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柏富专利>正文

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83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上部是一个粉尘收集器,粉尘收集器中间由下端呈锯齿状的隔板分成集尘腔和清洗腔,集尘腔上设置有粉尘吸入口,清洗腔内壁上设置有挡水板,清洗腔顶盖设置有空气出口,空气出口处设置有风机,装置下部是连通集尘腔和清洗腔的水箱,水箱中在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涡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除尘彻底,效率高,清理方便,能够对多台设备产生的粉尘集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的粉尘处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尘装置,特别是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塑料、木质等产品在抛光、打磨或钻孔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碎末等微尘,若任其漂浮在空中,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会对生产工人的呼吸系统,甚至眼睛造成危害,对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的除尘设备有些是将粉尘用抽风机抽出工作间,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样虽然是减轻了工作间的污染,但却增大了周遭环境的污染,没有达到环境保户的目的;有些是与生产设备捆绑的自然沉降集尘装置,这种设备也一样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除尘效率不高,不够彻底,其次是清理麻烦,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或工人清理时的二次危害,还有就是需要每一台设备单独配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彻底,清理方便,和能够对多台设备产生的粉尘集中处理的涡卷湿式集尘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装置上部是一个粉尘收集器,粉尘收集器中间由下端呈锯齿状的隔板分成集尘腔和清洗腔,集尘腔上设置有粉尘吸入口,清洗腔内壁上设置有挡水板,清洗腔顶盖设置有空气出口,空气出口处设置有风机,装置下部是连通集尘腔和清洗腔的水箱,水箱中在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涡流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粉尘收集器空气出口处设置的风机抽出空气,使粉尘收集器内产生负压,含粉尘的空气从粉尘发生源头通过吸入口进入集尘腔,在涡流板处与水混合后在清洗腔内清洗分离粉尘。经水洗的含粉尘空气,除尘彻底,效率高;粉尘沉淀在水中,清理方便;集尘腔上设置有粉尘吸入口,可以连接多台设备,将多台设备产生的粉尘集中处理,节约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隔板2下端的锯齿状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2、3,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装置上部是一个粉尘收集器1,粉尘收集器1中间由下端呈锯齿状的隔板2分成集尘腔3和清洗腔4,集尘腔3顶部设置有粉尘吸入口31,清洗腔4内壁上设置有挡水板41,清洗腔4顶盖设置有空气出口42,空气出口42处设置有风机5,装置下部是连通集尘腔3和清洗腔4的水箱6,水箱6中在隔板2的下方设置有涡流板7,所述隔板2下端的锯齿可以是直接在隔板2上加工的,也可以是先加工在一块小板上,再连接到隔板2的下端,所述涡流板7为一块横截面呈圆弧状的折弯板,粉尘吸入口31可以和一个粉尘发生源连接,可以和多个粉尘发生源连接。工作时,先往水箱6内注水至隔板2下端的锯齿位置,启动风机5,粉尘收集器内形成负压,粉尘从粉尘吸入口31进入集尘腔3,然后向下穿过隔板2下端的锯齿间隙,连同水一起被吸起,形成气水合流,沿涡流板7引导的方向冲向挡水板41,水在挡水板41处往下滴落形成水幕,气体穿过水幕过滤后向上排出,空气中的粉尘随水幕流回水箱6中,沉淀在水箱6底部,定期清理即可。所述挡水板41的尾部411可向下倾斜,这样有利于冲向挡水板41的水向其尾部411聚流,形成均匀致密的水幕,提高粉尘的过滤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粉尘过滤效率,还可在清洗腔4的左右内壁交叉向上叠加设置多块挡水板41,这样,就可以形成多道水幕,对含粉尘的空气进行多次过滤,挡水板41的数量因空气粉尘的含量而定,对一般的状况而言,在本使用新型中设置3块即可。为了使粉尘在水箱6中沉淀的位置比较集中,方便清理,可将所述水箱6的底板61设置与水平线倾斜一定角度,这样粉尘就会在底板61上水平比较低的位置集中,然后再在该位置设置清理门就比较方便沉淀了。所述水箱6中的水位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淹过隔板2下端的锯齿缝或不锯齿尖都不有利于气水混合,固可在侧板62上适当的高度设置溢流孔63,当水位超过该溢流孔63时,水就会自行流出,保持设定的水位。风机在运作过程一般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为降低噪音的污染,还可在所述风机5出口处设置有消声器51,该消声器51可是一个与风机出口形状相同的双层筒状体。为方便于本专利技术的检修,还可在所述集尘腔3壁上设置有检修门31。权利要求1.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上部是一个粉尘收集器(1),粉尘收集器(1)中间由下端呈锯齿状的隔板(2)分成集尘腔(3)和清洗腔(4),集尘腔(3)上设置有粉尘吸入口(31),清洗腔(4)内壁上设置有挡水板(41),清洗腔(4)顶盖设置有空气出口(42),空气出口(42)处设置有风机(5),装置下部是连通集尘腔(3)和清洗腔(4)的水箱(6),水箱(6)中在隔板(2)下端(21)设置有涡流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41)的尾部(411)向下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41)为左右交叉向上叠加的多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底板(61)与水平线倾斜一定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侧板(62)上设置有溢流孔(6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出口处设置有消声器(5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腔(3)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3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上部是一个粉尘收集器,粉尘收集器中间由下端呈锯齿状的隔板分成集尘腔和清洗腔,集尘腔上设置有粉尘吸入口,清洗腔内壁上设置有挡水板,清洗腔顶盖设置有空气出口,空气出口处设置有风机,装置下部是连通集尘腔和清洗腔的水箱,水箱中在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涡流板;本专利技术除尘彻底,效率高,清理方便,能够对多台设备产生的粉尘集中处理;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的粉尘处理中。文档编号B01D47/02GK1958127SQ20061012280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周柏富 申请人:周柏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卷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上部是一个粉尘收集器(1),粉尘收集器(1)中间由下端呈锯齿状的隔板(2)分成集尘腔(3)和清洗腔(4),集尘腔(3)上设置有粉尘吸入口(31),清洗腔(4)内壁上设置有挡水板(41),清洗腔(4)顶盖设置有空气出口(42),空气出口(42)处设置有风机(5),装置下部是连通集尘腔(3)和清洗腔(4)的水箱(6),水箱(6)中在隔板(2)下端(21)设置有涡流板(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柏富
申请(专利权)人:周柏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