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裕强专利>正文

仿生游艺、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00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配有两对足架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外壳等组成的仿生游艺、玩具车。系采用普通轮式游艺机械原理配以偏心轮和摇柄,并使相互配合。当该游艺、玩具车在驱动行驶时四只足架能演示动物爬行时的动作,使其具有真实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适于游艺场、幼儿园及家庭中儿童使用。(*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驱动行驶并能同时演示动物爬行动作的仿生游艺、玩具车。现有的仿生游艺机械和仿生玩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轮式机械的基础上罩装一个仿制的某种动物形状的外壳而制成,此类游艺机械虽能驱动行驶,但没有四足的运动,缺乏真实感;一类是固定在机座上的游艺机械,虽能原地踏步式模仿某些动物的单一动作,但不能驱动行驶。也有采用曲柄滑块机构的仿生玩具,但四足抬不起来,只能拖行,既缺乏真实感,又由于在地面拖行阻力大,行驶速度慢,而且易磨损。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缺陷而设计的一种既能驱动行驶,又能同时使四足抬起模仿动物爬行动作的游艺、玩具机械。适于公共游乐场所、幼儿园及家庭中儿童使用。本技术由控制系统1、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外壳等构成。驱动系统连有一对前足架和一对后足架。控制系统1采用普通轮式机械游艺车的控制系统,由蓄电池、脚踏开关、电源线路、直流电机、减速装置等构成,安装在底盘2内(图1、图5)。驱动系统由底盘2,支架3,链轮4、4′,偏心轮5,皮带轮6,前轴7,后轴8,摇柄9构成。底盘2为前端呈三角形的框架,靠三角形顶点处开有孔23,内装有滑动轴承,靠三角形两底角处各开有一个孔24(图1)。四只曲尺形支架3固定在底盘2上,并使每个支架3的一个边位于底盘2外侧下方,此边上靠顶点处开有孔25(图9)。-->节圆直径和节距均相同的链轮4、4′分别固定在前轴7和后轴8上,后轴8上还装有一个皮带轮6。用内装有滑动轴承的两对轴承座36和37分别将前轴7和后轴8固定在底盘2下面的前、后部,两轴两端均伸出底盘2外,并使链轮4、4′处于底盘2内同一侧的同一平面上,皮带轮6位于底盘2内的另一侧,二轴能转动且相互平行。链轮4、4′用链条13相连接;皮带轮6通过三角皮带10与控制系统1中减速装置相连接(图1)。当减速装置工作时,三角皮带10带动皮带轮6转动,后轴8和链轮4′随同转动,并通过链条13带动链轮4和前轴7转动。偏心轮5的一条半径上开有偏心孔27和孔28,偏心孔27的孔心位于偏心圆5的圆心和孔28之间且到偏心轮5的圆心距离为3~35毫米。偏心孔27的孔径与后轴8两端直径同,其靠孔28一侧的孔壁开有链槽(图4)。两只相同的偏心轮5通过偏心孔27以偏心方向相对或相背的方向固定在后轴8伸出底盘2外的两端,后轴8转动时,两偏心轮5随同转动。伸出底盘2外的前轴7两端各装有一只摇柄9,两摇柄9所处方向相反,并与同侧偏心轮5的偏心方向的相对方向或相背方向成0~90度夹角(图1)。前轴7转动时,摇柄9随同转动。摇柄9为长扁形,一端开有供固定在前轴7上的孔33,另一端开有孔34用于与摇杆连接体12相连(图8)。驱动系统还可由底盘38,前轴39,后轴40,钩状摇柄41,前后齿轮轴42、43,小齿轮44、45、46,大齿轮47、48、49、50构成(图10)。此时采用由微形电机51、干电池、电源-->开关等构成的控制系统。底盘38是将两个相同的U形架相对应的两端用两根同样的弧形筋分别相连接而制成,两弧形筋同在一个与U形架底棱平行的平面上,两弧形筋之间连有两根或多根支筋,靠两U形架底棱两端各开有孔57(图11)。分度圆直径相同、模数相等的大齿轮47、48分别固定在前轴39和后轴40上,将前、后轴39、40以平行状安装在底盘38上。前轴39能带着大齿轮47转动,后轴40能带着大齿轮48转动。转速为1000转/分,轴上装有小齿轮44的微型电机51固定在底盘38上,并位于前轴39和后轴40之间。大齿轮49和小齿轮45装在前齿轮轴42上,大齿轮50和小齿轮46固定在后齿轮轴43上。大齿轮49、50分度圆直径相同,小齿轮45、46分度圆直径相同,小齿轮44、45、46和大齿轮47、48、49、50的模数均相等。前齿轮轴42和后齿轮轴43分别安装在微型电机51与前轴39之间的微型电机51与后轴40之间,大齿轮49、50分别与小齿轮44相啮合,小齿轮46与大齿轮48相啮合,小齿轮45与大齿轮47相啮合(图10)。