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显示器拖影现象的方法及相关的显示器技术

技术编号:699609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显示器拖影现象的方法及相关的显示器。该改善显示器拖影现象的方法中,用来显示亮子帧画面与用来插黑的暗子帧画面的动态影像亮度函数会各自根据两个各自对应于拖影现象的最佳化与闪烁现象的最佳化的动态影像亮度子函数来决定。通过决定该两个代表不同最佳化的动态影像亮度子函数在动态影像亮度函数中的比率,可以输出亮度呈现平稳改变的亮子帧画面与暗子帧画面,减缓闪烁现象并提升影像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显示器拖影现象的方法及相关的显示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显示面板包含液晶面板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0LED)面板,且这些显示面板在显示动态影像常出现质量不佳的现象,产生上述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反应速度不足。通常来说,一般显示面板使用的稳态(Hold-type)发光方式 也会产生拖影(Motion Blur)现象,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动态影像质量。请参阅图1,其为 一般显示面板使用稳态发光方式运作时的时间与亮度关系图。图1所示的实线为一般显示 面板以稳态进行发光时的曲线,而虚线代表人类肉眼观看以稳态显示的显示面板时所感受 到的亮度,其中图1传输显示画面所使用的帧频率假设为60Hz。观察图1可以发现,人类的 肉眼会自动的对所感受到的亮度变化进行积分,导致人类肉眼容易感受到的前帧画面留下 的亮度而产生视觉暂留,并与显示面板实际显示的亮度产生了叠加效应,因而肉眼会感受 到拖影现象。为了解决显示面板以稳态发光方式进行显示时产生的拖影现象的问题,脉冲形式 (Pulse-type)的发光方式被应用于一般的显示面板上。请参阅图2,其为一般显示面板使 用脉冲形式的发光方式运作时的时间与亮度关系图,其中显示画面所使用的帧频率假设为 与图1相同的60Hz。图2所示的实线为一般显示面板以脉冲型式进行发光时的曲线,而虚 线代表人类肉眼观看以脉冲形式显示的显示面板时所感受到的亮度,一般显示面板以脉冲 形式来进行发光显示时,人类肉眼所感受到的平均亮度较接近显示面板的实际亮度,因而 一般不会发生拖影现象。一般脉冲形式的发光方式主要包含俗称插黑的黑画面插入技术(Black Frame hsertionTechnology)。插黑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以双倍帧频率(Double Frame Rate)来 将原本以单倍帧频率传输的每一帧画面改为连续传输两个子帧画面(Sub-frame),其中较 晚出现的子帧画面为一黑画面。请参阅图3及图4。图3为使用插黑技术将单一帧画面置换为两个相邻的子帧画面 以进行显示的简略示意图。在图3中的三个帧画面?(11)1(11+1)1(11+2),表示三个连续时 间点中被连续显示的三个帧画面。每一帧画面对应于两个子帧画面,例如帧画面F(η)对应 于子帧画面F(n)_l与F(n)_2、帧画面F(n+1)对应于子帧画面F(n+l)_l与F(n+1)_2、帧画 面 F(n+2)对应于子帧画面 F(n+2)_1 与 F(n+2)_2。子帧画面 F (n)_l、F (n+l)_l、F (n+2)_l 分别含有帧画面F(η)、F(n+1)、F(n+2)的影像,只是其亮度会高于帧画面F(η)、F(n+1)、 F(n+2)的影像,以避免插入子帧画面F(η)_2、F(n+1)_2、F(n+2)_2后造成亮度不如帧画面 F(n)、F(n+1)、F(n+2)的亮度;子帧画面F(n)_2、F(n+1)_2、F(n+2)_2各自对应于帧画面 F(n)、F(n+l)、F(n+2)中插黑的黑色子帧画面(即黑画面),然子帧画面F(n)_2、F(n+l)_2、 F(n+2)_2亮度并非一定为全黑,其会根据每一帧画面F(n)、F(n+l)、F(n+2)的亮度来决定, 且其亮度会低于帧画面F (n)、F (η+1)、F (η+2)的亮度。