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东青专利>正文

一种战斗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83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战斗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包括通过转轴相连接的螺座、螺片,螺片由固定翼片和若干个活动翼片构成,其特征在于:各活动翼片的一端可上下摆动地枢接在螺座上,并在螺旋体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活动翼片的自由端甩出形成外凸的攻击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螺座边缘水平枢接有至少两个可绕着枢接轴上下转动的活动翼片,陀螺旋转时各活动翼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上作出张开动作的结构形式,结构新颖,常态时陀螺攻击翼自然下垂,方便了携带和包装运输,格斗比赛时陀螺活动翼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平张开形成攻击部对敌方陀螺进行攻击,使其失去战斗力,使玩家在玩耍过程中获得更大乐趣,同时也达到培养儿童竞争力的目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陀螺,具体是一种战斗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玩具陀螺的结构一般由转轴、与转轴相连接的螺座、螺片及与发射器连接的联轴器组成,其性能的测评大都以转速和旋转持久时间来衡量,为此,有人在增加陀螺的旋转速度方面,对玩具陀螺结构作出一些改进,如中国专利CN2712416Y公开的一种玩具陀螺,其结构包含带有主弹簧动力机构的玩具主体,主弹簧动力机构与设在玩具主体底面中心的旋转轴可旋转连接,该设计方案通过内置的弹簧动力机构在陀螺初始转动阶段、末尾转动阶段或中间转动阶段增加转速,实现通过高速产生的离心力来打击或碰撞其它陀螺,以达到使之失衡的目的,然而这种功能的玩具陀螺仍然缺乏新意,难于吸引儿童的兴趣,对于那些追求新花样玩法、喜欢格斗比赛等竞技性活动的儿童,这种传统功能的玩具陀螺难于成为首选,反而一种挑战性更强的玩法吸引着他们,这种玩法是使双方旋转中的玩具陀螺互相靠近格斗,以把对方陀螺碰飞、碰倒或损坏以达到制胜目的,而传统的玩具陀螺其结构上难于达到具有打击能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满足格斗比赛、-->具有打击能力、使玩家在玩耍游戏中获得更大乐趣的战斗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战斗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包括通过转轴相连接的螺座、螺片,螺片由固定翼片和若干个活动翼片构成,其特征在于:各活动翼片的一端可上下摆动地枢接在螺座上,并在螺旋体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活动翼片的自由端甩出形成外凸的攻击部。其中,上述螺座边缘环设有多个枢接槽,活动翼片内端两侧分别设有可嵌置于枢接槽中的枢接柱,活动翼片通过枢接柱可上下摆动地嵌置于枢接槽中,陀螺旋转时各活动翼片在离心力的作用向上张开形成攻击部。枢接槽为开放式的槽孔,活动翼片的枢接柱可转动嵌置于枢接槽中并通过固定翼片封盖于枢接槽中。为使活动翼片能够抵挡和对方陀螺相撞时的冲击力,可在活动翼片后端设有椭圆形限位面,固定翼片边缘对应活动翼片位设有与限位面相适配的竖立面,活动翼片旋转至水平位置时限位面与竖立面相贴紧从而阻止活动翼片向上翻转。为进一步增强陀螺的冲击承受力,固定翼片边缘设有的竖立面后部设有连接有体积较粗大的辐板。本技术由于在螺座边缘水平枢接有至少两个可绕着枢接轴上下转动的活动翼片,陀螺旋转时各活动翼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上作出张开动作的结构形式,结构新颖,常态时陀螺攻击翼自然下垂,方便了携带和包装运输,格斗比赛时陀螺活动翼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平张开形成攻击部对敌方陀螺进行攻击,使其失去战斗力,使玩家在玩耍过程中获得更大乐趣,同时-->也达到培养儿童竞争力的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玩具陀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动翼片摆动至水平位置时的进攻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战斗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技术包括通过转轴1相连接的螺座2、螺片3,螺片3由固定翼片31和若干个活动翼片32构成,各活动翼片32的一端可上下摆动地枢接在螺座2上,并在螺旋体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活动翼片32的自由端甩出形成外凸的攻击部。