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327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0~40份、白芍10~40份、熟地10~40份、生地10~40份、山萸肉5~30份、补骨脂5~30份、川贝5~20份、乌贼骨5~30份、仙鹤草5~30份、侧柏叶5~30份、血余炭5~30份、地榆炭5~30份、白芨5~30份、槐花5~30份、黄柏5~30份、炒白果仁5~30份、蛇床子5~30份、沙苑子1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补气养血、祛淤止痛、养阴生津、滋补肝肾之功效,其治疗月经不调疗效可靠。该组合物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组分药性平和、无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月经不调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近几年,由于生活压力、生育、 流产等原因,很多年轻女性就开始月经不调。女性月经不调已经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目前,西医药治疗月经不调常采用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因物理疗法、 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月经不调,并存在着治疗周期长、治疗成本高、疗效不明显的不足。手术治疗因固有的危险性、疗效的不确定性难以为患者接受。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指出月经病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月经不调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宜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宜祛淤止痛。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月经不调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医物理疗法、药物治疗药对月经不调存在治疗周期长、治疗成本、不能根治及手术治疗具有危险性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0 40份、白芍10 40份、熟地 10 40份、生地10 40份、山萸肉5 30份、补骨脂5 30份、川贝5 20份、乌贼骨 5 30份、仙鹤草5 30份、侧柏叶5 30份、血余炭5 30份、地榆炭5 30份、白芨 5 30份、槐花5 30份、黄柏5 30份、炒白果仁5 30份、蛇床子5 30份、沙苑子 10 4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30份、白芍30份、熟地30份、生地30份、山萸肉15份、 补骨脂15份、川贝10份、乌贼骨15份、仙鹤草15份、侧柏叶15份、血余炭15份、地榆炭15 份、白芨15份、槐花15份、黄柏15份、炒白果仁15份、蛇床子15份、沙苑子3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以补气养血、祛淤止痛、 养阴生津、滋补肝肾为治则,精选药物组方,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敛汗、利水消肿;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熟地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痛调经;山萸肉、沙苑子补益肝肾、固经止血、缩尿;补骨脂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川贝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乌贼骨收敛止血、涩精止带、收湿敛疮;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解毒;侧柏叶、槐花、地榆炭凉血止血、祛湿滋阴、清肝泻火;血余炭消瘀止血、利小便;白芨收敛止血、消肿止痛;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炒白果仁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蛇床子温肾壮阳、祛风燥湿。本专利技术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其药效优于单味药物的效果,能够以达到标本兼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70%。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30g、白芍30g、熟地30g、生地30g、山萸肉15g、补骨脂15g、川贝10g、乌贼骨15g、仙鹤草15g、侧柏叶15g、血余炭15g、地榆炭15g、白芨15g、槐花15g、黄柏15g、炒白果仁15g、蛇床子15g、沙苑子30g。实施例2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log、白芍20g、熟地40g、生地10g、山萸肉25g、补骨脂5g、川贝15g、乌贼骨10g、仙鹤草30g、侧柏叶5g、血余炭20g、地榆炭30g、白芨5g、槐花10g、黄柏20g、炒白果仁10g、蛇床子10g、沙苑子 25g。实施例3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40g、白芍10g、熟地20g、生地20g、山萸肉5g、补骨脂10g、川贝20g、乌贼骨20g、仙鹤草5g、侧柏叶 10g、血余炭10g、地榆炭20g、白芨10g、槐花20g、黄柏5g、炒白果仁20g、蛇床子5g、沙苑子 20g。实施例4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0g、白芍40g、熟地10g、生地40g、山萸肉10g、补骨脂30g、川贝5g、乌贼骨30g、仙鹤草10g、侧柏叶30g、血余炭5g、地榆炭10g、白芨20g、槐花30g、黄柏10g、炒白果仁30g、蛇床子20g、沙苑子40g。实施例5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5g、白芍25g、熟地15g、生地15g、山萸肉30g、补骨脂20g、川贝15g、乌贼骨25g、仙鹤草20g、侧柏叶20g、血余炭30g、地榆炭5g、白芨35g、槐花5g、黄柏25g、炒白果仁5g、蛇床子30g、沙苑子 10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5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40例,年龄20 45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三、疗效标准(1)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好转;(3)有效症状和体征一部分好转;(4)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 一 6个月,痊愈98例,随访未见复发;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病例1:于某,42岁。患者就诊自诉近一年月经紊乱,18 20天一潮,历8 10天干净,经量多,色淡红,时挟血块。其面色白,神疲乏力,头晕,腰酸痛,舌质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诊为月经失调。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7天,月经干净,症状改善; 继续服药30天,月经基本恢复正常。病例2 姚某,40岁。患者近半年月经周期延后,50 70天一潮,经量偏少,色淡红带粘液,形体肥胖,咽中有痰,胃纳欠佳,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腻,脉细滑。诊为月经失调,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治疗半年,月经周期30 40天一潮,经量增加。病例3:于某,28岁。患者近两月出现月经频发,20 23天一潮,今月经来潮第二、三天,量多,色暗红,夹血块,平时带下量多,色黄白,伴小腹疼痛,胸闷,呕恶,胃纳欠佳, 小便黄,大便烂,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月经失调。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治疗5天,月经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0~40份、白芍10~40份、熟地10~40份、生地10~40份、山萸肉5~30份、补骨脂5~30份、川贝5~20份、乌贼骨5~30份、仙鹤草5~30份、侧柏叶5~30份、血余炭5~30份、地榆炭5~30份、白芨5~30份、槐花5~30份、黄柏5~30份、炒白果仁5~30份、蛇床子5~30份、沙苑子1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晖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