图4显示图3所示的各帧画面与子帧画面所使用的亮度的简略示意图;其中显示 帧画面F(n)、F(n+1)、F(n+2)的帧频率假设为60Hz,而以插黑技术显示子帧画面F(n)_l 与 F(n)_2、F(n+l)_l 与 F(n+1)_2、F(n+2)_1 %F(n+2)_2 的帧频率假设为 60Hz 的两倍的 120Hz。观察图4可以发现,黑色子帧画面F(n)_2、F(n+l)_2、F(n+2)_2皆为在各自对应的 帧画面F(n)、F(n+1)、F(n+2)中亮度较低的子帧画面;且每一黑色子帧画面必定被夹在两 个亮度较亮的子帧画面中间,使得显示面板以原来帧频率的两倍及明暗相间的子帧画面来 进行显示,并藉此改善如的前所述的拖影现象。然而,如图4所示,由于显示单一帧画面时以同时显示一明一暗的两子帧画面的 方式进行,所以肉眼容易明显感受到画面的亮度差异,即产生所谓的闪烁现象(Flicker)。 如此一来,插黑虽然改善了拖影现象,但是因为引进了闪烁现象而仍然会降低显示画面的质量。现有技术另揭露有另外一种以插黑技术改善显示画面质量的方法。在该方法中, 代表帧画面的平均灰阶值与亮度之间关系的函数会拆解成两个子函数。请参阅图5,其为 现有技术中应用插黑技术时将代表帧画面的平均灰阶值与亮度之间关系的函数拆解成两 个子函数的示意图。在图5中,帧画面的平均灰阶值与亮度的关系会建立为一原始动态影 像亮度函数f(g),并储存于一查询表中;其中g代表一帧画面的平均灰阶值,而原始动态影 像亮度函数f(g)的值即为平均灰阶值g所对应的亮度;对于熟习显示器相关领域者而言, 原始动态影像亮度函数f(g)即为一伽马曲线(Gamma Curve),故其定义不再多加赘述。其 中,图45所示的斜率m是指动态影像亮度函数相应段直线的斜率。原始动态影像亮度函数f(g)会根据灰阶值g的不同值被拆解成两个相异的动态 影像亮度子函数Π (g)与f2(g),其中动态影像亮度子函数n(g)代表一亮度较高的函数, 动态影像亮度子函数f2(g)代表一亮度较低的函数,以使动态影像亮度子函数Π (g)及 f2(g)所仿真出来的影像的亮度较为接近相对于原始动态影像亮度函数f(g)的影像的亮 度;在图5所示的平均灰阶值g的有效区间0至S内,动态影像亮度子函数fl (g)与f2(g) 没有交点。图5所示的例子中,原始动态影像亮度函数f(g)根据平均灰阶值η拆解成动 态影像亮度子函数Π (g)与f2 (g),且随着平均灰阶值η的值不同,原始动态影像亮度函数 f(g)也会被拆解成不同轨迹的动态影像亮度子函数Π (g)与f2(g),其中动态影像亮度子 函数fl(g)对应于显示像素时亮度较亮的子帧画面,而动态影像亮度子函数f2(g)对应于 显示像素时亮度较暗的子帧画面或上述的黑色子帧画面。然而,观察图5可以知,即使应用 图5所述的子函数来进行显示画面时的插黑,但是两个连续播放的相邻子帧画面在大部分 的状况下仍然具有相当明显的亮度差距,如当平均灰阶值g等于η时,动态影像亮度子函数 fl(g)与f2(g)的差异极大,因此会在显示器造成闪烁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显示器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改善显示器拖影现象的方法及 相关显示器。一种改善显示器拖影现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统计每一帧画面的所有 像素的灰阶值信息;根据该灰阶值信息产生一比率;根据该比率及一第一动态影像亮度函 数公式确定一第一动态影像亮度函数,并根据该比率及一第二动态影像亮度函数公式确定一第二动态影像亮度函数;根据每一帧画面数据及该第一动态影像亮度函数产生一第一子 帧画面数据;根据该每一帧画面数据及该第二动态影像亮度函数产生一第二子帧画面数 据;及根据该第一子帧画面数据显示一第一子帧画面,并根据该第二子帧画面数据显示一 第二子帧画面。该第一动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豊卓圣田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