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44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滤器材料(1)包括上游层(2)和下游层(3),所述上游层(2)包括叠层化学纤维而成的非织造布,所述下游层(3)包括由化学纤维经水流交织法叠层而成的化学纤维非织造布层(4)在内的多层。上述上游层(2)的密度相对于下游层(3)的密度稀疏。此外,在上述下游层(3)的上述化学纤维非织造布层(4)之间夹有由天然纤维制成的天然纤维层(5),在上述上游层(2)到上述天然纤维层的范围内含浸有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空气清洁器的过滤器材料,可防止油的飞散、吹出,并能够长时间地维持最初的粉尘捕集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材料,其由叠层的非织造布构成,并用于空气过 滤器上。
技术介绍
目前,通过在内燃机的吸气系统中设置空气清洁器,以过滤进入的空气。 这样的空气清洁器具有在外壳内收纳叠层了多个滤纸或非织造布的结构。而 且,通常情况下,构成过滤器材料的各个层所使用的材料广泛采用由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PET)纤维构成的非织造布。此外,所涉及的空气清洁器中,在过滤器材料上含浸油如粘性油等, 以捕集进气空气中所含有的粉尘。在专利文件1中已公开在过滤器材料 上含浸油的过滤器材料的代表例。专利文件1:特开2003-2999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经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的研究,明确了叠层PET纤维的非织造布而 形成的过滤器材料上含浸油而形成的过滤器材料,该过滤器材料难以保持住 油。即,叠层PET纤维的非织造布而形成的过滤器材料,对油的保持能力差。 因此,使用上述过滤器材料的空气过滤器过滤空气时,含浸于空气流路的下 游侧的油容易从过滤器材料发生飞散、吹出。从过滤器材料发生油的飞散、吹出,不但降低原先的粉尘捕集性能,而 且污染发动才几。这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器材料,可以防止油的飞散、吹出,并能够 长时间维持粉尘捕集性能。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以上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器材料,该过滤器材料包括上游层,该上游层包括叠层化学纤维而成的非织造布,并设置在待过滤的空气流向的上游侧;下游层,该下游层包括由化学纤维通过水流交织法叠层而成的化学纤维 非织造布层在内的多层结构,并设置在待过滤的空气流向的下游侧,上述上游层的密度相对于下游层的密度稀疏,在上述下游层的上述化学述天然纤维层的范围内含浸有油。在本专利技术中,关于过滤材料,上述下游层在上述天然纤维层的下游侧设 置至少两层的上述化学纤维非织造布层。进而,在本专利技术中,关于过滤材料,构成上述上游层的化学纤维以及构 成上述下游层的上述化学纤维非织造布层的化学纤维分别为PET纤维。再者,在本专利技术中,在上述过滤器材料上含浸0.5g/100cm2 0.9 g/100cm2 的上述油。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捕集空气中所含粉尘的油,被保持在过滤器材料上, 并有效地捕集粉尘。再者,通过在过滤器材料上保持油,该过滤器材料不但 能够防止油从过滤器材料中飞散或吹出,还有效地过滤空气。关于空气过滤, 可以达到通气阻力、洗净效率,以及粉尘捕集量达到规定标准值以上。附图说明图2是示出所有层由PET层构成的过滤器材料剖视图。图3是示出具有图1的层结构的过滤器材料和具有图2的层结构的过滤 器材料的通气阻力的图。图4是示出具有图1的层结构的过滤器材料和具有图2的层结构的过滤 器材料的洗净效率的图。图5是示出具有图1的层结构的过滤器材料和具有图2的层结构的过滤 器材料的粉尘捕集量的图。 符号说明 1:过滤器材料2:上游层 3:下游层4: PET层 5:棉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材料1的层结构。 如图1所示,过滤器材料1由上游侧纤维层2(以下简称为上游层2)和下 游侧纤维层3(以下简称为下游层3)构成。在过滤器材料l中,空气从配置在 上侧的上游层2通向配置在下侧的下游层3。从而,空气在通过过滤器材料 1时纟皮过滤。