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太才专利>正文

洗煤分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94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洗煤工艺中分离洗煤中水分的洗煤分水器,调整安装于分水器壳体顶盖后端的调节杆改变α角的大小,洗煤从过滤筛上方的进料斗入过滤筛过滤后再入出料端下方的输送皮带,在安装于分水器壳体壁上的电动机作用下洗煤中的水分及煤泥落进分水器壳体内腔对称安装的粗、细过滤网,过滤后泥水混合物从分水器壳体的a区或b区汇集于细过滤网下料口处的泥水混合物收集管中,再经与它连接的泥水混合物输送管入洗煤脱水机脱水后可作民用燃料掺和物。分水器壳体的内腔下方有出水口通接水槽,从分水器壳体内腔中的c区过滤后的“清洁”水经出水口入接水槽再循环利用。这种洗煤分水器能提高煤的回收率10-15%,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水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洗煤工艺生产中分离洗煤中水分的洗煤分水器
技术介绍
在洗煤工艺生产中,经去除石块、夹石或其它杂物的成品煤-洗煤中都含大量水分,为了将洗煤中的煤、水分离,一般都要用沉淀池,沉淀后的水作为循环水再次利用,泥淀物作为成品煤送入下道工序,如炼焦工序等,这种传统方法或装置占地面积大,初期设备投资昂贵,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除此,为了分离洗煤中的煤泥或过滤煤泥中的水有采用高频筛的工艺或装置,它能起到过滤水的作用,但高频筛工艺或装置可破坏煤的颗粒结构,产生更多的煤泥,浪费更大,也不便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煤的回收率、使用范围广及无环境污染的洗煤分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金属材质(如不锈钢板或普通金属板材)制作一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的分水器壳体,分水壳体的顶盖后端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板一头连接有过滤网的过滤筛,经活动铰链将过滤筛的出料端连接在分水器壳体的顶盖前端,输送皮带位于过滤筛出料端的下方。在过滤筛的进料端上方有下料斗,为了让洗煤在过滤筛上能顺流而下,过滤筛与分水器壳体顶盖表面之间有一夹角α,α的角度大小可随调节杆的伸缩而变化。在分水器壳体的壁上安装有能使分水器壳体及过滤筛产生振动的电动机,在分水器壳体的内腔纵向或横向面两边对称安装有N(N≥1的整数)组粗过滤网及细过滤网,粗过滤网、细过滤网将分水器壳体内腔分成a区、b区、c区,在细过滤网的下料口处连有泥水混合物收集管,混水混合物收集管经泥水混合物输送管连洗煤脱水机。在分水器壳体的下方开有出水口,靠近出水口安装有接水槽,在分水器壳体的底部装有支撑,支撑与分水器壳体的底部之间用橡皮垫过渡。分水器壳体底部与水平面成β角,β角的大小可由分水器壳体前端或后端的支撑高度差Δh=h1-h2或高度比dh=h1/h2来确定,可取Δh≥0或dh≥1。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洗煤分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获得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洗煤分水器对含煤量大于10%的煤矿中的煤在经洗煤后都能将煤、水分离,变废为宝,具有极大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一台洗煤分水器加上其配套设施,回收的煤相当于一座年产10万吨煤的小型煤矿。2、就同等煤质而言,与传统工艺相比,可提高煤的回收率10-15%。3、能将煤泥中水分分离出来,水可回收再循环利用,去水后的煤泥可作民用燃料(如蜂高煤)的掺和料。4、尤其适用于回收煤夹石中的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洗煤水分水器的结构剖视示意图,亦为本专利技术的摘要附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向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洗煤分水器包括下料斗1、调节杆2、电动机3、过滤筛4、铰链5、粗过滤网6、输送皮带7、分水器壳体8、细过滤网9、支撑10、接水槽11、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泥水混合物输送物管13、洗煤脱水机14。如图1所示,在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的分水器壳体8的顶盖后端安装有调节杆2,调节杆2的一头与有过滤网的过滤筛4相连,这种相连需采用活动连接,所述铰链5为活动铰链。过滤筛4的出料端与分水器壳体8的顶盖前端有铰链5相连接。旋动调节杆2可改变过滤筛4与分水器壳体8顶盖面之间夹角α的大小。在分水器壳体8前端于过滤筛4出料端的下方有输送皮带7,从过滤筛4经煤、水分离后的成品煤可由输送皮带7输送到下道工序,如煤焦工序。在过滤筛4的进料端上方有下料斗1,洗煤从下料斗1下落到过滤筛4上,洗煤中的水及煤泥经过滤筛4上的过滤网漏出进入分水器壳体8内腔中的a区。分水器壳体8的壁上安装有电动机3,电动机3可选用1.1kw的振动电机,安装位置最佳选在分水器壳体8的后端壁上,启动电动机3可使分水器壳体8连同过滤筛4产生振动,加快过滤筛4上洗煤中的水分分离。