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480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包括灯罩,设置在灯罩内的导电支架、发光源和芯柱,以及连接在灯罩下端的灯头,所述芯柱安装在灯罩底部与灯头电连接,所述发光源通过导电支架支撑在芯柱上,其一端通过导电支架与芯柱的第一引脚电连接,其另一端与芯柱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发光源为并联的两个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光通量及其它光电参数与传统的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相同的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属于电光源

技术介绍
传统的金属卤化物灯,放电管为1支石英玻璃电弧管或1支高纯度氧化铝陶瓷电弧管;石英金属卤化物灯虽然光通量高、色温一致性好,但在使用寿命的中期,这种类型的金属卤化物灯光通量下降快、色温波动性高,从而大大影响其使用性能;而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在使用寿命的中后期,虽然光通量下降较小、色温一致性好、显色指数高,但由于外界或自身因素,其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光通量及其它光电参数与传统的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相同的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包括灯罩,设置在灯罩内的导电支架、发光源和芯柱,以及连接在灯罩下端的灯头,所述芯柱安装在灯罩底部与灯头电连接,所述发光源通过导电支架支撑在芯柱上,其一端通过导电支架与芯柱的第一引脚电连接,其另一端与芯柱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发光源为并联的两个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所述两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均竖直设置,且左右排列。所述两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之间的间距为8 12cm。所述第一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电连接支架与第二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的两端电连接,所述两导电连接支架分别与导电支架和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支架为“V”形金属支架,所述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连接在“V” 形金属支架两端,导电支架和第二引脚连接在“V”形金属支架中间的内角上。所述导电连接支架为镀镍铁丝或不锈钢丝。所述导电支架上固连有非蒸散型吸气剂,芯柱的引脚上固连有蒸散型吸气剂。为了方便与导电支架焊接,降低作业难度,所述第一引脚为弯折引脚。所述灯罩内腔顶端固连有套环,所述导电支架上端套在该套环中。所述第一引脚的外导电丝的下端通过锡焊固定在灯头裙边内侧与灯罩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引脚的外导电丝的下端与灯头铜焊锡焊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由两支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并联构成光源,通电后,最先点燃的电弧管亮起,另一支电弧管由于没有了触发器的触发而不亮起,直到外界电源再次关开后,另一支电弧管能用最短的时间进行启动,先亮的电弧管由于温度高所以启动慢,加上没有了触发器的触发而不亮起。两只电弧管轮流点亮,使用寿命延长了 2倍,能达到40000小时。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灯罩;1-1、套环;2、导电支架;3、发光源;3-1、3_2、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4、芯柱;4-1、第一引脚;4-11、外导电丝;4-2、第二引脚;4-21、外导电丝;5、灯头; 5-1、灯头裙边;6-1、6-2、导电连接支架(“V”形金属支架);7、非蒸散型吸气剂;8、蒸散型吸气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包括灯罩1,设置在灯罩1内的导电支架2、发光源3和芯柱4,以及连接在灯罩1下端的灯头5,所述芯柱4安装在灯罩1 底部与灯头5电连接,所述发光源3通过导电支架2支撑在芯柱4上,其一端通过导电支架 2与芯柱4的第一引脚4-1电连接,其另一端与芯柱4的第二引脚4-2电连接。所述发光源 3为并联的两个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3-2,该两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3-2 均竖直设置,且左右排列,该两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3-2之间的间距为8 12cm。 所述第一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的两端分别通过“V”形金属支架6-1、6-2与第二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2的两端电连接,该两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3-2分别焊接在“V”形金属支架的两端,该两“V”形金属支架6-1、6-2分别与导电支架2和第二引脚 4-2焊接,且导电支架2和第二引脚4-2焊接在“V”形金属支架中间的内角上,所述“V”形金属支架6-1、6-2为镀镍铁丝或不锈钢丝。采用“V”形金属支架6-1、6-2是为了让发光源 3以灯罩1的中轴线对称排列,维持外观的美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形状的金属支架,只要能将两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并联即可。所述导电支架2上焊接有非蒸散型吸气剂7,芯柱4的第一引脚4-1上焊接有蒸散型吸气剂8。为了方便与导电支架2焊接,降低作业难度,所述第一引脚4-2为弯折引脚。所述灯罩1内腔顶端固连有套环1-1,所述导电支架2上端弯折并套在该套环1-1 中。所述第一引脚4-1的外导电丝4-11的下端通过锡焊固定在灯头裙边5-1内侧与灯罩1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引脚4-2的外导电丝4-21的下端与灯头铜焊5-2锡焊连接。所述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3_2由电弧管和封入其内部的一对电极组件和引出的电极引线组成,所述电极组件和电弧管密封焊接,所述电弧管内部填充有启动气体、汞和作为发光物质的金属卤化物的混合物,以使该类型的金属卤化物灯光电特性一致性好、寿命长。本技术适用于对光色一致性要求高,同时维护难度较大的照明场所。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包括灯罩(1),设置在灯罩(1)内的导电支架O)、 发光源⑶和芯柱⑷,以及连接在灯罩⑴下端的灯头(5),所述芯柱(4)安装在灯罩⑴ 底部与灯头(5)电连接,所述发光源C3)通过导电支架( 支撑在芯柱(4)上,其一端通过导电支架⑵与芯柱⑷的第一引脚电连接,其另一端与芯柱⑷的第二引脚(4-2) 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3)为并联的两个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3-幻均竖直设置,且左右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3-幻之间的间距为8 12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电连接支架(6-1、6-2)与第二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2)的两端电连接,所述两导电连接支架(6-1、6-幻分别与导电支架( 和第二引脚G-2)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支架 (6-1,6-2)为“V”形金属支架,所述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3-2)连接在“V”形金属支架两端,导电支架(2)和第二引脚(4-2)连接在“V”形金属支架中间的内角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支架 (6-1,6-2)为镀镍铁丝或不锈钢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支架(2) 上固连有非蒸散型吸气剂(7),芯柱的引脚上固连有蒸散型吸气剂(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4-1) 为弯折引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寿命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包括灯罩(1),设置在灯罩(1)内的导电支架(2)、发光源(3)和芯柱(4),以及连接在灯罩(1)下端的灯头(5),所述芯柱(4)安装在灯罩(1)底部与灯头(5)电连接,所述发光源(3)通过导电支架(2)支撑在芯柱(4)上,其一端通过导电支架(2)与芯柱(4)的第一引脚(4-1)电连接,其另一端与芯柱(4)的第二引脚(4-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3)为并联的两个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3-1、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振坤高晓庆刘凯王超倪新达
申请(专利权)人:普罗斯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