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光德专利>正文

雨水接收饮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16812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接收饮用装置,包括集水池,集水池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集水池是上宽下窄的漏斗状,集水池底部设置出水管,集水池顶部设置上盖,集水池上设置支撑架。它可将雨水直接收集起来,以便用于人畜饮水或农田灌溉。为确保水质尽可能的不受外界污染,集水池的上方安装上盖,下雨时将上盖打开,收集雨水;无雨时可将上盖闭合,防止进入灰尘和杂物,影响水质,确保水质干净卫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安装使用简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接收饮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节能问题更加的重视。特别是全球的水资源越来越紧张,如何充分收集和利用天然的水资源成了人们研究的新的方向。雨水是天然的淡水资源,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例如我国西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如果将雨水有效的收集储存,不仅可以解决人畜的饮用,还可以解决农田用水等问题。但是目前没有可大范围实际推广应用的雨水收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接收饮用装置,它可以有效地收集雨水,并且保证收集的雨水的干净卫生。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集水池,集水池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集水池是上宽下窄的漏斗状,集水池底部设置出水管,集水池顶部设置上盖,集水池上设置支撑架。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集水池上部设有上沿;上盖由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构成;第一上盖的两侧各通过第一主动铰链杆和第一被动铰链杆与上沿铰链,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二上盖的两侧各通过第二主动铰链杆和第二被动铰链杆与上沿铰链,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的上沿上安装电机,电机输出轴上安装第一主动皮带轮和第二主动皮带轮;第一主动铰链杆与上沿的铰链轴为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上安装第一被动皮带轮;第二主动铰链杆与上沿的铰链轴为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上安装被动齿轮;上沿上安装轴承,通过轴承安装旋转轴,旋转轴上安装第二被动皮带轮和主动齿轮;第一主动皮带轮和第一被动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第二主动皮带轮和第二被动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上支杆为中空管状结构,下支杆安装在上支杆管内,通过固定螺栓固定。 所述的出水管上安装过滤装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将雨水直接收集起来,以便用于人畜饮水或农田灌溉。为确保水质尽可能的不受外界污染,集水池的上方安装上盖,下雨时将上盖打开,收集雨水;无雨时可将上盖闭合,防止进入灰尘和杂物,影响水质,确保水质干净卫生。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安装使用简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雨水接收饮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雨水接收饮用装置另一方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上盖2第二上盖3集水池4上沿5上支杆6下支杆7固定螺栓8出水管9第一被动铰链杆10第一被动皮带轮11第一主动铰链杆12第一皮带13 第一主动皮带轮14第二皮带15第二主动铰链杆16主动齿轮17被动齿轮18第二被动铰链杆19第一连接轴20旋转轴21第二连接轴22第二被动皮带轮23第二主动皮带轮 24电机32轴承 33上盖34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雨水接收饮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集水池3,集水池3底部设置出水管8,集水池3顶部设置上盖,集水池3的外周设置支撑架。所述的集水池3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为便于既收集雨水,又尽量避免受周围环境污染,通过支撑架将本技术固定在平房的屋顶或楼房天台上。下雨时将上盖打开,雨水通过集水池3汇集后通过出水管8引流至储水装置中或者直接使用。无雨时将上盖关闭,防止灰尘及杂物进入集水池3, 可确保收集雨水的水质。为了方便上盖的打开和关闭,如图1所示,所述的集水池3上部设有上沿4 ;上盖 33由第一上盖1和第二上盖2构成;第一上盖1的两侧各通过第一主动铰链杆11和第一被动铰链杆9与上沿4铰链,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二上盖2的两侧各通过第二主动铰链杆15和第二被动铰链杆18与上沿4铰链,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为了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上盖,如图1和图2所述,所述的上沿4上安装电机M, 电机M输出轴上安装第一主动皮带轮13和第二主动皮带轮23 ;第一主动铰链杆11与上沿4的铰链轴为第一连接轴19,第一连接轴19上安装第一被动皮带轮10 ;第二主动铰链杆 15与上沿4的铰链轴为第二连接轴21,第二连接轴21上安装被动齿轮17 ;上沿4上安装轴承32,通过轴承32安装旋转轴20,旋转轴20上安装第二被动皮带轮22和主动齿轮16 ; 第一主动皮带轮13和第一被动皮带轮10通过第一皮带12连接,第二主动皮带轮23和第二被动皮带轮22通过第二皮带14连接,主动齿轮16和被动齿轮17啮合。需要打开上盖时,通过操作的电机对,使第一主动皮带轮13和第二主动皮带轮23逆时针旋转,第一主动皮带轮13通过第一皮带12带动第一被动皮带轮10逆时针旋转,第一被动皮带轮10通过第一连接轴19带动第一主动铰链杆11旋转,从而打开第一上盖1 ;第二主动皮带轮23通过第二皮带14带动第二被动皮带轮22逆时针旋转,第二被动皮带轮22通过旋转轴20带动主动齿轮16逆时针旋转,主动齿轮16带动与其啮合的被动齿轮17顺时针转动,被动齿轮17通过第二连接轴21带动第二主动铰链杆15旋转,从而打开第二上盖2。该结构可以同步打开或关闭第一上盖1和第二上盖2。如图1所示,所述的支撑架34包括上支杆5和下支杆6,上支杆5为中空管状结构,下支杆6安装在上支杆5管内,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该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房屋屋顶形状进行调节,是收集雨水的面积达到最大。该结构适用于屋顶可以使水平面、坡面或者其他形状。为了对收集雨水作进一步净化处理,如图1所示,所述的出水管8上安装过滤装置 26。过滤装置沈可以是现有饮用水过滤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技术未详尽描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雨水接收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3),集水池(3)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集水池(3)是上宽下窄的漏斗状,集水池(3)底部设置出水管(8),集水池(3)顶部设置上盖,集水池(3)上设置支撑架。

【技术特征摘要】
1.雨水接收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3),集水池(3)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 集水池(3)是上宽下窄的漏斗状,集水池(3)底部设置出水管(8),集水池(3)顶部设置上盖,集水池(3)上设置支撑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接收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池(3)上部设有上沿(4);上盖(33)由第一上盖(1)和第二上盖(2)构成;第一上盖(1)的两侧各通过第一主动铰链杆(11)和第一被动铰链杆(9)与上沿(4)铰链,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二上盖 (2)的两侧各通过第二主动铰链杆(15)和第二被动铰链杆(18)与上沿(4)铰链,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接收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沿(4)上安装电机 (M),电机(24)输出轴上安装第一主动皮带轮(13)和第二主动皮带轮(23);第一主动铰链杆(11)与上沿(4)的铰链轴为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德
申请(专利权)人:李光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