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帮亚专利>正文

一种顶格练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1682 阅读:10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是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使用的一种顶格练字方法。所述的练字时主要笔画的起笔或收笔都顶住字格框线;写竖画时,起笔或收笔顶住上框线或下框线,起笔或收笔顶住左框线或右框线,横画不压上框线或下框线;写竖画时,竖画不压左框线或右框线;上端、下端、左端及右端的笔画,要顶住上、下、左、右框线。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习字格对汉字笔画的分区定位,使主要笔画的起、收笔点都具有精确的长度,使小学生在练写汉字时能够对所书写汉字的点画及结构准确定位,由于主要笔画都是顶住字格框线,学生易于操作和把握,增强了确定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练字效率与书写水平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是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使用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练好字的关键在于能否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为了便于安排字的间架结构,目前练字方法所采用的习字格大部分是“田字格”,应该说这些习字格在辅助练字者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由于学习者在田字格中练字完全是“缩”在字格里的,整个字都是“悬空”在习字格中,对于每个汉字笔画的长短、偏旁的宽窄大小、结构的布局,教师无法向学生讲解清楚笔画的起止点,学习者也无法操作和把握,难教难学。再者,田字格经纬线过于简单,不能充分发挥其坐标的功能,因此小学生练字的学习效率低下,书写水平呈下降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原小学生练字存在的弊端,提供了让学生把汉字快速练好,提高书写水平使用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外框设四条边,字格与字格之间有字间距,字格中有两条竖虚线和三条横虚线;练字时主要笔画的起笔或收笔都顶住字格框线;写竖画时,起笔或收笔顶住上框线或下框线,起笔或收笔顶住左框线或右框线,横画不压上框线或下框线;写竖画时,竖画不压左框线或右框线;上端、下端、左端及右端的笔画,要顶住上、下、左、右框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利用习字格对汉字笔画的分区定位,使大部分笔画,尤其是主要笔画的起、收笔点都具有精确的长度,使小学生在练字过程中达到心中有形。小学生在练写汉字时能够对所书写汉字的点画及结构准确定位,由于主要笔画都是顶住字格框线,教师使用该练字方法能够向学生讲清楚并可以准确地描述每个笔画的起止点,学生也易于操作和把握,消除了小学生在练字时起笔、收笔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了确定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练字效率与书写水平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练字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的外框设四条边,字格与字格之间有字间距,字格中有两条竖虚线和三条横虚线;练字时主要笔画的起笔或收笔都顶住字格框线; 写竖画时,起笔或收笔顶住上框线或下框线,起笔或收笔顶住左框线或右框线,横画不压上框线或下框线;写竖画时,竖画不压左框线或右框线;上端、下端、左端及右端的笔画,要顶住上、下、左、右框线;所述的字的最上端的笔画,如点画、撇画、竖画,起笔要顶住上框线;所述的字的最下端的笔画,如竖画、点画、收笔要顶住下框线;如竖画、点画、收笔要顶住下框线;如钩画,即竖钩、弯钩、斜钩、横折钩、竖折折钩、横折斜钩出钩的地方要顶住下框线;如竖提,出提的地方,要顶住下框线;如字最下端的横折,收笔要顶住下框线;所述的字左端的撇画,收笔处要顶住左框线,也可略微出格一毫米;所述的字右端的捺画,收笔处要顶住右框线,也可略微出格一毫米;所述的左右结构的字中,左端的横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右端的横画收笔要顶住右框线;所述的字的主要长横画,起笔顶住左框线,收笔顶住右框线;字的主要长竖画,起笔顶住上框线,收笔顶住下框线;所述的全包围结构的字的包围部分,第一画竖画要写在左框线与左虚线之间的位置,第二画横折的横画要写在上框线与上虚线之间的位置,折画要写在右虚线与右框线之间的位置,封口的横画要写在下虚线与下框线之间的位置。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三点水旁的字,第二个点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所述的提手旁的字,第三画提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所述的绞丝旁的字,第三画提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所述的竖心旁的字,第一画点画,收笔要顶住左框线;所述的虫字旁的字,第四画竖画,起笔要顶住上框线;第五画提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所述的言字旁的字,第二画横折提,起笔要顶住左框线;所述的女子旁的字,第四画提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所述的草字头的字,第三画斜竖,起笔要顶住上框线;所述的人字头的字,第一画撇画,起笔要顶住上框线;所述的春字头的字,第四画撇画,起笔要顶住上框线;第五画捺画,收笔要顶住右框线。