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及应用该装置的金属表面处理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3334 阅读:4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抛丸器安装空间,箱体前壁设有抛丸窗及密封护罩,顶部设有供料斗,供料斗通过进料管与抛丸器进料口连接;密封护罩下部设有回料斗,其特征是在箱体外部一侧竖直设置一绞龙,绞龙底部进料口与所述回料斗连通,绞龙顶部出料口与所述供料斗连通,钢丸通过绞龙从回料斗送至供料斗;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机,包括行走底座、操作室、控制箱、液压站、除尘器、抛丸器、移动支撑臂及钢丸供料循环器,其特征是钢丸供料循环器采用上述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采用二维移动支撑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强度高,提丸量大,故障率低,维修简化,工作稳定性提高,操作方便灵活,工作寿命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抛丸器进行金属表面处理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及应用该装置的金属表面处理机
技术介绍
在装备制造业,一些大型筒体结构如风力发电塔架、运输罐车及石化行业大型储油罐等均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一般通过喷丸冲击工件表面将锈蚀等附着物除掉并形成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再进行表面涂覆。长期以来,随着大型筒体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喷丸处理技术已从耗能高、噪音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采用喷枪、喷丸房并手动操作的开放式处理阶段进入抛丸机构三维操作,钢丸闭路循环,粉尘闭路回收的金属表面自动化处理阶段。尤其近年来,作为金属表面处理机的核心机构-钢丸闭路循环系统经历不断的改进,已从结构复杂, 体积庞大的钢丸循环系统发展成结构简化、钢丸流程缩短,结构小型紧凑的钢丸供料循环器,使整机操控灵活性、安全稳定性显著提高。现有的数控金属表面处理机主要包括行走底座、操作室、控制箱、液压站、除尘器、钢丸供料循环器、抛丸器及控制抛丸器位置的移动支撑臂。上述操作室、控制箱、液压站、除尘器及移动支撑臂设置在行走底座上,操作室通过控制箱与除尘器、钢丸供料循环器、抛丸器及行走底座电气连接,并通过液压站与移动支撑臂液压连接。现有钢丸供料循环器包括箱体,用于给抛丸器上料的上料电机、由上料电机驱动的双层链轮、啮合于双层链轮上的双链条及连接在双链条间的多个送料斗,抛丸器安装于箱体中部,与抛丸器对应的箱体前壁设有抛丸窗及伸出箱体的密封护罩。上料电机、多组双层链轮、双链条及多个送料斗环绕抛丸器设置在箱体内;在顶部链轮下方设有供料斗,供料斗通过供料管与抛丸器进料口连接;底部链轮上方设有回料斗,回料斗的回料口从箱体前壁伸出并与密封护罩接通;回料斗底部设有使钢丸落入箱底的回料孔。钢丸供料循环器的箱体后壁与移动支撑臂端部连接。整个设备采用PLC控制器通过电气及液压站控制电机及液压油缸的运行,实现抛丸器的三维运行操作。但现有钢丸供料循环器存在如下缺陷钢丸通过多个送料斗由链轮、链条传动结构在上料电机控制下环绕抛丸器运行并提供钢丸,提丸量小,设备噪音大,链轮、链条、料斗磨损严重,极易损坏,故障率高,维修量大,使用成本高,工作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及应用该装置的金属表面处理机,以绞龙代替链轮、链条及送料斗传送钢丸,使钢丸供料循环系统结构强度增强、提丸量增大、故障率降低,并使整个金属表面处理机维修简化,使用成本降低, 工作寿命延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抛丸器安装空间,与抛丸器对应的箱体前壁设有抛丸窗及伸出箱体的密封护罩,在箱体顶部设有供料斗,所述供料斗通过设有流量控制阀的进料管与抛丸器进料口连接;在密封护罩下部设有回料斗,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外部一侧竖直设置一绞龙,所述绞龙底部进料口通过回料管与所述回料斗连通,绞龙顶部出料口通过供料管与所述供料斗连通,钢丸通过绞龙从回料斗送至供料斗。在所述箱体后壁设有竖直铰轴。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机,包括行走底座、操作室、控制箱、液压站、除尘器、抛丸器、控制抛丸器位置的移动支撑臂及钢丸供料循环器,所述抛丸器安装于钢丸供料循环器内,所述操作室、控制箱、液压站、除尘器及移动支撑臂设置在行走底座上,操作室通过控制箱与除尘器、钢丸供料循环器、抛丸器及行走底座电气连接,并通过液压站与移动支撑臂液压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丸供料循环器采用上述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所述钢丸供料循环器的箱体后壁与所述移动支撑臂上端连接。所述移动支撑臂是能上下、前后移动的双四连杆型二维移动支撑臂。在所述双四连杆型二维移动支撑臂的上端设有竖直铰轴套。