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罩式沼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087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罩式沼气池,包括发酵间、贮粪池、贮气浮罩、进料口、出料口、定向轮和溢流口,还包括破壳棒和回流管;所述贮气浮罩置于发酵间上部;所述定向轮固定于贮气浮罩顶部边沿并与池体上部内壁接触;所述贮粪池与出料口联通;所述溢流口与贮粪池联通;所述破壳棒固定于贮气浮罩下部开口处;所述回流管将出料口与进料口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当贮气浮罩因沼气气压的大小的变化而升降时,由于设有破壳棒,沼液表面的结壳被破壳棒破碎,达到提高产气率的目的;由于设计了回流管,溢流出来的沼液通过回流管流回进料口,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了产气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而且建筑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沼气池,尤其涉及一种浮罩式沼气池
技术介绍
现有的浮罩式沼气池,结构复杂、建筑成本高、施工期长,产气率较低,难以满足人们实际生活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建筑成本低而产气率高的浮罩式沼气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浮罩式沼气池,包括发酵间、贮粪池、贮气浮罩、进料口、出料口、定向轮和溢流口,还包括破壳棒和回流管;所述贮气浮罩置于发酵间上部;所述定向轮固定于贮气浮罩顶部边沿并与池体上部内壁接触;所述贮粪池与出料口联通;所述溢流口与贮粪池联通;所述破壳棒固定于贮气浮罩下部开口处;所述回流管将出料口与进料口联通。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当贮气浮罩因沼气气压的大小的变化而升降时,由于设有破壳棒,沼液表面的结壳被破壳棒破碎,达到提高产气率的目的;由于设计了回流管,溢流出来的沼液通过回流管流回进料口,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了产气率。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建筑成本低。作为进一步改进,为了检修方便,在所述贮气浮罩上还设有检修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浮罩式沼气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浮罩式沼气池,包括发酵间8、贮粪池7、贮气浮罩3、进料口 10、出料口 6、定向轮1和溢流口 5,还包括破壳棒9和回流管4 ;所述贮气浮罩3置于发酵间8上部;所述定向轮1固定于贮气浮罩3顶部边沿并与池体上部内壁接触;所述贮粪池7与出料口 6联通;所述溢流口 5与贮粪池7联通;所述破壳棒9固定于贮气浮罩3下部开口处;所述回流管4将出料口 5与进料口 10联通。为了施工更为方便,在所述贮气浮罩3上还设有检修孔2。所述破壳棒9平行设置于贮气浮罩3下部开口处,也可以是交叉设置。所述破壳棒9的数量以1-5根为宜,最好是3根。权利要求1.一种浮罩式沼气池,包括发酵间(8)、贮粪池(7)、贮气浮罩(3)、进料口( 10)、出料口 (6)、定向轮(1)和溢流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破壳棒(9)和回流管(4);所述贮气浮罩 (3)置于发酵间(8)上部;所述定向轮(1)固定于贮气浮罩(3)顶部边沿并与池体上部内壁接触;所述贮粪池(7)与出料口(6)联通;所述溢流口(5)与贮粪池(7)联通;所述破壳棒 (9)固定于贮气浮罩(3)下部开口处;所述回流管(4)将出料口(5)与进料口(10)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罩式沼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气浮罩(3)上设有检修孔(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罩式沼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壳棒(9)平行设置于贮气浮罩(3)下部开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浮罩式沼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壳棒(9)的数量是 1-5 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罩式沼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壳棒(9)的数量是3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罩式沼气池,包括发酵间、贮粪池、贮气浮罩、进料口、出料口、定向轮和溢流口,还包括破壳棒和回流管;所述贮气浮罩置于发酵间上部;所述定向轮固定于贮气浮罩顶部边沿并与池体上部内壁接触;所述贮粪池与出料口联通;所述溢流口与贮粪池联通;所述破壳棒固定于贮气浮罩下部开口处;所述回流管将出料口与进料口联通。本技术的结构,当贮气浮罩因沼气气压的大小的变化而升降时,由于设有破壳棒,沼液表面的结壳被破壳棒破碎,达到提高产气率的目的;由于设计了回流管,溢流出来的沼液通过回流管流回进料口,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了产气率。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而且建筑成本低。文档编号C12M1/107GK202099278SQ20112020559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黄树成 申请人:桂东县农村能源办公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罩式沼气池,包括发酵间(8)、贮粪池(7)、贮气浮罩(3)、进料口(10)、出料口(6)、定向轮(1)和溢流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破壳棒(9)和回流管(4);所述贮气浮罩(3)置于发酵间(8)上部;所述定向轮(1)固定于贮气浮罩(3)顶部边沿并与池体上部内壁接触;所述贮粪池(7)与出料口(6)联通;所述溢流口(5)与贮粪池(7)联通;所述破壳棒(9)固定于贮气浮罩(3)下部开口处;所述回流管(4)将出料口(5)与进料口(10)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树成
申请(专利权)人:桂东县农村能源办公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