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所述的练习独体结构的“十”字,第一画横,起笔顶住习字格的左框线,收笔顶住习字格的右框线,第二画竖,起笔顶住上框线,收笔顶住下框线。练习独体结构的“上”字,此汉字共有3个笔画,其中有两个笔画都是顶格,竖画起笔顶住上框线, 第三画长横,起笔顶住左框线,收笔顶住右框线。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所述的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几乎占整个汉字的二分之一。 如左偏旁比较窄的三点水、单人旁、提手旁、竖心旁等汉字,在练习这类结构的汉字时,左旁可占用字格的三分之一,右旁可占用字格的三分之二,如“洗、什、接、怕”字。再如练习右旁为耳朵旁、立刀旁、三撇儿的字,左旁可占用字格的三分之二,右旁可占用字格的三分之一。 如“都、剿、影”……。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个别的汉字,如“口、日、已”等字和全包围结构的汉字,这类字在整个汉字中占的比率也不到2 %,虽然不能顶格练习,但字格中也有相对精确的坐标位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外框设四条边,字格与字格之间有字间距,字格中有两条竖虚线和三条横虚线;练字时主要笔画的起笔或收笔都顶住字格框线;写竖画时, 起笔或收笔顶住上框线或下框线,起笔或收笔顶住左框线或右框线,横画不压上框线或下框线;写竖画时,竖画不压左框线或右框线;上端、下端、左端及右端的笔画,要顶住上、下、 左、右框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字的最上端的笔画,如点画、撇画、竖画,起笔要顶住上框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字的最下端的笔画,如竖画、点画、收笔要顶住下框线;如竖画、点画、收笔要顶住下框线;如钩画,即竖钩、弯钩、斜钩、横折钩、竖折折钩、横折斜钩出钩的地方要顶住下框线;如竖提,出提的地方,要顶住下框线; 如字最下端的横折,收笔要顶住下框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字左端的撇画,收笔处要顶住左框线,也可略微出格一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字右端的捺画,收笔处要顶住右框线,也可略微出格一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左右结构的字中,左端的横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右端的横画收笔要顶住右框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字的主要长横画,起笔顶住左框线,收笔顶住右框线;字的主要长竖画,起笔顶住上框线,收笔顶住下框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全包围结构的字的包围部分, 第一画竖画要写在左框线与左虚线之间的位置,第二画横折的横画要写在上框线与上虚线之间的位置,折画要写在右虚线与右框线之间的位置,封口的横画要写在下虚线与下框线之间的位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是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使用的。所述的练字时主要笔画的起笔或收笔都顶住字格框线;写竖画时,起笔或收笔顶住上框线或下框线,起笔或收笔顶住左框线或右框线,横画不压上框线或下框线;写竖画时,竖画不压左框线或右框线;上端、下端、左端及右端的笔画,要顶住上、下、左、右框线。由于本专利技术利用习字格对汉字笔画的分区定位,使主要笔画的起、收笔点都具有精确的长度,使小学生在练写汉字时能够对所书写汉字的点画及结构准确定位,由于主要笔画都是顶住字格框线,学生易于操作和把握,增强了确定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练字效率与书写水平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文档编号G09B11/04GK102231244SQ201010269389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格练字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框设四条边,字格与字格之间有字间距,字格中有两条竖虚线和三条横虚线;练字时主要笔画的起笔或收笔都顶住字格框线;写竖画时,起笔或收笔顶住上框线或下框线,起笔或收笔顶住左框线或右框线,横画不压上框线或下框线;写竖画时,竖画不压左框线或右框线;上端、下端、左端及右端的笔画,要顶住上、下、左、右框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帮亚
申请(专利权)人:岳帮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