前、后齿轮轴42、43可以转动。当电机51工作时,其固定在轴上的小齿轮44转动并推动大齿轮49、50转动,前齿轮轴42带着小齿轮45和后齿轮轴43带着小齿轮46随同转动,小齿轮45和小齿轮46分别推动大齿轮47、48转动,前轴39和后轴40将被带着作同向同步的转动。钩状摇柄41一端略细并成钩形(图12)。四只钩状摇柄41分别固定在前、后轴39、40的两端,同轴两端的钩状摇柄41所处方向相-->反,同侧前、后轴39、40上的钩状摇柄41后处方向相互构成0~90度夹角。钩状摇柄41与前轴39或后轴40亦可制成整体(图12)。前足架由摇杆11、摇杆连接体12、弹簧14、前软爪前节15、支杆18构成。支杆18一头为扁平形,另一头为圆柱形。扁平段开有孔32;圆柱段直径略小于支架3上的孔25的孔径,并开有限位孔31、31′,其两限位孔31、31′的间距大于孔25的深度(图7)。孔32的孔心至上限位孔31的下孔壁距与前、后轴7、8的轴心线至支架3开有孔25一边的上表面垂直距离同。将四只相同的支杆18的圆柱端分别插入到四个支架3上的孔25中,使每根支杆18上的限位孔31、31′分处于支架3的上、下方,用圆柱销穿入限位孔31、31′中使支杆18限位,支杆18可以转动(图2)。摇杆11为管状,一侧开有连接槽26,连接槽26的宽度略大于支杆18扁平端厚度,长度以摇杆11与支杆18连接后,摇杆11能上、下偏离60度角为宜。在摇杆11中部开有与连接槽26深度方向垂直的孔30(图6)。孔30的大小与支杆18扁平部的孔32同。将支杆18扁平端插入连接槽26中,使孔30、32重合,用短轴53穿过孔30、32并限位,支杆18与摇杆11能相对运动(图2)。摇杆11一端与弹簧14或弹簧16相连;另一端装有轴承35,并通过轴承35与摇杆连接体12相连,摇杆11与摇杆连接体12相互构成110~-->160度夹角并能相对运动和轴向滑动(图6)。摇杆连接体12一端为扁形并开有孔29。前两只摇杆连接体12通过孔29与摇柄9上的孔34相连接,摇杆连接体12与摇柄9能相对运动。后两只摇杆连接体12通过孔29用圆柱销52与偏心轮5上的孔28相连,二者能相对运动(图3)。当前轴7和后轴8同向同步转动时,由于摇柄9和偏心轮5的协调作用,四只摇杆11作左右、上下摇动,车体在行驶中作有规律地上下、左右的颠簸运动。弹簧14用钢丝制成,为纺锤形,一端连在摇杆11上,另一端连接上带有仿制动物爪形制品的前软爪前节15。摇杆11运动时将带动弹簧14和前软爪前节15及所接仿制动物软爪一起运动。后足架与前足架结构同,只是用比弹簧14略粗的弹簧16代替弹簧14,用比前软爪前节15略粗的后软爪前节17取代前软爪前节15。弹簧14与弹簧16结构和制造材料相同;前软爪前节15与后软爪前节17的结构和制造材料一样。足架还可由摇杆54、弹性足55、支杆56构成,并与由底盘38,前轴39,后轴40,钩状摇柄41,前齿轮轴42,后齿轮轴43,小齿轮44、45、46,大齿轮47、48、49、50构成的驱动系统和由电机51、干电池、电源开关等构成的控制系统以及外壳等构成仿生玩具。摇杆54与摇杆11结构同,但前者体积较小并不装轴承35(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控制系统1、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外壳构成的仿生游艺、玩具车,其特征在于:(1)驱动系统由底盘2,支架3,链轮4、4',偏心轮5,皮带轮6,前轴7,后轴8,摇柄9构成;(2)驱动系统带有一对前足架和一对后足架,前足架由摇杆11,摇杆连接体12、弹簧14、前软爪前节15、支杆18构成,后足架由摇杆11、摇杆连接体12、弹簧16、后软爪前节17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控制系统1、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外壳构成的仿生游艺、玩具车,其特征在于:(1)驱动系统由底盘2,支架3,链轮4、4′,偏心轮5,皮带轮6,前轴7,后轴8,摇柄9构成;(2)驱动系统带有一对前足架和一对后足架,前足架由摇杆11,摇杆连接体12、弹簧14、前软爪前节15、支杆18构成,后足架由摇杆11、摇杆连接体12、弹簧16、后软爪前节17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游艺、玩具车,其特征在于前足架或后足架还可由摇杆54、弹性足55、支杆56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游艺、玩具车,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裕强
申请(专利权)人:周裕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