所述操作室、控制箱、液压站、移动支撑臂及除尘器是通过可回转士 180°的回转台设置在行走底座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出一种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及应用该装置的金属表面处理机,采用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代替现有链轮、链条及送料斗传送式钢丸供料循环器,由于绞龙是靠螺旋叶片的推力和物料离心力来输送物料,其结构强度高,提丸量大,传输性能显著增强,且故障率低,使维修简化,从而使应用该装置的金属表面处理机工作稳定性提高,使用成本降低,工作寿命延长,尤其金属表面处理机还采用了双四连杆型二维移动支撑臂控制抛丸操作,使设备整体结构及控制简化,移动范围扩大;采用具有士 180°回转功能回转台,可方便地完成生产线两侧工件的加工,操作方便灵活,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装入抛丸器的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采用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的金属表面处理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采用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的金属表面处理机的侧视图;图5是双四连杆型二维移动支撑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A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1箱体,2液压油缸,3进料管,31流量控制阀, 4供料斗,5供料管,6电机减速机,7绞龙,8抛丸器,9密封护罩,91抛丸窗,10回料斗,11回料管,12吸尘管,13竖直铰轴,14除尘器,15液压站,16控制箱,17滚轮电机, 18行走底座,19操作室,20回转台,B移动支撑臂,21竖杆,22上臂支撑臂,23连接件, 24下臂,25下臂支撑臂,26-27支撑座,28上臂,29竖直铰轴套,30操作面板,31滑轨, 32回转台驱动电机,33上臂液压油缸,34下臂液压油缸,35管架,36滚轮。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图1 图2示出一种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A,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设有抛丸器安装空间,与抛丸器8对应的箱体前壁设有抛丸窗91及伸出箱体的密封护罩9,在箱体顶部设有供料斗4,上述供料斗4通过设有流量控制阀31的进料管3与抛丸器8的进料口连接;在密封护罩9下部设有回料斗10,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外部一侧竖直设置一绞龙7,绞龙7底部进料口通过回料管11与上述回料斗10连通,绞龙顶部出料口通过供料管5与上述供料斗4连通,钢丸通过绞龙7从回料斗10送至供料斗4。在所箱体1后壁设有竖直铰轴13。上述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的作用是把抛出去的打击工件后落下的钢丸回收送到回料斗10,回料斗10把钢丸集中通过回料管11由绞龙7将钢丸运送到供料斗4并提供给抛丸器8,流量控制阀31调整供料斗提供的钢丸量。绞龙7是一种螺旋传送装置,主要由带进料口及出料口的筒体、安装在筒体内的螺旋体及电机传动系统等部件组成,绞龙是靠螺旋叶片的推力和物料离心力来输送物料,螺旋体由叶片和钢管轴焊接而成。如图所示,绞龙7通过电机减速机6获得螺旋体所需的转速,从而按喷射量要求输送钢丸。本实施例中, 绞龙采用了市售LC型垂直绞龙。采用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代替现有链轮、链条及送料斗传送式钢丸供料循环器,其结构强度高,提丸量大,传输性能显著增强,且故障率低,使维修简化,使用成本降低,工作寿命延长。实施例2图3 图5示出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机,包括行走底座18、操作室19、控制箱16、液压站15、除尘器14、抛丸器8、控制抛丸器位置的移动支撑臂B及钢丸供料循环器,上述抛丸器8安装于钢丸供料循环器内,上述操作室19、控制箱16、液压站15、除尘器14及移动支撑臂B设置在行走底座18上,本实施例中,移动支撑臂B采用了能上下、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绞龙式钢丸供料循环器,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抛丸器安装空间,与抛丸器对应的箱体前壁设有抛丸窗及伸出箱体的密封护罩,在箱体顶部设有供料斗,所述供料斗通过设有流量控制阀的进料管与抛丸器进料口连接;在密封护罩下部设有回料斗,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外部一侧竖直设置一绞龙,所述绞龙底部进料口通过回料管与所述回料斗连通,绞龙顶部出料口通过供料管与所述供料斗连通,钢丸通过绞龙从回料斗送至供料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学锋郑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北洋世纪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