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濬亚专利>正文

可调节容纳规格的镜头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9045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容纳规格的镜头保护装置,主要在一第一侧套件与一第二侧套件内部设有内表侧具缓冲垫层的容置空间,且该第一、二侧套件上设有相对的开口,而于该二开口上分别设有可相互衔接的结合部与被结合部,另于该第一、二侧套件之间可依需要设有一中间套件,该中间套件由至少一中间分套件所组成,且于中间套件的二对侧设有相连通的开口,并于该二开口周缘分别设有一被结合部与结合部,可分别与该第一、二侧套件相对应的结合部、被结合部相衔接,藉此组合形成内部容积变化,以容纳不同规格的镜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医疗用贴布,尤指一种可隔绝伤口且避免与伤口接触、确保伤 口部位空气流通的贴布结构。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可调节容纳规格的镜头保护装置,尤指一种可依需要改变容 积,以适应不同规格镜头的护套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专业摄影的领域中,利用不同的摄影镜头可使单一场景或物品、人物产生相异 的影像效果,所以在一般人学习摄影的过程中,随着其摄影技术的精进,以及对于摄影质量 的要求,传统相机上简易摄影功能的标准镜头已逐渐难以满足其基本需求,而逐渐会采购 不同规格(例如定焦、变焦、望远、广角....等)或更换较进阶的镜头,由于镜头本身系属 于精密的光学产品,极易因外力作用而磨损破坏,因此除了长久收存时可将该镜头放置于 安全环境之外,在使用时,多需以专用的镜头容器(护套)加以保存,以利于外出时携带。然而,由于上述不同规格的镜头多具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其镜头容器(护套)亦随 之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因此不同规格的镜头容器(护套)多无法互换使用,如此一来,为满 足外出携带的需求,消费者需针对不同规格的镜头采购不同规格之的镜头容器(护套),不 但造成花费上的增加,且不符合经济效益;再者,由于一般相机护套受限于体积而仅能包覆 于相机的外表侧,致使其镜头裸露于外而未提供任何保护,故而,可常见到摄影者吊挂裸露 的大镜头四处找寻摄影目标的现象,此时,其镜头极易受外部的灰尘、水份甚至于外力碰撞 而损坏,形成应用上的保护缺失。有鉴于常见的镜头容器(护套)有上述缺点,专利技术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 道,终于有本专利技术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容纳规格的镜头保护装置,其可依 需要而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镜头,以提供极佳的收纳保护,并降低使用成本,且其可同时提供 镜头与相机的收纳与保护功能,以利于摄影时携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容纳规格的镜 头保护装置,至少包括一第一侧套件,具有一单侧开口的容置空间,于该开口周缘设有一 结合部;一第二侧套件,具有一单侧开口的容置空间,于该开口周缘设有一被结合部,通过 该被结合部与结合部相衔接,使该第一、二侧套件之的容置空间得以相结合,以供容置欲收 存的镜头。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二侧套件的其中之一具有扩张的容置空间,以供容置相 机。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二侧套件之间设有一中间套件,该中间套件于二对侧具 有相连通的开口,于该二开口周缘分别设有一结合部与被结合部,以与该第一、二侧套件的结合部与被结合部相衔接。依上述结构,其中该中间套件由复数个中间分套件所组成,且于各中间分套件二 端侧分别设有供衔接的结合部与被结合部。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二侧套件与中间套件的内表侧设有用以吸收冲击的缓冲垫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容纳规格的镜头保护装置,其可依需要 而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镜头,以提供极佳的收纳保护,并降低使用成本,且其可同时提供镜头 