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伞滑刃属线虫(Bursaphelenchus spp.)包括丰公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拟丰公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等。松材线虫是我国二类检疫性线虫,也是国际上公认的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它所引起的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可危害50多种松属树种和10多种非松属树种,松树感病后一般2 3月内死亡。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以后, 该病在我国境内迅速扩散蔓延,危害日趋严重,目前我国已有15个省(区、市)的197个县 (市、区)发生松材线虫疫情,致死松树5亿多株,毁灭松林500多万亩,经济损失数千亿元, 松材线虫病已成为绿色松林资源的一大“杀手”。松材线虫病涉及到寄主、线虫、天牛、真菌、细菌以及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致病机理尚未研究清楚,且发病速度快、传播途径广、寄主种类多,防治难度大,目前还没有十分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抗病育种,是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效果稳定,成本低,能减轻或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等。松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伞滑刃属线虫侵染拟南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伞滑刃属的线虫接种于叶柄有伤口的拟南芥;所述拟南芥为出苗10天以后的拟南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恒,赵海娟,郭全新,刘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