽下方的袋体上设置一携行袋,所述携行袋上设置有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春任鹏飞谌玉红张旭东孙幸福周宇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