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防浪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68305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雷防浪涌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压敏电阻和放电管串联连接,且串联连接的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密封在外壳内,外壳内设有内胆壳,压敏电阻和放电管设置在内胆壳中,内胆壳插装在外壳内,内胆壳上开有引脚孔,接线引脚从引脚孔出伸出内胆壳外侧,内胆壳内填充有石英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压敏电阻和放电管串联的形式,既可以达到防雷的效果,又可以有效解决压敏电阻的续流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密封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压敏电阻遭雷击瞬间产生的高温引起的火灾,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防雷电子器件,特别是一种防雷防浪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目前,一般的电器设备中都强制的需要安装一个防雷防浪涌装置,以保证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现在主流的防雷防浪涌装置通常是采用压敏电阻,为了解决压敏电阻的续流问题,后来人们又在压敏电阻上串联了放电管(可参看申请人在先申请专利),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带有放电管的压敏电阻结构比较复杂,组装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防雷防浪涌装置结构比较复杂,组装不够方便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防雷防浪涌装置,其将压敏电阻和放电管串联连接在一起,然后密封在外壳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雷防浪涌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压敏电阻和放电管串联连接,且串联连接的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密封在外壳内,接线引脚露于外壳外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内胆壳,压敏电阻和放电管设置在内胆壳中,内胆壳插装在外壳内,内胆壳上开有引脚孔,接线引脚从引脚孔出伸出内胆壳外侧。所述的外壳和内胆壳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所述的密封胶采用环氧树脂。所述的内胆壳内固定设有与放电管形状相吻合的容置槽,放电管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的内胆壳包括主体和盖板,盖板一端与主体连接在一起,且盖板与主体之间能够自由翻折。所述的内胆壳内填充有石英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压敏电阻和放电管串联的形式,既可以达到防雷的效果,又可以有效解决压敏电阻的续流问题,同时,本技术采用密封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压敏电阻遭雷击瞬间产生的高温引起的火灾,且本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接线引脚,3-内胆壳主体,4-盖板,5-容置槽,6-引脚孔,7-压敏电阻,8-放电管,9-密封胶。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看附图1至附图3,本技术主要包括外壳1、压敏电阻7和放电管8,其中, 压敏电阻7和放电管8串联连接,其串联连接的压敏电阻7和放电管8设置在外壳1内,并且被密封,接线引脚2露于外壳1外侧,用于与电气设备进行电气连接,此构成本技术的最简结构。本实施例中,放电管8可为气体放电管、陶瓷放电管或玻璃放电管。本技术的优选结构中还包括有一个内胆壳,压敏电阻7和放电管8设置在内胆壳中,然后将内胆壳插装在外壳1中,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内胆壳内填充石英砂(图中未画出),以起到更好的防火等效果。本实施例中,内胆壳包括两部分,即内胆壳主体3和盖板4,内胆壳主体3呈“簸箕”状,盖板4 一边与内胆壳主体3连接在一起,且盖板4可沿着连接的边自由翻折,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材料,将内胆壳主体3设计为两面开口的空心长方体形,具体实施时,也可将内胆壳主体3设计成一面开扣的空心长方体形,将盖板4设计在开口一面即可。本实施例中,在内胆壳主体3内侧固定设有容置槽5,容置槽5形状与放电管8形状相吻合,可将放电管8设置在容置槽5内,具体实施时,也可以不设置容置槽5, 而将压敏电阻7和放电管8直接放在内胆壳内,内胆壳主体3上开有引脚孔6,接线引脚2 从引脚孔6处伸出内胆壳主体3外侧。本技术在组装时,先将压敏电阻7和放电管8串联焊接在一起,翻开内胆壳上的盖板4,将串联的压敏电阻7和放电管8放置在内胆壳内,将接线引脚2从引脚孔6处伸出内胆壳外,且保证放电管8设置在容置槽5内,翻转盖板4,将带有压敏电阻7和放电管8 的内胆壳插入外壳1内,在开口处注入密封胶9即可,本实施例中,密封胶9可采用环氧树脂,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其他密封胶。本技术采用压敏电阻和放电管串联的形式,既可以达到防雷的效果,又可以有效解决压敏电阻的续流问题,同时,本技术采用密封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压敏电阻遭雷击瞬间产生的高温引起的火灾,且本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防雷防浪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装置包括外壳、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压敏电阻和放电管串联连接,且串联连接的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密封在外壳内,接线引脚露于外壳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防浪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内胆壳,压敏电阻和放电管设置在内胆壳中,内胆壳插装在外壳内,内胆壳上开有引脚孔,接线引脚从引脚孔出伸出内胆壳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雷防浪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和内胆壳之间填充有密封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雷防浪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胶采用环氧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雷防浪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胆壳内固定设有与放电管形状相吻合的容置槽,放电管设置在容置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雷防浪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胆壳包括主体和盖板, 盖板一端与主体连接在一起,且盖板与主体之间能够自由翻折。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雷防浪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胆壳内填充有石英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防雷防浪涌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压敏电阻和放电管串联连接,且串联连接的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密封在外壳内,外壳内设有内胆壳,压敏电阻和放电管设置在内胆壳中,内胆壳插装在外壳内,内胆壳上开有引脚孔,接线引脚从引脚孔出伸出内胆壳外侧,内胆壳内填充有石英砂。本技术采用压敏电阻和放电管串联的形式,既可以达到防雷的效果,又可以有效解决压敏电阻的续流问题,同时,本技术采用密封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压敏电阻遭雷击瞬间产生的高温引起的火灾,且本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文档编号H02H9/04GK202084920SQ20112013776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肖小驹 申请人:深圳市辰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防浪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装置包括外壳、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压敏电阻和放电管串联连接,且串联连接的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密封在外壳内,接线引脚露于外壳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小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辰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