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绍先专利>正文

大苗打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1820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苗打眼器,包括有一眼器、一连接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器有一自小到大的圆筒形器头(1)和一半圆筒形容土器(2),连接杆(3)焊接在半圆形容土器(2)的挡板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防护套(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圆筒形器头、容土器及防护套,具有实用、省工、高效,并且打眼性能强,眼形规范,防止手起水泡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造林工具,特别是涉及各类杨柳截杆大苗造林的打眼工具。
技术介绍
现有造林工具品种繁多,结构功能也不一样,使用现有的截杆造林工具打眼栽植大苗,劳累费时,所植苗木难以达到所需深度,成活率低难管理,就是成活后的苗木、生长好的中幼林都经不起大风、水自然灾害的袭击,易造成倒杆废树,甚至导致造林的失败,给广大林农造林单位以致命的打击,专门用于杨柳类截杆大苗造林的打眼工具,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打眼器不实用,并且用久了手会起水泡,影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省工、高效并能用于各类杨柳截杆大苗打眼的大苗打眼器。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苗打眼器,包括有一眼器、一连接杆, 所述的眼器由一自小到大的圆筒形器头和一半圆筒形容土器组成,连接杆焊接在半圆形容土器的挡板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防护套。本技术由于圆筒形器头、容土器及防护套,具有实用、省工、高效,并且打眼性能强,眼形规范,防止手起水泡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从图1可知,本技术全部是用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包括有眼器、连接杆3,眼器有一自然斜行的自小到大的圆筒形器头1和一半圆筒形容土器2,连接杆3直接焊接在容土器2的挡板上,器头1留有一缺口,用作除去器头积土,在连接杆3上设有一个布制或其它软质材料制成的防护套4。本技术可以依据所植苗木大小,加工成相应大小的打眼器,准则以苗木能插进为宜。 本技术可用作各类杨柳截杆大苗的打眼工具,也可用作各类树木深施肥料和有关栏设排杆,棚架立柱的打眼工具。权利要求1.一种大苗打眼器,包括有一眼器、一连接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器有一自小到大的圆筒形器头(1)和一半圆筒形容土器(2),连接杆(3)焊接在半圆形容土器(2)的挡板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防护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苗打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头(1)留有一缺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苗打眼器,包括有一眼器、一连接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器有一自小到大的圆筒形器头(1)和一半圆筒形容土器(2),连接杆(3)焊接在半圆形容土器(2)的挡板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防护套(4)。本技术由于圆筒形器头、容土器及防护套,具有实用、省工、高效,并且打眼性能强,眼形规范,防止手起水泡的优点。文档编号A01C5/04GK202095261SQ2011201583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刘立武, 刘绍先 申请人:刘绍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苗打眼器,包括有一眼器、一连接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器有一自小到大的圆筒形器头(1)和一半圆筒形容土器(2),连接杆(3)焊接在半圆形容土器(2)的挡板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防护套(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武刘绍先
申请(专利权)人:刘绍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