上游层2为如下构成的层通过针刺法将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以下 称为PET)制造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单层非织造布。其中,上游层2可以是通 过针刺法以外的缝编法、化学编法、热编法等干式制造法形成的非织造布形 成。另一方面,下游层3形成为具有大致相同厚度的三层PET层4与单层作 为天然纤维层的棉层5构成的四层结构。各个PET层4以及棉层5使用通过 水流交织法叠层的非织造布。此外,在下文中说明作为天然纤维层使用棉层 的技术方案,但天然纤维层可以采用由棉层以外的羊毛、纸浆、棉绒等构成 的天然纤维层。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过滤器材料中,下游层3为以下结构在棉层5的上 游侧设置单层PET层4,且在下游侧设置双层PET层,棉层5被PET层4 夹住的结构。因此,如上形成的上游层2与下游层3之间的关系为,上游层 2的密度相对稀疏,下游层3的密度相对稠密。构成上述过滤器材料1的各个层的纤维直径以及目付量(每单位面积的 纤维量),优选如下形成。上游层2使用包括纤维直径在2.0旦尼尔 10.0旦尼尔(14.3|im 32.(Hmi) 的PET纤维的非织造布。目付量为50g/m2 300g/m2。此外,构成下游层3的PET层4使用包括纤维直径在0.5旦尼尔 3旦尼尔(7.2^im 17.5pm)的 PET纤维的非织造布。目付量为20g/m2 100g/m2。相对于此,构成下游层3 的棉层5使用包括纤维直径在1.0旦尼尔 1.3旦尼尔(9.0^im 11.0!im)的棉 纤维。目付量为20g/m2 100g/m2。过滤器材料1是叠层这些层而构成,且 其厚度为1.0mm 3.0mm。在过滤器材料1中,从过滤器材料1的上游侧含浸有油。自上游侧所含 浸的油,被含浸于上游层2以及下游层3的上游侧PET层4以及棉层5上。 可以使用通常用于捕集粉尘的粘性油作为油。此外,关于油的含浸量,优选 每单位面积的过滤器材料1中含有的油量为0.5g/100cm2 0.9 g/100cm2。其 中,最适当的含油量,不仅是根据空气清洁器的形状而异,也根据通气阻力、 洗净效率、碳粉尘的捕集量的目标设定值而异。因此,并未禁止含油量在 0.5g/100cm2以下的情况和含油量在0.9 g/100cm2以上的情况。在以上过滤器材料1中,棉层5可以防止发生所含浸的油向下游侧飞散、 吹出,起到将油保持在过滤器材料1上的保持材料的作用。构成PET层的 PET纤维,其形成的横截面形状大致为圓形,且外表面也光滑。因此,PET 纤维与油之间的摩擦较小,油容易从PET层发生飞散、吹出。与此相反,构 成棉层5棉纤维,其横截面的形状为扁平状,此外,每个纤维的纤维直径也 有偏差。进而,棉纤維的外表面粗糙。因此,棉纤维与油之间产生较大摩擦, 油被棉纤维缠住,可以有效防止其从棉绒层5发生飞散、吹出。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材料1,利用棉层5保持上游侧所含浸 的油,上述上游侧包括棉层5,可防止油向下游侧的飞散。因此,经过长时 间后,仍高度维持粉尘捕集能力。此外,可捕集的粉尘,除了大气中的所有 粉尘之外,还包括碳粒子。图1所示的过滤器材料1中,下游层3的层结构如下从上游侧为PET 层4/棉层5/PET层4/PET层4/的四层结构,但并不限于此。通常通过水流 交织法叠层的非织造布,容易进行薄加工。因此,在棉层5的下游侧只设置 单层的PET层4,有可能发生油的飞散、吹出。为了防止以上不当之处,在 棉层5的下游侧,优选设置至少双层以上的PET层4。此外,当过滤器材料 l的整体过厚,则通气阻力变大。考虑到这些观点,过滤器材料1的下游层3的层结构为,可以是在棉层 5的下游侧设置双层PET层的结构,也可以是三层以上的结构,只要没有显著增大通气阻力,并可使空气适当通过即可。此外,在下游层3中,关于设置在棉层5的上游侧的PET层4,也并不 限定为单层。只要没有显著增大通气阻力,并可使空气适当通过即可,可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器材料,该过滤器材料包括:上游层,该上游层包括叠层化学纤维而成的非织造布,并设置在待过滤的空气流向的上游侧;下游层,该下游层包括由化学纤维通过水流交织法叠层而成的化学纤维非织造布层在内的多层,并设置在待过滤的空气流向的下游侧,上述上游层的密度相对于下游层的密度稀疏,在上述下游层的上述化学纤维非织造布层之间夹有由天然纤维制成的天然纤维层,在上述上游层到上述天然纤维层的范围内含浸有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庭敏记铃木厚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沪机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