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扁线圈立绕装置,尤其是适应薄扁线立绕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扁线立绕方法主要为无模具绕制和有模具绕制,在常规绕制机的导线头上装上与扁线相适应的导引头,按绕圆线圈的方法进行扁线立绕为无模具绕制;有模具绕制是在增加扁线导引头的基础,在线圈芯棒上加工出与线厚相一致的环槽,扁线通过导引头和环槽的限制下绕制,两种方法扁线厚度不能太小,宽厚比不能太高,不能适应薄线与高宽厚比扁线的立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扁线立绕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扁线立绕装置,其包括张紧引导装置、驱动电机、压紧气缸、固定压环、滑动压环和线圈架,线圈架具有线圈盖和连接在线圈盖上端面的线圈架芯筒,线圈架安装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线圈盖的上下端面分别用固定压环和滑动压环控制,所述固定压环轴向固定,所述滑动压环用弹簧、压紧气缸或伺服电机控制;薄扁线通过所述张紧引导装置而绕制在固定压环和线圈盖的上端面之间的线圈架芯筒上,固定压环套设在线圈架芯筒外, 线圈架在绕成的线圈的推动下移动,且固定压环和线圈盖的距离增加,进行薄扁线线圈的绕制。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扁线立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包括张紧引导装置、驱动电机、压紧气缸、固定压环、滑动压环和线圈架,线圈架具有线圈盖和连接在线圈盖上端面的线圈架芯筒,线圈架安装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线圈盖的上下端面分别用固定压环和滑动压环控制,所述固定压环轴向固定,所述滑动压环用弹簧、压紧气缸或伺服电机控制;薄扁线通过所述张紧引导装置而绕制在固定压环和线圈盖的上端面之间的线圈架芯筒上,固定压环套设在线圈架芯筒外,线圈架在绕成的线圈的推动下移动,且固定压环和线圈盖的距离增加,进行薄扁线线圈的绕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涛,张海明,李小年,唐明龙,张宝欢,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蹊径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