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2432 阅读:4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其包括伞具顶部的伞骨与伞布的金属钉扣,该钉扣为一“U”型片材,两侧壁顶部形成有尖角,该尖角是穿过伞布的拼接边而错位搭接在一起形成封环。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是通过一“U”型片材的钉扣而实现,取代现有伞具结构中的针线缝合,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利用钉枪实现钉扣将伞骨与伞布的连接,如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该钉扣是采用金属片材制成,其将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更加牢固,即使经过多次开伞动作,既能保证开伞效果,又不会轻易磨损断开,提高使用效果;再者,采用钉枪工具进行机构化操作,可以保证伞骨与伞布连接性能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结构,特别是指伞具中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伞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用品,目前的伞具虽然种类多样,有多折伞、有直骨伞,但基本结构都是由伞布与伞骨构成,为了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必须确保伞布能随伞骨一起收折或伸展,伞布与伞骨需要间隔的连接固定在一起。而目前,伞布与伞骨的连接方式是使用针线人工将伞布缝固在伞骨上,因此会存在如下缺陷1、伞骨与伞布的连接寿命有限,由于针线为绵质或纤维材料制成,在打开伞具时, 连接针线需要克服伞骨上的阻力而对抗伞布向外伸展的惯性力,从而拉扯住伞布,使其始终紧贴伞骨,保持造型,长期使用中,使针线很容易磨断,影响使用效果;2、伞骨与伞布的每个缝合处都必须使针线绕伞骨缝合多圈,这样使得缝合工序必须在伞布与伞骨上同时进行,直接将伞布缝合在伞骨上,必须要手工完成,制作效率很低;3、由于人工操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操作不佳会缝穿伞布面,即不美观又会出现伞面浸水问题,因此伞布与伞骨固定性能不稳定。有鉴于前述分析,本设计人针对目前伞具结构中伞布与伞骨的连接机构进行研究改进,本案便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其可以实现伞骨与伞布连接固定的机械化,提高制作效率,同时有效增强了连接处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具顶部的伞骨与伞布的金属钉扣,该钉扣为一 “U”型片材,两侧壁形成有尖角,该尖角是穿过伞布的拼接边而错位搭接在一起形成封环。上述“U”型片材两侧壁的尖角是分别形成一个及一个以上。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的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是通过一“U”型片材的钉扣而实现,取代现有伞具结构中的针线缝合,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利用钉枪实现钉扣将伞骨与伞布的连接,如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该钉扣是采用金属片材制成,其将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更加牢固,即使经过多次开伞动作,既能保证开伞效果,又不会轻易磨损断开,提高使用效果;再者,采用钉枪工具进行机构化操作,可以保证伞骨与伞布连接性能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钉扣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钉扣扣合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其可适用于现有的伞具结构,用于将伞布1与伞骨2进行固定,本技术的关键在于是由钉扣3实现伞布与伞骨2的连接,所述的钉扣3为一“U”型片材,两侧壁31上形成的尖角32,此处两侧壁31的尖角32是分别设置两个。由于为金属片材,则钉扣3可以形成为一排排的结构,并放置于钉枪中进行操作。具体在制作时,若伞具结构包含8根伞骨2,则对应的伞布1由8块布料拼合而缝制在一起,形成8条拼接边,将伞骨2分别对置于伞布1的拼接边处,利用钉枪将钉扣3抱扣于伞骨2与伞布1的拼接边处,便可将伞骨2与伞布1固定连接在一起,即伞骨2是置于钉扣3的两侧壁31之间,而两侧壁31的尖角32是穿过伞布1的拼接边而错位的搭接在一起形成封环,如图3所示。由于本技术是通过一“U”型片材的钉扣3实现伞骨2与伞布1的连接,取代现有伞具结构中的针线缝合,首先可以利用钉枪实现钉扣3将伞骨2与伞布1的连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该钉扣3是采用金属片材制成,其将伞骨2与伞布1的连接更加牢固, 即使经过多次开伞动作,既能保证开伞效果,又不会轻易磨损断开,提高使用效果;再者,采用钉枪工具进行机构化操作,可以保证伞骨2与伞布1连接性能的稳定性。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具顶部的伞骨与伞布的金属钉扣,该钉扣为一 “U”型片材,两侧壁形成有尖角,该尖角是穿过伞布的拼接边而错位搭接在一起形成封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U”型片材两侧壁的尖角是分别形成一个及一个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其包括伞具顶部的伞骨与伞布的金属钉扣,该钉扣为一“U”型片材,两侧壁顶部形成有尖角,该尖角是穿过伞布的拼接边而错位搭接在一起形成封环。由于本技术的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是通过一“U”型片材的钉扣而实现,取代现有伞具结构中的针线缝合,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利用钉枪实现钉扣将伞骨与伞布的连接,如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该钉扣是采用金属片材制成,其将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更加牢固,即使经过多次开伞动作,既能保证开伞效果,又不会轻易磨损断开,提高使用效果;再者,采用钉枪工具进行机构化操作,可以保证伞骨与伞布连接性能的稳定性。文档编号A45B25/00GK202095688SQ201120132930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坤民 申请人:厦门盛晖洋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骨与伞布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具顶部的伞骨与伞布的金属钉扣,该钉扣为一“U”型片材,两侧壁形成有尖角,该尖角是穿过伞布的拼接边而错位搭接在一起形成封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盛晖洋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