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柜活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749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柜活门机构,活门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其右端铰接小连杆的下端,小连杆的上端铰接在下活门板的上部,活门滑槽板固定在柜体侧壁上,活门滑槽板的上部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设定滑轮,活门滑槽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上滑槽和下滑槽,上活门板的外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铰接有轴销,下活门板的外侧面的上部和下部也同样分别铰接有轴销,各轴销的另一端插接在相对应的滚轮内,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小连杆的上端,其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固定在上活门板的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固定牢靠,结构强度高,传动性能好等特点,可适用于多种型式开关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柜活门机构
技术介绍
开关柜活门是为了在检修柜体时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而专门设计的。其原理是通过手车活门驱动与柜体活门机构的相互作用,使柜体活门在手车摇进时自动打开,在手车摇出时活门自动关闭,将一次高压带电部分封闭起来,从而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最初国内设计的柜体不存在活门,当手车摇出时,一次静触头裸露在外面,检修断路器室时,很不安全。为了检修安全,在以后的柜体设计中增加了绝缘活门,但绝缘活门未能将一次导电部分很好的封闭起来,同时绝缘活门仅仅将一次导电部分隔开,并未与柜体形成同一电位,使绝缘件存在静电问题,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安全危险。现有的中置式断路器手车活门驱动为弧形滑槽结构,活门驱动有效行程很小,常规活门机构很难将此行程转化为开闭活门的行程。同时中置式断路器手车的触臂及底座与触头盒之间距离较小,采用常规折叠式活门时易出现手车触臂及底座与活门板相碰;采用导杆式活门时易出现手车底座与活门板相碰,造成活门变形,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柜活门机构,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机构包括活门滑槽板、上活门板、下活门板、钢丝绳、传动机构、活门连杆、小连杆和滚轮,活门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其右端铰接小连杆的下端,小连杆的上端铰接在下活门板的上部,活门滑槽板固定在柜体侧壁上,活门滑槽板的上部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设定滑轮,活门滑槽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上滑槽和下滑槽,上滑槽各部分的槽宽相同,其下部分的槽沿形状为垂直的直线,其余部分的槽沿形状为向上伸展的弧状曲线,下滑槽的形状与上滑槽的形状上下对称,同时下滑槽的位置与上滑槽的位置上下对应,上活门板的外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铰接有轴销,下活门板的外侧面的上部和下部也同样分别铰接有轴销,各轴销的另一端插接在相对应的滚轮内,各滚轮的中间部分刚好穿过上滑槽或下滑槽,其两端分别卡在活门滑槽板的前后面,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小连杆的上端,其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固定在上活门板的上部。该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压板、传动轴、分别套接在传动轴上的轴承I和轴承II、分别固定在柜体侧壁下部左右两侧的轴承固定板I和轴承挡板I、以及分别固定在手车导轨左右两侧的轴承挡板II和轴承固定板II,轴承挡板II、手车导轨、轴承固定板II、轴承固定板I、柜体侧壁和轴承挡板上分别开设传动轴依次穿过的圆孔,其中轴承挡板II、轴承固定板II、轴承固定板I和轴承挡板I的圆孔直径相同,手车导轨和柜体侧壁的圆孔直径相同且大于轴承挡板II的直径,传动轴位于轴承挡板II内的部分的直径略小于轴承挡板II圆孔的直径,轴承固定板I上以其圆孔为中心沿右板面向内开设圆槽,同时轴承固定板II上以其圆孔为中心沿左板面向内开设圆槽,两个圆槽的直径均和手车导轨的圆孔直径相同,轴承I 嵌在柜体侧壁的圆孔和轴承固定板I的圆槽所围成的空间内,轴承固定板I的圆槽深度和柜体侧壁的壁厚之和等于轴承I的厚度,同时轴承II嵌在手车导轨的圆孔和轴承固定板II 的圆槽所围成的空间内,轴承固定板II的圆槽深度和手车导轨的壁厚之和等于轴承II的厚度,轴承挡板I的圆孔直径大于轴承I的内缘直径,轴承挡板II的圆孔直径大于轴承II 的内缘直径,轴承I和轴承II的外缘直径均略小于手车导轨的圆孔直径,传动轴上还套接有左部分嵌在轴承挡板I圆孔内的限位套,限位套的外缘直径略小于轴承挡板I的圆孔直径,限位套的内缘直径与轴承I的内缘直径相同,传动轴位于限位套右侧部分为方轴,它刚好穿过活门连杆上的方孔,方轴的直径略小于活门连杆上方孔的直径,限位套和活门连杆之间紧贴有穿过方轴的方孔平垫,限位套、方孔平垫和活门连杆通过螺纹连接在传动轴右端上的螺母紧固在一起,传动压板的一端与传动轴的左端固定,传动压板的另一端固定有压轮。