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令成专利>正文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0512 阅读:8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该中药喷雾剂以鱼腥草、浙贝母、杏仁、炙麻黄、金银花、黄芩、炒牛蒡子、山豆根、栝楼、紫菀、桑白皮、射干、生石膏、炒地龙为活性成分,经加水浸泡、煎煮、冷却取汁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直接作用到局部,从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吸收而发挥功效,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
技术介绍
慢性支气管炎是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症状,属中医“咳嗽”、“痰饮”、“喘症”等范畴。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 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目前,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西医副作用较大,效果欠佳;而中医则具有安全、 有效、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制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加水浸泡、 煎煮、冷却取汁制成鱼腥草1(Γ20份、浙贝母9 15份、杏仁6 14份、炙麻黄4 10份、金银花2018份、 黄芩6 12份、炒牛蒡子9 15份、山豆根10 20份、栝楼15 21份、紫菀9 15份、桑白皮 10 20份、射干9 15份、生石膏2018份、炒地龙9 15份。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鱼腥草15份、浙贝母12份、杏仁10份、炙麻黄7份、金银花对份、黄芩9份、炒牛蒡子12份、山豆根15份、栝楼18份、紫菀12份、桑白皮15份、射干12份、生石膏M 份、炒地龙12份。将上述原料加水至全部漫过,浸泡30分钟后,煎煮15分钟,冷却取汁,每次20ml, 每日2次,15 20分钟雾化吸入,雾量2lml/min,2周为一个疗程。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主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喘,喉蛾,痈肿疮毒,痔疮,热痢,热淋,水肿,带下,疥癣;浙贝母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杏仁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外感咳嗽喘满,肠燥便秘; 炙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表实证,咳嗽气喘,风水,风湿痹痛, 肌肤不仁,风疹瘙痒,阴疽痰核;金银花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炒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透疹解毒,通便。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咳嗽,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黄芩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主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山豆根泻火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咽喉肿痛,齿龈肿痛,肺热咳嗽,烦渴,黄疸,热结便秘,热肿秃疮,痔疮癣疥,虫毒咬伤;栝楼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主治肺热咳嗽,胸痹,结胸,消渴,便秘,痈肿疮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或水饮停肺的胸满喘咳,咳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主治咽喉肿痛,痰壅咳喘,瘰疬结核,疟母癥瘕, 痈肿疮毒;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主治热病高热,烦渴,神昏谵语,发狂,发斑,肺热喘咳,中暑,胃火头痛、牙痛,口舌生疮;炒地龙止痉,熄风,通络,平喘。主治热病发热狂躁,惊痫抽搐,中风偏瘫,风湿痹痛,小儿疝疾,肺热喘咳,咽喉红肿。本专利技术以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为治则,多种药材组合起协同作用,共凑燥湿止痛、 排脓消肿、降气化痰、宽胸散结之功效,针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对100例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 喘症状,随机分成雾化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地塞米松经脉输液,必要时氧气吸入;雾化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雾化治疗,每次20ml,每日2次,15 20分钟雾化吸入,雾量2lml/min,2周为一个疗程。(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咳、痰、喘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或减轻,或咳、痰、喘症状好转九成以上。显效咳、痰、喘症状好转六成以上,或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有效咳、痰、喘症状好转三成以上,或症状及肺部哮鸣音稍好转。无效咳、痰、喘症状及哮鸣音无改变,或好转不足三成,以及症状及哮鸣音加重。(4)临床结果对照组临床治愈12例(24%),显效16例(32%),有效10例(20%),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为76%。雾化组临床治愈20例(40%),显效21例(42%),有效7例(14%),无效2例(4%), 总有效率为96%。本专利技术药物直接作用到局部,从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吸收而发挥功效,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取鱼腥草10g、浙贝母9g、杏仁6g、炙麻黄4g、金银花20g、黄芩6g、炒牛蒡子9g、 山豆根10g、栝楼15g、紫菀9g、桑白皮10g、射干9g、生石膏20g、炒地龙9g,对上述原料加水,使其完全浸没,浸泡30分钟后,煎煮15分钟,冷却取汁。用法用量每次20ml,每日2次,15 20分钟雾化吸入,雾量2 3ml/min,2周为一个疗程。实施例2:取鱼腥草20g、浙贝母15g、杏仁14g、炙麻黄10g、金银花^g、黄芩12g、炒牛蒡子 15g、山豆根20g、栝楼21g、紫菀15g、桑白皮20g、射干15g、生石膏^g、炒地龙15g,对上述原料加水,使其完全浸没,浸泡30分钟后,煎煮15分钟,冷却取汁。用法用量每次20ml,每日2次,15 20分钟雾化吸入,雾量2lml/min,2周为一个疗程。实施例3 取鱼腥草15g、浙贝母12g、杏仁10g、炙麻黄7g、金银花Mg、黄芩9g、炒牛蒡子 12g、山豆根15g、栝楼18g、紫菀12g、桑白皮15g、射干12g、生石膏Mg、炒地龙12g,对上述原料加水,使其完全浸没,浸泡30分钟后,煎煮15分钟,冷却取汁。用法用量每次20ml,每日2次,15 20分钟雾化吸入,雾量2 3ml/min,2周为一个疗程。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加水浸泡、煎煮、冷却取汁制成鱼腥草1(Γ20份、浙贝母纩15份、杏仁6 14份、炙麻黄 4 10份、金银花2018份、黄芩6 12份、炒牛蒡子9 15份、山豆根10 20份、栝楼15 21 份、紫菀9 15份、桑白皮10 20份、射干9 15份、生石膏2018份、炒地龙9 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成鱼腥草15份、浙贝母12份、杏仁10份、炙麻黄7份、金银花对份、黄芩9份、炒牛蒡子12份、山豆根15份、栝楼18份、紫菀12份、桑白皮15份、射干12份、生石膏对份、炒地龙12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该中药喷雾剂以鱼腥草、浙贝母、杏仁、炙麻黄、金银花、黄芩、炒牛蒡子、山豆根、栝楼、紫菀、桑白皮、射干、生石膏、炒地龙为活性成分,经加水浸泡、煎煮、冷却取汁制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直接作用到局部,从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吸收而发挥功效,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文档编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加水浸泡、煎煮、冷却取汁制成:鱼腥草 10~20份、浙贝母 9~15份、杏仁 6~14份、炙麻黄 4~10份、金银花 20~28份、黄芩 6~12份、炒牛蒡子 9~15份、山豆根 10~20份、栝楼 15~21份、紫菀 9~15份、桑白皮 10~20份、射干 9~15份、生石膏 20~28份、炒地龙 9~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令成苏君陈丽艳宋英华张福玲
申请(专利权)人:王令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