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组装背光单元的光学片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0740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组装背光单元的光学片的系统和方法。一种自动组装背光单元的光学片的系统包括:主传送装置,其被配置为直线地传送光学片;可延伸传送器,其分别被配置为通过使带前进来接收所述光学片,并通过使所述带后退来将所述光学片层叠在设置在所述主传送装置上的其它光学片上;以及非接触式传送器,其分别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光学片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附着到该非接触式传送器,并且该非接触式传送器将所述光学片传送至所述主传送装置或所述可延伸传送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由于其重量轻、外观薄、驱动功耗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这种LCD已经被用于诸如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的便携式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装置、音频/视频装置、室内/户外广告显示装置等。在LCD中占大多数的透射式 LCD通过对施加于LC层的电场进行控制来调整来自背光单元的光,从而显示图像。背光单元主要分为直下式和侧光式。在侧光式背光单元的结构中,光源被设置为面对导光板的侧面,并且多个光学片被设置在液晶显示板和导光板之间。在侧光式背光单元中,光源向导光板的一个侧面照射光,并且导光板将线光源或点光源转变为面光源。在直下式背光单元的结构中,多个光源被设置在液晶显示板下面。这种背光单元包含多个光学片,以便增加表面均勻程度和照射到液晶显示板的光的亮度。这些光学片包括棱镜片和散射片,该棱镜片具有棱镜图案,并将光改变为在与液晶显示板基本垂直的方向上传播,该散射片利用珠(bead)来散射光。图1和图2是例示了直下式背光单元20的结构的示例的图示。参照图1和图2,直下式背光单元20包括光源31、底盖32、散射板33以及多个光学片34。底盖32容纳多个光源31。反射片附接在底盖32中的面对光源的表面上。散射板 33被设置在光源31的上方,并且多个光学片34层叠在散射板33上。液晶显示板10被设置在最上面的光学片34上。图3和图4是例示了侧光式背光单元40的结构的示例的图示。在图3和图4中,侧光式背光单元40包括光源41、导光板42以及多个光学片34。 光源41面对导光板42的侧面。反射片被设置在导光板42的侧面和底部上。多个光学片 34被设置在导光板42和液晶显示板10之间。如果光学片34没有被精确地组装在背光单元20和背光单元40中,则由于照射至液晶显示板10的光的亮度和表面均勻程度的原因,精确地组装光学片34是十分重要的。光源、光源的电线、底盖等被组装,并且多个工人将光学片层叠在导光板或扩散板上,从而组装背光单元。现有技术中,光学片的组装通常是由工人手工完成的。由于光学片的手工组装取决于工人的手工劳动,很难减少处理时间,并且需要许多人员,例如插入光学片的人员、使用手推车运输光学片的人员、层叠光学片的人员、检查光学片的人员等等,并且还需要相对较大的工作场所。另外,光学片的手工组装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运输或层叠光学片的过程中,光学片直接暴露于工人的手或来自工人的外部物质,所以,在组装光学片的过程中,光学片被外部物质所污染;在层叠光学片时,光学片之间会发生滑动等等。光学片的表面会在最微小的滑动或摩擦中被擦伤,从而会损坏形成在光学片表面上的精细图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组装光学片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能够减小光学片的组装过程所需要的工作空间,并防止出现由于外部物质、光学片的损坏、光学片的较差组装等所导致的次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组装背光单元的光学片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主传送装置,其被配置为直线地(linearly)传送光学片;可延伸传送器,其分别被配置为通过使带前进来接收光学片,并通过使带后退来将光学片层叠在设置在所述主传送装置上的其它光学片上;以及非接触式传送器,其分别被配置为使得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提升光学片并使光学片悬浮,并且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光学片传送至主传送装置或可延伸传送器。各个非接触式传送器可以包括第一非接触式传送器,其被配置为利用主传送装置来传送第二光学片,并随后将该第二光学片层叠在已设置在主传送装置上的第一光学片上;以及第二非接触式传送器,其被配置为向可延伸传送器提供第三和第四光学片。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检查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查层叠的第一至第四光学片。该可延伸传送器可以包括第一可延伸传送装置,其被配置为将第三光学片层叠在已经层叠在主传送装置上的第一光学片和第二光学片上,并随后将第四光学片层叠在已经层叠在主传送装置上的第一至第三光学片上;以及第二可延伸传送装置,其被配置为将已经通过检查单元的第一至第四光学片排出到外部。该主传送装置可以设置有使光学片自对准的对准引导装置(guide)。该主传送装置、非接触式传送器以及可延伸传送器可以设置在洁净室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组装背光单元的光学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利用非接触式衬垫向主传送装置或向可延伸传送器的带上传送光学片;以及通过使可延伸传送器的带前进来将所述光学片安置在所述带上,并通过使所述带后退来将所述光学片层叠在设置在主传送装置上的其它光学片上。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在本说明书中以提供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和图2是例示直下式背光单元的结构的示例的图示;图3和图4是例示侧光式背光单元的结构的示例的图示;图5是当从顶部观看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动组装背光单元的光学片的系统的平面图;图6是当从侧面观看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动组装背光单元的光学片的系统的截面图;图7A和图7B是例示清洁插入装置的多个示例的截面图;图8是例示非接触式传送器的示例的截面图;图9是例示非接触式衬垫的截面图10是例示利用非接触式传送器对光学片进行层叠操作的截面图;图11和图12是例示利用可延伸传送装置对光学片进行层叠操作的截面图;图13和图14是例示可延伸传送装置的操作原理的图示;以及图15是例示可延伸传送装置中的防滑操作原理的图示。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要素。在以下描述中,当确定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公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说明会不必要地使本专利技术的主旨不清晰时,将省略对这些公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为了便于说明书的撰写而选择在以下描述中所使用的各个要素的名称,因而这些名称可能与实际产品中的名称不同。在图5和图6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动组装背光单元的光学片的系统在洁净室60中顺序地层叠两个或更多个光学片101至104,检测光学片101至104是合格的还是不合格的,并将层叠的光学片分为合格品和次品排出。该系统包括第一片装载台(sheet loading table)至第三片装载台51、52和55、 光学片插入单元53、设置在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处的清洁插入装置M和56、以及洁净室60。洁净室60设置有与洁净室60的第一插入孔相邻的第一层叠单元61、与洁净室60 的第二插入孔相邻的第二层叠单元62、设置在第一层叠单元61和第二层叠单元62之间的第三层叠单元63以及排出单元65。这些插入孔被设置在洁净室60的侧壁中,通过这些插入孔插入光学片101至104,并且风扇装置94被安装在洁净室60的天花板上,以保持洁净室60的清洁。光学片101至104可以包括公知的可应用于背光单元的光学片。例如,光学片 101至104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棱镜片、一个或更多个散射片、一个或更多个双亮度增强膜 (DBEF :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或它们的组合、或作为单体而形成的片。由于光学片的功能被集成,所以可以减少光学片101至104的数目。因此,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组装背光单元的光学片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主传送装置,其被配置为直线地传送光学片;可延伸传送器,其分别被配置为通过使带前进来接收所述光学片,并通过使所述带后退来将所述光学片层叠在设置在所述主传送装置上的其它光学片上;以及非接触式传送器,其分别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光学片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提升并悬浮,并且该非接触式传送器将所述光学片以所述非接触的方式传送至所述主传送装置或所述可延伸传送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佑沅金静炫宋贵喆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