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桶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4688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桶盖板,包括马桶盖和马桶座圈,马桶盖配合在马桶座圈的上方;马桶座圈的顶端面设有方便坐靠的第一弧面结构,马桶盖的底端面设有方便倚靠并与马桶座圈的第一弧面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弧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别对马桶座圈的顶端面和马桶座圈的底端面进行改进,使马桶座圈的顶端面具有与人体的相关部位相适配的第一弧面结构,使马桶盖的底端面具有与人体的背部相适配的第二弧面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人们利用马桶进行方便的舒适度,并有助于人们进行放松、缓解疲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坐靠和倚靠的马桶盖板
技术介绍
马桶盖板一般包括马桶盖和马桶座圈,马桶座圈和马桶盖可转动地配合在马桶座上,且马桶盖配合在马桶座圈的上方。有了马桶座圈,人们可以坐靠在马桶座圈上很舒适地方便,有了马桶盖,可以在人们方便后盖在马桶座圈上,方便人们冲水和避免臭气弥漫。然而,现有技术的马桶座圈的顶端面一般呈直面结构,或者有一定的弧度,但弧度不够明显, 因而人长时间坐在上面方便时,舒适度不够,身体相关部位会发麻。现有技术的马桶盖的底端面多呈直面结构或呈盖状结构,因而现有技术的马桶盖一般只有方便人们冲水和避免臭气弥漫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马桶盖板,它分别对马桶盖和马桶座圈进行改进,使之分别方便倚靠和坐靠,从而使人们利用马桶进行方便时更加舒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桶盖板,包括马桶盖和马桶座圈,马桶盖配合在马桶座圈的上方;马桶座圈的顶端面设有方便坐靠的第一弧面结构,马桶盖的底端面设有方便倚靠并与马桶座圈的第一弧面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弧面结构。所述第一弧面结构为前后两端高、中后部低的弧面结构。所述第二弧面结构为前后两端低、中后部高的弧面结构。所述第一弧面结构的中后部至前端呈渐次上凸的第三弧面结构,所述第一弧面结构的后端至中后部呈渐次下凹的第四弧面结构。所述第二弧面结构的中后部至前端呈渐次上凹的第五弧面结构,所述第二弧面结构的后端至中后部呈渐次下凸的第六弧面结构。所述马桶座圈的底端面呈直面结构。所述马桶盖的顶端面呈直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的马桶盖板相比,由于本技术的马桶座圈的顶端面设有方便坐靠的第一弧面结构,马桶盖的底端面设有方便倚靠的第二弧面结构,使得人们利用马桶进行方便时,可以舒适地坐靠在马桶座圈的第一弧面结构上,同时可以舒适地倚靠在马桶盖的第二弧面结构上。因此,本技术经过改进后,大大提高了人们利用马桶进行方便的舒适度,特别是给老人、小孩、方便时间较长的人利用马桶进行方便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并有助于人们进行放松、缓解疲劳。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马桶盖板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马桶盖打开);图2是图1中本技术的左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马桶盖闭合);图4是图3中本技术的左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马桶盖板,包括马桶盖2和马桶座圈 1,马桶盖2配合在马桶座圈1的上方;马桶座圈1的顶端面设有方便坐靠的第一弧面结构 11,马桶盖2的底端面设有方便倚靠并与马桶座圈的第一弧面结构11相适配的第二弧面结构21。其中,马桶座圈1的第一弧面结构11为前后两端高、中后部低的弧面结构,特别的,该第一弧面结构11的中后部至前端呈渐次上凸的第三弧面结构12,该第一弧面结构11的后端至中后部呈渐次下凹的第四弧面结构13,且第三弧面结构12与第四弧面结构13之间呈平滑过渡;马桶盖2的第二弧面结构21为前后两端低、中后部高的弧面结构,特别的,该第二弧面结构21的中后部至前端呈渐次上凹的的第五弧面结构22,该第二弧面结构21的后端至中后部呈渐次下凸的第六弧面结构23,且第五弧面结构22和第六弧面结构23之间呈平滑过渡;马桶座圈1的底端面14呈直面结构,因此,马桶座圈1的底端面14能够与马桶座的顶端相适配;马桶盖2的顶端面M呈直面结构,因此,马桶盖2在闭合状态下可供人们坐靠。本技术的一种马桶盖板,由于其马桶座圈顶端面的第一弧面结构11的设计与人体的对应部位相适配,因此,用户坐靠在马桶座圈1上进行方便时,会感觉特别舒适。 此外,该马桶座圈顶端面的设计,还特别适合老人、小孩、方便时间较长的人使用。老人、小孩、方便时间较长的人坐靠在马桶座圈的第一弧面结构11上进行方便时不仅坐姿舒适,而且其方便时间较长后,也不会有酸痛、发麻感。本技术的一种马桶盖板,其马桶盖2的第二弧面结构21的设计,可供用户方便时倚靠用户,特别是老人、小孩或者方便时间较长的人,方便时倚靠在马桶盖的第二弧面结构21上,增加了其身体部位与马桶的接触面积,因而有利于使其身体进一步得到放松,缓解疲劳。此外,该马桶盖2的底端面的特殊设计,能够与人体的背部相适配,使人倚靠时更加舒适。其马桶盖2的第二弧面结构21的设计,还可以使马桶盖2的底端面与马桶座圈1的顶端面相互适配,即马桶盖2在闭合状态下(如图3、图4所示),其第二弧面结构21 与马桶座圈的第一弧面结构11相互吻合,这就避免了马桶冲水时水花外溅和臭气向外弥漫的情况发生。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马桶盖板,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马桶盖板,包括马桶盖和马桶座圈,马桶盖配合在马桶座圈的上方;其特征在于马桶座圈的顶端面设有方便坐靠的第一弧面结构,马桶盖的底端面设有方便倚靠并与马桶座圈的第一弧面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弧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结构为前后两端高、中后部低的弧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面结构为前后两端低、中后部高的弧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结构的中后部至前端呈渐次上凸的第三弧面结构,所述第一弧面结构的后端至中后部呈渐次下凹的第四弧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面结构的中后部至前端呈渐次上凹的第五弧面结构,所述第二弧面结构的后端至中后部呈渐次下凸的第六弧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端面呈直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盖的顶端面呈直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马桶盖板,包括马桶盖和马桶座圈,马桶盖配合在马桶座圈的上方;马桶座圈的顶端面设有方便坐靠的第一弧面结构,马桶盖的底端面设有方便倚靠并与马桶座圈的第一弧面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弧面结构。本技术分别对马桶座圈的顶端面和马桶座圈的底端面进行改进,使马桶座圈的顶端面具有与人体的相关部位相适配的第一弧面结构,使马桶盖的底端面具有与人体的背部相适配的第二弧面结构,因此,本技术大大提高了人们利用马桶进行方便的舒适度,并有助于人们进行放松、缓解疲劳。文档编号A47K13/24GK202086410SQ20112020457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林孝发, 林孝山 申请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桶盖板,包括马桶盖和马桶座圈,马桶盖配合在马桶座圈的上方;其特征在于:马桶座圈的顶端面设有方便坐靠的第一弧面结构,马桶盖的底端面设有方便倚靠并与马桶座圈的第一弧面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弧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