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初始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29355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初始定位装置,它主要由凹模座、下模座、顶杆和气槽组成;所述的凹模座固定在下模座上,在凹模座位于料带的下方开设垂直孔,在下模座上开设气槽,该气槽的内端出口与凹模座上的垂直孔相通,气槽的外端入口连接气源;所述的顶杆活动穿置于凹模座的垂直孔内,其顶端在气流的作用下可穿出凹模座的凹模面。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顶杆是由穿过气槽的气流驱动而实现上下浮动,其在常态下位于凹模面的下方,生产中不会影响送料和不会对在料带上产生刮痕,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出的冲压件品质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初始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生产中在刚开始引料时,如果没有准确定位经常会出现部分凸模由于没有全部冲裁而引起凸模折断的现象。特别是引线框架模具,凸模一般都很小,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要在模具的前面增加初始定位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传统的结构采用如图ι所示,初始定位顶杆1’用弹簧2’ 一直顶着,虽然也能达到初始定位的效果,但由于生产中顶杆1’ 一直会顶着冲压材料,材料上容易产生外观的不良,而且有时会影响到送料从而影响到模具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出的冲压件品质好的模具初始定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模具初始定位装置,它主要由凹模座、下模座、顶杆和气槽组成;所述的凹模座固定在下模座上,在凹模座位于料带的下方开设垂直孔,在下模座上开设气槽,该气槽的内端出口与凹模座上的垂直孔相通,气槽的外端入口连接气源;所述的顶杆活动穿置于凹模座的垂直孔内,其顶端在气流的作用下可穿出凹模座的凹模面。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的顶杆是由穿过气槽的气流驱动而实现上下浮动,其在常态下位于凹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初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凹模座、下模座、顶杆和气槽组成;所述的凹模座固定在下模座上,在凹模座位于料带的下方开设垂直孔,在下模座上开设气槽,该气槽的内端出口与凹模座上的垂直孔相通,气槽的外端入口连接气源;所述的顶杆活动穿置于凹模座的垂直孔内,其顶端在气流的作用下可穿出凹模座的凹模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向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特克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