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327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乌梅5~25份、干姜5~25份、附子5~20份、桂枝5~20份、人参5~20份、黄连5~15份、黄柏5~20份、当归5~20份、蒲公英5~30份、破故纸5~20份、肉豆蔻5~20份、茯神5~30份、五味子5~25份、元胡10~40份、白及5~20份、益母草5~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温中散寒、清热散结、健运脾胃、固肠止泻、滋肾生津的功效,其配制简便、成本低、药源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疗效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泄泻亦称“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一般无脓血和里急后重。大便质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如水而势急者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泄泻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止泻药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药效较强的额复方樟脑酊和可待因。但是,上述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存在着治标不治本的不足。中医认为泄泻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外因主要为感受六淫之邪,但其中以寒湿暑热等因引起的较为多见,湿邪关系最大;其次为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肝肾因素所引起的泄泻,也多在脾虚基础上产生。病理变化为外邪侵袭脾胃,致脾胃升降失司,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其次为过食肥甘,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或为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而致泄泻;平素脾胃虚弱,复因情志失调,以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若劳倦内伤,久病缠绵,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或年老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脾失温煦,则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泄泻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两者互相影,互为因果。针对泄泻的发病机理,以运脾祛湿为治则,进行辩证的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缓解症状不能治本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方便、 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口苦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乌梅5 25份、干姜5 25份、附子5 20 份、桂枝5 20份、人参5 20份、黄连5 15份、黄柏5 20份、当归5 20份、蒲公英5 30份、破故纸5 20份、肉豆蔻5 20份、茯神5 30份、五味子5 25份、元胡 10 40份、白及5 20份、益母草5 3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乌梅15份、干姜15份、附子10份、桂枝12份、人参12份、黄连8份、黄柏12份、当归12份、蒲公英20份、破故纸12份、肉豆蔻12份、茯神20份、五味子 15份、元胡30份、白及12份、益母草2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以温中散寒、清热散结、 健运脾胃、固肠止泻、滋肾生津为治则,精选药物组方,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乌梅敛肺温中、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干姜、附子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莠寒除湿;桂枝、元胡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当归补血活血、补气生精;蒲公英、益母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入阳明胃;破故纸、 肉豆蔻温中涩肠、行气消食、升达脾胃,收敛滑泄;茯神健脾利温;五味子敛肺滋肾、益气生津、温中止泻;白及泄胃热、收敛散结。本专利技术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其药效优于单味药物的效果,能够以达到标本兼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植物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65%。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经的中药原料组成乌梅15g、干姜 15g、附子10g、桂枝12g、人参12g、黄连8g、黄柏12g、当归12g、蒲公英20g、破故纸12g肉豆蔻12g、茯神20g、五味子15g、元胡30g、白及12g、益母草20g。实施例2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经的中药原料组成乌梅5g、干姜 20g、附子5g、桂枝15g、人参15g、黄连15g、黄柏5g、当归15g、蒲公英30g、破故纸5g肉豆蔻 15g、茯神5g、五味子25g、元胡40g、白及15g、益母草5g。实施例3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经的中药原料组成乌梅25g、干姜 5g、附子20g、桂枝5g、人参5g、黄连5g、黄柏15g、当归5g、蒲公英15g、破故纸20g肉豆蔻 5g、茯神30g、五味子20g、元胡10g、白及5g、益母草15g。实施例4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经的中药原料组成乌梅20g、干姜 10g、附子15g、桂枝10g、人参20g、黄连10g、黄柏10g、当归20g、蒲公英5g、破故纸15g肉豆蔻10g、茯神15g、五味子5g、元胡20g、白及10g、益母草30g。实施例5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经的中药原料组成乌梅log、干姜 25g、附子12g、桂枝20g、人参10g、黄连12g、黄柏20g、当归10g、蒲公英10g、破故纸IOg肉豆蔻20g、茯神25g、五味子10g、元胡15g、白及20g、益母草10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5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20例,其中男55例,女65例,其年龄5 65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本中药组合物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服药期间忌辛辣、寒凉食物、海产品等发物。三、疗效标准(1)临床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好转;(3)有效症状和体征一部分好转;(4)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0 30天后,痊愈78例,随访未见复发; 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蔡某,男,34岁。就诊时,患者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舌淡红,脉弦。诊断为泄泻。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汤药3天,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继续服药10天后,症状和体征消失,痊愈;继续巩固服药6天,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病例2张某,男,14岁。就诊时自诉便泄2天。每日大便5 6次,气味酸臭,腹痛不适,泻后痛减。呕吐2次,不思饮食。舌淡红,苔厚腻,脉滑实。诊断为泄泻。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汤药12天,症状和体征消失,痊愈。病例3邹某,男,6岁。就诊时高热3天,体温最高40. 10C,用西药退热药后热退,汗闭后热又升,反复不退,微咳涕少,大便泄泻,色黄稀薄,每日2 3次。舌红苔薄白,诊断为泄泻。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汤药6天,症状和体征消失,痊愈。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乌梅5~25份、干姜5~25份、附子5~20份、桂枝5~20份、人参5~20份、黄连5~15份、黄柏5~20份、当归5~20份、蒲公英5~30份、破故纸5~20份、肉豆蔻5~20份、茯神5~30份、五味子5~25份、元胡10~40份、白及5~20份、益母草5~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晖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