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线开口选择机构的提经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6904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线开口选择机构的提经钩,包括上端带有挂钩的体部和体部侧面的挂臂,挂臂下端面与水平平面成较小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接触面为与水平平面成小角度的挂臂和提针条,减少因斜面产生的压力带动发生的侧移和机械摆动,从而减低设备的加工难度、减少额外的摩擦并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提花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经线开口选择机构中的提经部件
技术介绍
在纺织领域中,织物通常有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在织机上,必须实现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经线交替变化分为上下两层,形成使纬线通过的通道,也就是开口,纬线引入开口后,两层经线根据织物组织法上下交替位置,形成新的经线开口,反复如此,便完成织物的织造过程。经线开口的形成是经线开口选择结构完成的,是纺织技术中最核心的步骤。经线开口选择结构必须适应现代纺织品种多样化和高速生产的需要,而且应当具有结构简单、 性能可靠、调节方便和管理统一的特点,同时,需要达到开口清晰、开口形成“剪刀状”、经线摩擦与张力小等要求。现有的电子提花机中利用电磁阀的吸合提花摆起需要提起的提花针,以达到形成经线开口的目的,同时兼备以上特点。例如,公开号为CN1498995A,专利技术名称为“梭口形成机构以及装备该机构的织机” 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类似的机构,其设置了包括有一掣子的体部和金属针杆的可动挂钩,通过外部机械力的作用下带动掣子挂靠的提经臂向上提升可动挂钩(即是提经钩)。 整个可动挂钩向上的动力来源于掣子,因此掣子的牢靠程度对整个梭口形成机构运行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现有的掣子结构(包括被引用专利中记载的)都是向下大角度倾斜或弯曲的挂臂(一般的大角度指为15° -20°左右的角度),挂靠在同样倾斜斜面的提针条上。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挂靠牢固,掣子和提针条的相对滑动较小;但缺点同样明显,由于提针条除了竖直上下运动外,还存在左右水平的机械左右摆动,导致和提针条机密挂靠的掣子也被带动进行左右运动。这种多余的左右运动会增加可动挂钩与接触的滑槽之间的摩擦,长时间上万次的摩擦磨损机件,导致破裂、变形、滑动不通畅,影响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并增加维护成本。被引用专利提供的解决方法是将采用塑料掣子和金属针杆在下部模制的可动挂钩,利用塑料的易弯曲性抵消左右水平的机械摆动。这种方式仍然不能弯曲克服多余的水平移动,同时存在可动挂钩的加工难度大,细小的金属和塑料器件结合的稳定性小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以上提经钩随提针条左右移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显著的提经钩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线开口选择机构的提经钩,包括上端带有挂钩的体部和体部侧面的挂臂, 所述的挂臂下端面与水平平面成较小夹角。优选的,所述的挂臂下端面与水平平面所成夹角为1° -7°。优选的,所述的挂臂外侧有与挂臂相挂靠的提针条,提针条的上端面与所述的挂臂下端面相吻合,同为小角度倾斜。提针条上端面与挂臂下端面的小角度接触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压力变小,少量的压力不足以带动挂臂随提针条左右摆动,至此,提经钩的水平移动被消除。本技术采用接触面为小角度倾斜的挂臂和提针条,减少因斜面产生的压力带动发生的侧移和机械摆动,从而减低设备的加工难度、减少额外的摩擦并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性表示了被引用文件中的可动挂钩的掣子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经钩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和助吸原理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提经钩挂臂为斜面的经线开口选择结构,包括壳体1、提经钩2、 提经钩2外侧的挂臂3和与挂臂3挂靠的提针条4。挂臂3与提针条4挂靠的接触面为与水平面为15°以上角度倾斜的斜面,这种斜面的设计是为了增强挂臂3与提针条4挂靠的牢固性,但提针条4的机械摆动同时会给挂臂3施加横向的压力F1,压力Fl会带动挂臂3 及整个提经钩2随提针条4 一起机械摆动,这种摆动会增加提经钩2与壳体1之间的摩擦, 影响提经钩2上下移动的流畅性,增加机件损坏的可能性。如图2所示,一种经线开口选择机构的提经钩10,包括上端带有挂钩9的体部6和体部6侧面的挂臂7,挂臂7下端面为与水平面成3°夹角的倾斜。提经钩10整体为塑料注件,加工简单,一次注造成型,重量轻盈,提起提经钩10所需的动力小。挂臂7外侧与之相挂靠的提针条8的上端面与挂臂7下端面相吻合,提针条8与挂臂7的小角度接触产生水平方向位移的压力较小,少量压力不足以带动挂臂7随提针条 8左右摆动,至此,提经钩10的水平移动和机械摆动被消除。此外,提针条8的上端面不为与水平平面成较小夹角不影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同样,提针条8的上端面为小角度而挂臂7下端面不为小角度亦不影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但两种变形结构都视为与本技术相同的专利技术创造。本技术不限于提经钩上端挂钩的形状和结构,所有接触面其一为小角度倾斜的挂臂和提针条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提经钩和提花机都落于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经线开口选择机构的提经钩,包括上端带有挂钩的体部和体部侧面的挂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臂下端面与水平平面成较小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经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臂下端面与水平平面所成夹角为 1° -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经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臂外侧有与挂臂相挂靠的提针条,提针条的上端面与所述的挂臂下端面相吻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线开口选择机构的提经钩,包括上端带有挂钩的体部和体部侧面的挂臂,挂臂下端面与水平平面成较小夹角。本技术采用接触面为与水平平面成小角度的挂臂和提针条,减少因斜面产生的压力带动发生的侧移和机械摆动,从而减低设备的加工难度、减少额外的摩擦并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文档编号D03C3/24GK202081216SQ201120183399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王月敏 申请人:浙江奇汇电子提花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线开口选择机构的提经钩,包括上端带有挂钩的体部和体部侧面的挂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臂下端面与水平平面成较小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奇汇电子提花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