与相机的收纳与保护功能,以利于摄影时携行与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应用实施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应用实施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应用实施例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是第一侧套件11、21、30是容置空间12、31是结合部13、23、301是缓冲垫层2是第二侧套件22、32、51是被结合部3是中间套件33是中间分套件4、40是镜头5是相机护套-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明显可看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第一侧套件1、第二侧套件 2及中间套件3等部份,其中该第一侧套件1具有一单侧开口的容置空间11,于该容置空间 11内表侧设有可吸收冲击的软质缓冲垫层13,而于第一侧套件1的开口周缘设有一结合 部12 (该结合部12可为一拉链的一边侧,或为可重复沾黏的黏合件,或一般可相扣合或对 应卡合的相对结合件),第二侧套件2具有一单侧开口的容置空间21,于该容置空间21内 表侧设有可吸收冲击之的软质缓冲垫层23,而于第二侧套件2的开口周缘设有一被结合部 22 (该被结合部22可为一拉链的另一边侧,或为可重复沾黏的被黏合件,或一般对应上述 扣合或卡合的被结合件),中间套件3可依需要而以单一中间分套件33或由复数个中间分 套件33相互组合的形态存在,于该中间分套件33内具有一容置空间30,且该容置空间30 内表侧设有具有可吸收冲击的缓冲垫层301,另于该容置空间30 二对侧设有开口,且于该二开口周缘各分别设有一结合部31与被结合部32(相同于该第一、二侧套件1、2的结合部 12与被结合部22),藉由相邻二中间分套件33分别以其对应的结合部31与被结合部32相 连结,可使复数个中间分套件33结合成一中间套件3,再以二端侧的结合部31、被结合部32 分别与被结合部22、结合部12相衔接,可使该第一、二侧套件1、2及中间套件3形成结合。上述中间套件3若由单一中间分套件33所组成,则以该中间分套件33 二端侧的 结合部31、被结合部32直接与第一侧套件1的结合部12、第二侧套件2的被结合部22相 连结,其结合方式已如前所述,在此不多作赘述。请参阅图3和图4,可知当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较短、小的镜头4时,其直接以该第一侧套 件1的结合部12与第二侧套件2的被结合部22相衔接,使该第一、二侧套件1、2的容置空 间11、21组合成一较小的容纳空间,以供容置该较短、小的镜头4 ;而若以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较 长的镜头40时,则可于该第一、二侧套件1、2之间设置该中间套件3,该中间套件3可依需 要的长度选择由单一中间分套件33或由复数个中间分套件33相互组合而成,以该中间套 件3 —端部的结合部31与第二侧套件2的被结合部22相衔接、而该中间套件3另一端部 之的被结合部32与第一侧套件1的结合部12相衔接,藉以使该中间套件3得以结合定位 于第一、二侧套件1、2之间,以形成一较大的容纳空间,以供容置该较长的镜头40 ;且藉由 不同数量的中间分套件33相互结合,可改变其与第一、二侧套件1、2组合后的整体长度,并 形成容纳空间的变化,以供容置不同规格、长度的容置物(镜头)。请参阅图5,可知本专利技术于实际应用时,该第二侧套件2内部具有一扩张的容置空 间,以形成一可容纳相机的相机护套5,于该相机护套5上设有一与该被结合部22相同的被 结合部51 ;使用时,可依需要而由该被结合部51衔接于该中间套件3的结合部31,再由中 间套件3依前述方式结合该第一侧套件1 (镜头较长时),或由该被结合部51直接衔接于该 第一侧套件1的结合部12 (镜头较短时),而该相机护套5内部则可直接容纳相机,使该相 机与镜头皆可获得妥善的保护,以利于携行与使用。上述图5的结构系以一相机护套5取代该第二侧套件2的实施方式,但在实际应 用上,亦可以该相机护套5取代该第一侧套件1,亦可得到完全相同的保护效果。综合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可调节容纳规格的镜头保护装置确可达成适用于不同规格 的镜头、同时提供相机收纳保护的功效。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说明, 凡依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亦皆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 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容纳规格的镜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容纳规格的镜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第一侧套件,具有一单侧开口的容置空间,于该开口周缘设有一结合部;一第二侧套件,具有一单侧开口的容置空间,于该开口周缘设有一被结合部,通过该被结合部与结合部相衔接,使该第一侧套件的容置空间和该第二侧套件的容置空间得以相结合,以供容置欲收存的镜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濬亚
申请(专利权)人:李濬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