如图2所示,在分水器壳体8内腔安装有N(N≥1的整数)组粗过滤网6及细过滤网9,粗过滤网6可选用不锈钢丝编织的100目过滤网,细过滤网9可选用不锈钢编织的120目过滤网。粗过滤网6及细过滤网9将分水器壳体8的内腔分成a区、b区、c区,粗过滤网6或细过滤网9在分水器壳体8内腔的安装位置最佳为纵向面两边或横向面两边成对称式分布。过滤筛4的宽度w1小于a区中粗过滤网6的顶端间距w2,即w1<w2,可使流经过滤筛4上洗煤中的水及携带的煤泥从过滤筛4上的过滤网下落到分水器壳体8内腔中的a区。在伸出分水器壳体8底部的细过滤网9的下料口处装有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从粗过滤网6及细过滤网9的a区或b区出来的泥水混合物可进入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的出口与泥水混合物输送管13的入口相连,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与泥水混合物输送管13可选用套接方式,泥水混合物输送管13的出口连洗煤脱水机14,所述洗煤脱水机14为ZL200520049991.9的专利技术。在分水器壳体8的内腔下方有出水口12,靠近出水口12安装有接水槽11(如图3所示)。在可产生振动的电动机3的作用下,分水器壳体8连同过滤筛4处于不停地非高频振动状态,过滤筛4上洗煤中的水分及含水分的煤泥进入a区,经粗过滤网6的作用,水及更细的煤泥进入b区,经细过滤网9的再次过滤,进入c区的全是过滤水,c区中的过滤水经分水器壳体8内腔下方的出水口12流入接水槽11,接水槽11的过滤水可作为循环水再供洗煤用;而存于a区或b区的粗细泥水混合物同时流到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再经泥水混合物输送物13送洗煤脱水机14脱水,脱水后的煤泥可用作民用燃料(如作为打制蜂窝煤的掺和物)。在分水器壳体8的底部前端或后端安装有支撑10,支撑10与分水管壳体8底部之间要用橡皮垫作为过渡,这样不断振动的分水器壳体8不会与支撑10发生刚性碰撞。安装时,分水器壳体8后端底部的支撑10可高于分水器壳体8前端底部的支撑10,这样分水器壳体8的底或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β,使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中的泥水混合物能较顺畅地流入泥水混合物输送管13。实施时,照附图安装或调试好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洗煤分水器,启动电动机3,使分水器壳体8连同过滤筛4处于非高频振动状态,将洗煤不间断地从下料斗1落到过滤筛4上,经过滤筛4过滤后,成品煤入输送皮带7送炼焦等工序,洗煤中的水或煤泥从粗过滤网6及细过滤网9过滤后,粗、细煤泥从a区、b区进入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过滤后的“清洁”水从c区流入分水器壳体8内腔下方的出水口12流到接水槽11中,作为循环水再利用,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中的泥水混合物经泥水混合物输送管13入洗煤脱水机14进行脱水处理,达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有下料斗(1)、调节杆(2)、电动机(3)、过滤筛(4)、铰链(5)、粗过滤网(6)、输送皮带(7)、分水器壳体(8)、细过滤网(9)、支撑(10)、接水槽(11)、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泥水混合物输送管(13)、洗煤脱水机(14)的洗煤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分水器壳体(8)的顶盖后端安装有调节杆(2),调节杆(2)的一头与有过滤网的过滤筛(4)相连,过滤筛(4)的出料端与分水器壳体(8)的顶盖前端有铰链(5)相连接,在分水器壳体(8)前端于过滤筛(4)出料端的下方有输送皮带(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有下料斗(1)、调节杆(2)、电动机(3)、过滤筛(4)、铰链(5)、粗过滤网(6)、输送皮带(7)、分水器壳体(8)、细过滤网(9)、支撑(10)、接水槽(11)、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泥水混合物输送管(13)、洗煤脱水机(14)的洗煤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分水器壳体(8)的顶盖后端安装有调节杆(2),调节杆(2)的一头与有过滤网的过滤筛(4)相连,过滤筛(4)的出料端与分水器壳体(8)的顶盖前端有铰链(5)相连接,在分水器壳体(8)前端于过滤筛(4)出料端的下方有输送皮带(7);下料斗(1)位于过滤筛(4)的进料端上方;分水器壳体(8)的壁上安装有电动机(3),在分水器壳体(8)内腔安装的N组粗过滤网(6)、细过滤网(9)将分水器壳体(8)的内腔分成a区、b区、c区;在伸出分水器壳体(8)底部的细过滤网(9)的下料口处装有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泥水混合物收集管(13′)的出口与泥水混合物输送管(13)的入口相连,泥水混合物输送管(13)的出口连洗煤脱水机(14);在分水器壳体(8)的内腔下方有出水口(12),靠近出水口(12)安装有接水槽(11);在分水器壳体(8)的底部前端或后端安装有支撑(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太才
申请(专利权)人:戴太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