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翼型微喷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7240 阅读:4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溉领域中的微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翼型微喷带。双翼型微喷带,包括:上带片、下带片,所述上带片和下带片的边缘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所述上带片上有用激光打出的多组喷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激光打孔,保证了打出孔的大小和均匀性,并且采用多组激光打孔的方式,保证了打出孔大小的均匀性和每单元组多孔(8-12孔)的可靠性,从而解决在喷洒过程中出现的盲区现象,且上带片和下带片的边缘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这样大大增强了双翼型微喷带的承压能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溉领域中的微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翼型微喷带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微灌领域常见用的微喷设备比较多,常见的有直管状微喷带(通过吹管, 直接在管上开孔)、G型喷头、微喷头等等,在微喷设备系列中,市场大多数微喷带出水孔少,孔的大小不均勻,直接吹管成型,侧翼为热熔压合方式,这样就造成喷水不均勻,出现喷洒盲区的现象,承压不够,且不耐磨损容易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水孔排布规则,出水均勻,无喷洒盲区,耐压、耐磨损的双翼型微喷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双翼型微喷带,包括上带片、下带片,所述上带片和下带片的边缘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所述上带片上有用激光打出的单组多个组喷水孔。本技术采用激光打孔,保证了打出孔的大小和均勻性,并且采用多组激光打孔的方式,保证了打出孔大小的均勻性和每单组多个喷水孔(8-12孔)的可靠性,从而解决在喷洒过程中出现的盲区现象,且上带片和下带片的边缘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这样大大增强了双翼型微喷带的承压能力。作为优选,所述上带片和下带片的外表面上均有防摩擦凸条。本技术采用上带片和下带片的外表面上均有防摩擦凸条的设计,增强了双翼型微喷带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单组多个激光打孔的方式,保证了打出孔大小的均勻性和每单组多个喷水孔(8-12孔)的可靠性,从而解决在喷洒过程中出现的盲区现象,且上带片和下带片的边缘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这样大大增强了双翼型微喷带的承压能力;2、本技术采用上带片和下带片的外表面上均有防摩擦凸条的设计,增强了双翼型微喷带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时的侧面剖视图;图中,1为喷水孔,2为上带片,3为下带片,4为防摩擦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双翼型微喷带,包括上带片2、下带片3,所述上带片2和下带片3的边缘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所述上带片2和下带片3上均有用激光打出的单组多个喷水孔1。上带片2和下带片3的外表面上均有防摩擦凸条4。权利要求1.双翼型微喷带,包括上带片、下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带片和下带片的边缘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所述上带片上有用激光打出的单组多个喷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型微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带片和下带片的外表面上均有防摩擦凸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溉领域中的微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翼型微喷带。双翼型微喷带,包括上带片、下带片,所述上带片和下带片的边缘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所述上带片上有用激光打出的多组喷水孔。本技术采用激光打孔,保证了打出孔的大小和均匀性,并且采用多组激光打孔的方式,保证了打出孔大小的均匀性和每单元组多孔(8-12孔)的可靠性,从而解决在喷洒过程中出现的盲区现象,且上带片和下带片的边缘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这样大大增强了双翼型微喷带的承压能力。文档编号A01G25/00GK202043507SQ201020518569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刘吉明, 张卫兵, 张超锋, 解永昭, 邢超明, 马泽远 申请人:杭州奥特普灌溉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翼型微喷带,包括:上带片、下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带片和下带片的边缘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所述上带片上有用激光打出的单组多个喷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锋马泽远张卫兵邢超明解永昭刘吉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特普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