该机构的活门滑槽板的上下滑槽形状由常规直线改为曲线,利用圆弧过渡,上下活门板上下滑动时的摩擦力很小,运行轨迹灵活,可以轻易的穿过手车与触头盒之间的间隙,滑动至安全距离要求位置,固定轴可方便定滑轮(链轮)的固定,以实现钢丝绳或链条带动上下活门的联动。活门板上下运动处采用了滚轮转动的方式,沿槽滚动上下时,摩擦力较小,活门上下活动轻松省力,自复位好。通用性强,可使用于落地式手车开关柜;采用金属活门,不仅将一次导电部分封闭,而且与柜体接触良好并接地,与地为同一电位,从而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该传动机构的传动轴经过两个轴承内缘的固定,活动间隙很小,固定强度高,有效的保证了传动的精确度;采用双轴承传动,又极大的减小了传动时的摩擦力,转动灵活,操作轻松省力;两个轴承的外缘和左右侧面被紧紧卡住,使它们被固定牢靠不会晃动;传动轴与活门连杆之间采用方轴与方孔的过盈配合,安装方便,传动间隙小,精度高;传动轴一端较粗部分的边缘顶住轴承内缘,另一端用轴承套顶住另一轴承内缘,通过一端紧固,有效的防止传动轴左右滑动;该传动机构固定在导轨及柜体侧壁上,两个位置支撑固定,强度高,传动时不易变形,传动误差小;该传动机构通过手车与传动机构的相互作用,在手车推进很小距离时(滚轮进入手车驱动滑槽至槽底部)即可产生一段较大位移量,作用于活门机构使活门打开;在手车退出时,可以产生一段反向位移量,作用于活门机构使活门关闭。 本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固定牢靠,结构强度高,传动性能好等特点,可适用于多种型式开关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手车在试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手车在工作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活门板与活门滑槽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和4所示,活门连杆6的左端固定连接传动机构5,其右端铰接小连杆7 的下端,小连杆7的上端铰接在下活门板3的上部,活门滑槽板1固定在柜体侧壁18上,活门滑槽板1的上部设有固定轴8,固定轴8上设定滑轮9,活门滑槽板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上滑槽10和下滑槽11,上滑槽10各部分的槽宽相同,其下部分的槽沿形状为垂直的直线,其余部分的槽沿形状为向上伸展的弧状曲线,下滑槽11的形状与上滑槽10的形状上下对称,同时下滑槽11的位置与上滑槽10的位置上下对应,上活门板2的外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铰接有轴销13,下活门板3的外侧面的上部和下部也同样分别铰接有轴销13,各轴销13的另一端插接在相对应的滚轮12内,各滚轮12的中间部分刚好穿过上滑槽10或下滑槽11,其两端分别卡在活门滑槽板1的前后面,钢丝绳4的一端固定在小连杆7的上端, 其另一端绕过定滑轮9固定在上活门板2的上部。如图3所示,轴承116和轴承1117分别套接在传动轴15上,轴承固定板119和轴承挡板120分别固定在柜体侧壁18下部的左右两侧,轴承挡板1122和轴承固定板1123分别固定在手车导轨21的左右两侧,轴承挡板1122、手车导轨21、轴承固定板1123、轴承固定板119、柜体侧壁18和轴承挡板120上分别开设传动轴15依次穿过的圆孔,其中轴承挡板 1122、轴承固定板1123、轴承固定板119和轴承挡板120的圆孔直径相同,手车导轨21和柜体侧壁18的圆孔直径相同且大于轴承挡板1122的直径,传动轴15位于轴承挡板1122内的部分的直径略小于轴承挡板1122圆孔的直径,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柜活门机构,包括活门滑槽板(1)、上活门板(2)、下活门板(3)、钢丝绳(4)、传动机构(5)、活门连杆(6)、小连杆(7)和滚轮(12),其特征在于:活门连杆(6)的左端固定连接传动机构(5),其右端铰接小连杆(7)的下端,小连杆(7)的上端铰接在下活门板(3)的上部,活门滑槽板(1)固定在柜体侧壁(18)上,活门滑槽板(1)的上部设有固定轴(8),固定轴(8)上设定滑轮(9),活门滑槽板(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上滑槽(10)和下滑槽(11),上滑槽(10)各部分的槽宽相同,其下部分的槽沿形状为垂直的直线,其余部分的槽沿形状为向上伸展的弧状曲线,下滑槽(11)的形状与上滑槽(10)的形状上下对称,同时下滑槽(11)的位置与上滑槽(10)的位置上下对应,上活门板(2)的外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铰接有轴销(13),下活门板(3)的外侧面的上部和下部也同样分别铰接有轴销(13),各轴销(13)的另一端插接在相对应的滚轮(12)内,各滚轮(12)的中间部分刚好穿过上滑槽(10)或下滑槽(11),其两端分别卡在活门滑槽板(1)的前后面,钢丝绳(4)的一端固定在小连杆(7)的上端,其另一端绕过定滑轮(9)固定在上活门板(2)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强李光马少坤黄志苓李春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成套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