其中,上述螺座2边缘环设有多个枢接槽121,活动翼片32通过枢接柱122可上下摆动地嵌置于枢接槽121中,活动翼片32内端两侧分别设有可嵌置于枢接槽121中的枢接柱122,陀螺旋转时各活动翼片32在离心力的作用向上张开形成攻击部。枢接槽121为开放式的槽孔,活动翼片32的枢接柱122可转动嵌置于枢接槽121中并通过固定翼片31封盖于枢接槽121中。为使活动翼片32能够抵挡和对方陀螺相撞时的冲击力,可在活动翼片32后端设有椭圆形限位面51,固定翼片31边缘对应活动翼片32位设有与限位面51相适配的竖立面131,活动翼片32旋转至水平位置时限位面51与竖立面131相贴紧从而阻止活动翼片32向上翻转。为使活动翼片32更具有战斗力,同时也增强其可观赏性,给玩家一种力量型感,如图1所示,本技术把活动翼片32为仿牛头状的外端为尖角的块状体,也可以把活动翼片32设置为虎头或狼头或其它凶猛动物头型。-->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把各活动翼片32设有呈三角翼的头部,在三角翼的前端及两翼分别设有攻击尖角。本技术活动翼片32为4个,螺座2的外环座25与辐条的相交位对应设有4个与活动翼片32相适配的枢接槽121。螺座2设置为轮状体,螺座2设有内环座24和外环座25,内环座24和外环座25之间对称设有4条辐条26,两相邻枢接槽121之间设置有装饰攻击部21。固定翼片31的结构为:固定翼片31由内环座313、外环座314及连接内环座24和外环座25并对应辐条26设置的4条辐板315组成,辐板315与外环座314的相交位设有4个可封盖于枢接槽121上的装饰爪翼311,各装饰爪翼311间形成内凹的可显露螺座2的装饰攻击部21的避空位312。如图2所示,当活动翼片32张开至水平位置时,活动翼片32通过其后端设有的椭圆形限位面51与固定翼片31边缘设有的竖立面131相贴而停止上翻,此时活动翼片32与装饰爪翼311俨然为一体结构,固定翼片31上设有的较粗大的辐板315也为活动翼片32提供强大的冲击承受力。螺座2和固定翼片31的内环座24、313中孔设有键槽316、22,转轴1外圆设有与键槽316、22相配合的花键11。采用本技术制作成玩具陀螺时,可在螺座2下部安装配重块。本技术可以用在通过发射器发射的玩具陀螺上,也可以用在不须发射器发射的陀螺上。尽管本技术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技术构成限制。参照本技术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样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战斗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包括通过转轴(1)相连接的螺座(2)、螺片(3),所述螺片(3)由固定翼片(31)和若干个活动翼片(3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活动翼片(32)的一端可上下摆动地枢接在螺座(2)上,并在螺旋体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活动翼片(32)的自由端甩出形成外凸的攻击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战斗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包括通过转轴(1)相连接的螺座(2)、螺片(3),所述螺片(3)由固定翼片(31)和若干个活动翼片(3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活动翼片(32)的一端可上下摆动地枢接在螺座(2)上,并在螺旋体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活动翼片(32)的自由端甩出形成外凸的攻击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斗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螺座(2)边缘环设有多个枢接槽(121),所述活动翼片(32)内端两侧分别设有可嵌置于枢接槽(121)中的枢接柱(122),所述活动翼片(32)通过枢接柱(122)可上下摆动地嵌置于枢接槽(121)中,所述陀螺旋转时各活动翼片(32)在离心力的作用向上张开形成攻击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战斗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枢接槽(121)为开放式的槽孔,所述活动翼片(32)的枢接柱(122)可转动嵌置于枢接槽(121)中并通过固定翼片(31)封盖于枢接槽(121)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战斗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动翼片(32)后端设有椭圆形限位面(51),固定翼片(31)边缘对应活动翼片(32)位设有与限位面(51)相适配的竖立面(131),所述活动翼片(32)旋转至水平位置时限位面(51)与竖立面(131)相贴紧从而阻止活动翼片(32)向上翻转。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蔡东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